APP下载

规范流感防治卫计委发布流感诊疗方案

2018-02-09

家庭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感抗病毒

入冬以来,我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多地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面对流感,该如何进行规范诊治与合理预防,1月9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疾控专家给出了权威解答。

综合因素叠加导致流感高发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今年的流感从临床症状上来讲,和以往的流感相比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基本都是高热、畏寒、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流感典型症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有乙型流感感染的患者,还合并了甲型流感的几个亚型病毒的感染,有少部分流感患者是甲型和乙型的混合感染。

专家分析认为,今冬流感高发是由综合因素叠加导致,主要包括:今冬气候异常,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导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预计流感活动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寒假的来临,流感活动水平将逐渐下降。

最新诊疗方案推动规范救治

焦雅辉介绍,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从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医疗救治、发挥好基层作用、做好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直在密切关注病毒变异以及耐药性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目前来看,病毒还没有发生变异,也没有产生新的耐药性,现有的抗病毒药依然有效。目前我国抗病毒药物的供应保障充足,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药物都可以国产化生产。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定并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了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应尽早隔离;对容易引发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尽早抗病毒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等等。对于流感的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针对抗病毒治疗,《方案》提出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为发病48小时内,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在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对于重症病例,《方案》明确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同时《方案》中也列举了针对轻症和重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联合应用中医药技术,努力提高临床疗效。

接种疫苗、预防用药,远离流感

对于流感的预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最好在流感高峰季节到来之前,也就是9~11月完成接种。如果没有提前完成接种,在流行期接种,仍然可以获得保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兴旺指出,对于高危人群,可以采取预防用药的方式来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比如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当家里有人确诊得了流感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的传染。但是,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临时预防措施。

此外,李兴旺指出,公众要了解流感知识,知道简单的鉴别方法。当出现不明原因高烧、全身肌肉酸痛等疑似流感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两天以内是最佳時间)。他特别提醒,到医院就诊时一定要戴上口罩,这样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流感预防要点

◎生活起居

1.“起居有常,行止适度”。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日出后晨练为宜。

2.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冬季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头、颈部、背部和脚,要穿保暖性好的衣服。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冬天气温越低人们越不爱开窗,但是这样做会把细菌关在室内。当室内有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病毒就会快速滋生,从而增加患上流感的几率。建议人们每隔2~3个小时就要开窗通风换气,同时空调房里放一盆水或用加湿器来提高房间的湿度。

4.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

5.调畅情志,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应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保持乐观情绪。

◎药物预防

风寒型流感 有鼻塞、流清涕、口淡、咽痒、恶寒、关节酸痛等症状。推荐流感I号方:苏叶、防风、桔梗各10克,羌活5克,生姜20克。水煎至2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服用3~5天。

风热型流感 有鼻塞、流黄涕、咽喉干痛、头痛、口干、咳嗽等症状。推荐流感Ⅱ号方:桑叶、防风、菊花、桔梗、麦冬各10克。水煎至2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服用3~5天。

◎饮食预防

1.滋补膳食:冬季是人体精气收藏的季节,服用滋补膳食,能在体内充分、持久地发挥滋补作用,有助于来年体内阳气的发生。冬季要补阴,又要补阳,一般要滋阴补肾,填精补髓和温肾补阳并重,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2.补充水分:冬季气候干燥,注意补充水分,适当食用水果和蔬菜。

3.素体阳虚畏寒者可用葱姜汤,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中医保健预防

1.推拿按摩:用两只手手掌对搓,待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10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2.刮痧:患者坐位俯伏于椅背上,背风,暴露肩背部皮肤。室内要温度适宜,注意保暖。用刮痧板蘸清凉油或香油少许,从脊柱两旁即脊柱旁开1.5寸处从上向下刮,手法由轻渐重,干则再蘸,再刮,刮至皮肤变紫或出现斑块为度。

3.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以滴入一些醋。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才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寒气,预防感冒,同时配合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注:糖尿病人切忌不可选择过热的水泡脚,以免加重病情)。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流感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对抗病毒之歌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秋季谨防牛流感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