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写的魅力

2018-02-09文森特·费尔南德斯

海外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手写写字书写

文森特·费尔南德斯

现代社会中,键盘和屏幕已经快要取代传统的笔和纸,成为文字的主要载体,那么手写字在未来该何去何从?

2014年末,芬兰教育部宣布要正式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于2016年全面取消写字课,采用包括发短信和打字技巧在内的新式教学内容,“抛弃墨水,拥抱键盘”,正式进入数字时代。

这项规定一出,立刻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大规模的激烈讨论。为此,芬兰教育官员还专门就这则消息做出了解释:芬兰并不是不再开设写字课,只是将写字课从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同时还增设了一门打字课也作为选修课,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更感兴趣的课程。不过,他也强调:“能够流畅地打字,是很重要的‘国民能力,因为打字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更强。”

打字vs手写

为此,社会各界关于“在电脑打字逐渐威胁到手写地位的今天,学校还是否应将写字课列为必修课?”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欧洲多国媒体表示,对芬兰此举并不赞同。英国BBC称:“对小学生而言,开始使用钢笔书写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尽管有一些德国学校也在考虑取消写字课,但德国教育协会主席仍表示:“取消写字课在教育学上是完全错误的做法。”法国心理学家也指出,让学生抄写课文对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帮助,尤其是对于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孩子。

不过,也有多家美国媒体表示支持芬兰教育部这项大胆的决定,并表示:“良好的打字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比写字更有用,芬兰的决定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美国学者安妮·特鲁贝克也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题为《书法的历史与不确定的未来》的文章,她在其中指出,在当前社会,已经越来越少会出现非要用手写不可的情况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未来这种情况会更少。虽然,她也承认,手写对于人类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她相信,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放弃手写,更多的是出于情感上的需求,而不是实际上的需要。因为过去人们发明草书和连笔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现在,明明打字比写字更快,那人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选择这种更快、更高效的书写方式呢?

安妮·特鲁贝克还用她儿子的情况举了个例子,她的儿子曾经因为大写字母“G”写得不够漂亮,而被老师要求罚写了整整一页的“G”。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了社会上对于手写字的传统偏见——“如果一个人的字写得不好,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那些书写得规范工整的试卷才更容易拿高分。正是因为这种偏见,才导致很多学校过度重视写字课,总是让孩子一页页机械地抄写字母,却忽视了对他们其他方面的培养。

但是,这则消息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社会反响,是不是因为在人们心中,对于手写字没落还有着很深的忧虑?人们是否也在担心,未来的孩子可能完全不认识纸和笔,唯一会书写的只有自己的名字?透过这则消息,人们看到了对手写字未来的担忧。

文字的历史

尽管有人认为,用键盘和屏幕取代纸和笔,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背叛。不过,历史人文学家表示:文化的传承和文字载体的形式并无太大关系。从文字出现至今,文字的载体已经变更了无数次,从最早的墙壁和石子,到后来的羊皮纸和芦管笔,直至150多年前出现的打字机,文字的载体总是顺应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人类文明的传承。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5000多年前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考古学家在神庙出土的泥板上,发现了诸多类似牛头、谷穗、鱼和日用器具的符号,因为在当时,城邦之神被认为是城邦土地的所有者,各村落都将农产品送到神庙来支付费用,于是就产生了对记录应付费用和已付费用的需求,而这些刻着牛头和谷穗图案的泥板,就是村落交给神庙多少头牛和多少粮食的记录。尽管苏美尔人记录这些只是为了满足当时经济和管理的需要,但这种楔形文字也代表了文字的真正开端。

从文士到抄写员

在早期的社会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写字和认字的,即使是王公贵族,也没有把写字看作是一项必备技能,于是,一种以专门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应运而生。在古埃及,有个专门的职业叫作文士,他们具有读写能力,既要记录收获时生产了多少食物,军队中有多少士兵,每年为众神献上了多少贡品,又要记录法老和贵族们制定的法律,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文士的工作都是终身制的,在古埃及的社会地位仅次于法老、大祭司和贵族,在士兵、工匠、农民和奴隶之上。

早先文士用芦管笔来写字,这种笔用起来又慢又费劲,到了后来,古埃及出现了用纸莎草制作的纸张、羽毛笔、羊皮纸和墨水,到了公元2世纪,中国发明了造纸术,这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了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到了北美和欧洲,直到1150年,西班牙人开办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纸、笔和墨水等书写工具的不断改进,为书写的普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法國语言学家乔治·尚在他的书《文字与书写》中介绍,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是有很多人只识字,但不会写字。在当时,文字的传播仍需要依靠手抄,而能写得一手好字,又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象征。所以,当人们需要写信的时候,就会上街去找专门的抄写员,用口述的方式让抄写员替自己写下一封字迹漂亮的信。那时侯,抄写员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就像古埃及的文士一样,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又精于书法的人才能胜任。但随着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兴起,整个抄写行业的风光不再,大批的抄写员失去了生计,这些愤怒的抄写员还曾试图去工厂捣毁印刷机,但社会技术革新的趋势到底还是无法逆转的。

打字机和文学写作

抄写员失业了,同样依靠写字谋生的作家却并未受到影响。在打字机出现之前,作家们都是用笔和纸写作的,但在写到文思泉涌的时候,他们手中的笔往往就跟不上脑海中遣词造句的速度了,打字机的出现改善了这种状况。1874年,美国雷明顿兰德公司推出了市面上第一批打字机——“雷明顿一代”打字机,它是当时最新、最高科技的打字设备,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是这款打字机的第一批用户,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是第一部在打字机上打出来的小说。

不过,不是所有作家都接受用打字机写作。美国作家卡波特就认为,写作还是应该采用传统的手写方式进行,写作者只有一边写一边不停地涂改,才能捕捉到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想法。他表示,用笔写作才是最优雅的写作方式,如果用打字机“机械书写”,写出的东西只会显得粗俗且无礼。

直到电脑已经广泛普及,文字处理软件也已十分成熟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作家仍在坚持用笔写作。比如,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他一生写了近500本书,尤其擅长在书中描绘各种天马行空的未来高科技,但在写作方式上,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用笔完成的。

除了这些仍在坚持用纸笔写作的作家,也有很多作家欣然选择了用打字机和电脑进行文学创作。这其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是一位资深的打字机爱好者。他在采访中提到:“我和电动打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使用打字机我简直无法写作。”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就是在打字机上完成的,历时两年,但在他坐到打字机前创作之前,光是构思这部作品就用了整整16年。所以,马尔克斯表示,用打字机写作并不会妨碍创作灵感,相反,打字能比手写更快地记录下创作者的思想。

手写的益处

手写的拥护者们也承认,打字确实要比手写快得多,但是“快”就一定等同于“好”吗?西班牙记者玛丽·卡门认为,正是因为写字的速度要比打字慢,人們在手写一篇文章时才会字斟句酌,一句话要在脑子里反复提炼多次才会被写下来,所以,手写出来的文章会比打出来的语句更精炼,内容更有深度。

再回到“写字课还是否应该列为必修课”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因为打字比写字的速度更快,就要用打字课来代替写字课的话,那人类早就发明了算盘、计算器和计算机,为什么学校还要开设数学课呢?这些计算工具明明就比人算得更快、更精确,为什么孩子们还要学算术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算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得上的,人不能太过依赖于这些工具。

西班牙神经学专家卡洛斯·德赫洛表示,随着生活中用到手写的频率越来越低,人们手写的技能会逐渐退化,大脑也会开始萎缩。因为只有在书写时,大脑与阅读有关的区域才会被激活,打字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学着用笔写字不仅能充分锻炼大脑,加快他们的阅读速度,还能让他们更容易记住文章中的信息。不能为了追求方便和快捷,就用打字课取代了孩子们原本的写字课,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没有好处。

手写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之外,还能让人放松,舒缓神经。西班牙作家卡米洛·何塞·塞拉曾说过,让他感到最舒服的事情,就是拿着笔漫无目的地在稿纸上涂涂写写。这就像东方文化中的书法一样,是一种在书写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东方人认为,练习书法能够让人的心情平静下来,修身养性,提升专注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的眼睛、思绪总是在各种网页之间穿梭,注意力不断地被分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提起笔写写字,让躁动的心安定下来。

随着时代发展的趋势,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把写字课列为必修课,也许手写字在未来用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这不妨碍手写成为一门艺术。而那些代替了纸笔的键盘和屏幕,在未来说不定又会被哪些更先进的发明所取代呢!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猜你喜欢

手写写字书写
我手写我心
学写字
我手写我意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写字
写字大课堂
6万字的情书
书写春天的“草”
网络时代更需要手写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