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微课设计的优化策略
2018-02-09蔡永辉
蔡永辉
微课作为知识的传播媒介与教学的辅助手段,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青睐,可以说是风靡一时。然而,近一两年来似乎有“冷却”的趋势。一“热”一“冷”不禁引人思考,是什么让它“热”了起来,又是什么让它“冷”了下去。笔者经过近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微课研发的成败关键在于受众是否明确,用途是否明了,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就此,笔者结合自己主持研发的系列诗歌微课,谈一谈优化微课教学设计的一些策略。
一、根据微课类型确定教学设计
微课是舶来品,但在中国也不断的本土化,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微课有众多类型,如讲授类、练习类、实验类等,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自然不能相同,若千篇一律的“复制”,自然会让研发的微课走向俗套,甚至衰败。研发者必须根据微课类型来确定教学的方式,亦或说是根据教学设计来选择微课类型,两者必须相互协调、保持一致。例如在设计“谈禅说理诗”这个系列时,研发者根据内容设计了讲授型的微课 “谈禅说理诗的发展渊源”“谈禅说理诗的代表人物”,又根据内容设计了练习型微课 “谈禅说理诗的常见手法”“谈禅说理诗的主题思想”。以上例子就是因为内容不同,讲授的方式也就不同,教学设计自然也不同。“发展渊源”“代表人物”是纯粹的知识型,教师不讲授,学习者肯定是不懂的,而“常见手法”“主题思想”则是通过在多则的练习中感知、体悟、归纳、总结出来的,这时候的练习型就要比讲授更加生动形象,让学习者更加深刻的认识规律与本质。再例如再设计“唐诗宋词整诗微课”设计时,有些难理解的诗歌选择讲授法,有些简单的诗歌则朗读涵咏法。在确定内容教学方法后就确定了微课类型,再根据微课类型去设计具体的教学设计。我国传统教学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协调,微课教学虽然时间上大大减少,但还是要保持知识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保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一致。
二、根据微课受众确定教学设计
由于研发微课的目的不同、用途不同,受众也就不同了。研发者要根据微课的受众来确定教学设计。一般情况下,微课研发用于课堂教学的插入辅助、练习检测与讲评、考点梳理与归纳、知识普及等方面。每一种用途必须根据受众来研发,如练检测与讲评一般用于课下巩固的学生,考点梳理与归纳一般用于备考的考查,普及性知识一般受众就更加宽泛了,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人员。受众决定教学内容,也决定了微课的类型,更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如在设计“高中系列诗歌”这个微课程时,研发者根据受众设计了“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等十个专题,从“发展渊源”“代表人物”“典型意象”等方面研发六十节微课。这主要是让学习者了解古代诗歌的全貌,为学习者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再如设计“高中诗歌赏析技巧”这个微课程时,研发者根据受众设计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五个专题,再根据具体内容设计38个微课。这主要是让学习者了解诗歌赏析的全部技法,能够在以后的考试中更好地更准确地鉴赏诗歌。微课教学设计必须首要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只有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去设计微课,才能收到学习者的欢迎,不然就会背道而驰。在研发者设计微课时,研发者对微课的受众要深入研究,了解学习者使用微课的效益,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根据微课用途确定教学设计
因为使用,才能研发。微课研发尤其要考虑用途,不同用途也要求研发者不同对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用微课来讲解基础知识、普及相关知识、巩固所学、激发学生兴趣等。而根据不同的用途,研发者就要确定不同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完全是为微课的现实使用所服务。例如,有些教师利用微课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相关情境调节,动态多元,诱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让学生跟着这个微课走进这个情境。笔者在讲授温庭筠《商山早行》时就设计了一个关于“意象”的微课引入,微课中选取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等意象构成的动漫,边用意象演绎早,边解说着早的特征,学生很快便被吸引到这个情境中去了,在很轻松自然的情况下学习了这首诗歌,而且趣味十足、收获满满。再如笔者曾经为小学生研发了一个诗歌启蒙微课程,选取了学生最为熟悉而又典型的二十首诗歌,对其进行通俗而又趣味的讲授,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孩子也很高兴地接受这些诗歌,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研发者绝不能把自己圈在自己的世界里,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完成微课的研发,这样研发出来的微课绝大多数是走向囧境的。高质量的微课一定是用途决定内容与方式,一定是以最佳的教学设计呈现出来,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研发。
微课研发时,研发者绝对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要有自己对于研究内容与微课研发的思考。微课研发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研发者只有根据微课类型、微课受众、微课用途去优化微课的教学设计,这样研发出来的微课才能是有用的、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