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文言”与“文化”的契合点
2018-02-09赵雅娴
赵雅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并提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代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古代文化,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自信、理解、认同和热爱,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一种厘清,对语文教学内容是一次刷新。
对教材文本的价值选择,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选择什么再一次作为一个新问题摆在语文老师面前。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如何从文本出发,透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探究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支撑?如何在语文学习尤其是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增强文化传承的意识,把“文化传承”落到实处?
一是要在阅读翻译中探究文言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三单元精选了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山水游记散文,在教学中除了的文化常识的积累以外,“文化精神”的阅读,更应当是重点内容。
王羲之借题发挥,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这个不同凡响在哪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从文本中悟得,给出鲜明的认知,那就是欢乐有尽,人生短暂,因而要珍惜生命,刚健有为。这也正是读兰亭的重要原因。进取精神在《游褒禅山记》中殊为明显,这里不再赘述。
笔者曾以“看智者如何疗伤——《赤壁赋》里的乐悲喜”为阅读主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一篇经典散文,《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在人生谷底时的生命彻悟,也可以说是一次疗伤的记录,记录了与自己心灵对话、自我解脱精神苦闷的过程。这种解脱的凭借就是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的苏轼,内心是苦闷异常的,他的郁闷,他的幽愤,会通过事、物、人、景自然流露。全文以“乐”“悲”“喜”构成情感主线。我认为,全文以道家出世的逍遥开场,中间以儒家佛家道家思想进行问答,再以入世的轻松来结束全篇。第一段写夜游赤壁,以清风、明月、大江、诗、酒共同构成了“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意境,其中,“清风徐来”“月出于东山之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任其自然,在月朗风清中随遇而适的出世的逍遥,给人以潇洒神奇、出尘脱俗的纯净美感。然而,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苏轼,心心念念的仍然是“用”与“行”。所以,他内心“渺渺兮”,不由得想起君王,于是悲从中来,“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落感挥之不去。第三段,借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在歌颂曹操作为“一世之雄”的丰功伟绩时,更多的是感叹生命的短暂,同时对比自己“渔樵于江渚之上”与鱼虾麋鹿为侣的渺小,和面对大江这一永恒事物时所生发的生命“须臾”感,其中渗透了佛家的“无常”思想。第四段当中,以水月为喻阐发永恒与短暂的相对性,从宇宙时空的角度为自己的“放下”找到了出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有一种缘来缘去,任其自然的味道,随缘自适的放松,乐天安命的豁达。以清风明月为代表的大自然,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充分融入自然,徜徉山水。结尾特别有意味,形象而隽永。“客喜而笑”,这里的“喜”,是发自内心的彻悟之喜,“相与枕藉乎舟中”是疲惫之后的安然,“不知东方之既白”,宣告夜游的结束,纠结挣扎的结束,开启新的一天,意味着“突围”的胜利。
从苏轼的文字中领会其中所浸润的文化思想,同时理解中国文化对苏轼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要把文言文放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去阅读理解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精选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传主人格内涵丰富,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承载了深厚的思想价值,是教学上值得挖掘的内容。《苏武传》中的苏武,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学生对苏武牧羊,饮雪吞毡,以及流行甚广的歌曲都比较熟悉,容易陷入熟视无睹的阅读误区。苏武的精神内核是 “忠义”,这是苏武的文化人格最鲜明的地方,“忠义”是中华民族虽经磨难但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因子,理解苏武当从“忠义”切入。需要找到一个特别的切入视角,为学生搭好阅读思考的“脚手架”。如果从李陵的视角解读苏武人格的内核,教与学的境界当是全新的。
在《苏武传》中,最动人的情景是“李陵劝降”,作为朋友,李陵以苏武的亲人散落的现实撼动之,以朝廷的“法令无常”和无情来动摇他,以生命短暂,无需为难自己劝说他,但是苏武的回答令李陵发出“嗟乎,义士!”的感叹,并“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以李陵的“不敢求武”,来衬托苏武“忠义”之心所带来的强大震撼力。苏武在天汉元年出使匈奴因副将张胜参与虞常谋反被牵连,得知情况后,苏武的第一个反应是“自杀”,他认为“见犯乃死,重负国!”,心怀“忠国”之义,维护国家尊严,外交官代表的是国家,自己受辱,无异于国家尊严受辱,这样的思想认识至今仍有伟大的价值。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李陵于天汉二年兵败投降匈奴,李陵于“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作为名将李广的后代,因兵败被迫投降匈奴,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是:“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又说李陵“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李陵有“国士之风”,有古名将之质,这样的人为何不敢探访求见苏武?那就是“自愧弗如”,自带一种怯懦,兵败也好,无奈投降也罢,与苏武相比,终究少了一种底气,这正苏武的大义凛然的客观体现。
以李陵的多方劝说,表明苏武的“忠义”精神的内核与实质。李陵劝降的一段话,有分明的层次:亲人死亡离散当无牵挂;人生短暂,坚持无益;现身说法,不过如此;皇帝垂老,朝廷不可靠。那一条都有很强的动摇性,但是苏武的回答是:“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其忠诚与大义震古烁今。
以李陵的回信感叹,表明苏武的“忠义”的感天动地。结合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李陵回信的内容,再一次窥见苏武与李陵的云泥之判。李陵说:“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他为苏武鸣不平,认为苏武为国所受的苦难多所受封赏太少,一句话,不值。把“忠义”变成功名利禄的资本,显然低看了苏武。苏武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把生死置之度外,其“忠义”之心薄云天,泣鬼神,岂能是李陵所能够得着的?
关于中华文化,语文课的担当在哪里?就要全面准确理解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发现和梳理其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其次,作为语文老师,要在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之后,增强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的意识,让“文言”“文化”互补互佐,互为支撑,相互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