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辜的孔子

2018-02-09李宇杰

中学语文 2018年35期
关键词:片面无辜君王

李宇杰

孔子在当代人的眼中,是无比高大的存在, 是完全正面的存在。而在中国历史上,他的形象却时好时坏,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历代君王对孔子的思想学说——儒学的喜好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孔子的思想学说除倡导“礼义仁智信”等理念外,还对国家及社会治理制定了一套完整方案。而当这样一套方案摆在君王面前时,他们就要做出抉择。 如秦始皇,他显然不喜欢儒家学派中的温和方案,这与他信奉的法家思想相冲,所以他就焚书坑儒。 从汉代开始,历朝皇帝喜爱孔子的思想学说,他们大肆宣扬,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考生们考试只考儒学,并借此选拔任命官员, 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儒学在君王眼中,只是一个可供选择的统治工具。君王难免会有对儒学产生厌恶的,或许有人按照儒学实施政策时失误了,犯了错误,那么此时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聚集到那个早已死去的无辜的孔子身上。

孔子之所以能在人们眼中变幻万千,主要还是我们对孔子的认识太过片面。 在中学课本中,孔子是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的驼背老头儿,脸上爬满皱纹,眼神中充满了慈祥。 他那一缕花白的长胡子,更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德高望重。可他真是这样一个人吗?并不是。古书中记载,他身高九尺,精通六艺,腰间配一把短剑,全力之下可以把城门推开。 所以说,我们对孔子的了解过于片面。谁又能想到一个精通驾驶战车的人是书上所绘的和蔼老者呢?孔子是一个历史的客观存在。后代人对他的认知常常受限于某个角度, 因此带来了许多误解。要想认识一个真实的孔子,需要完整地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学术。

所以,我认为孔子是十分无辜的, 君主们让人们片面了解孔子,将孔子的思想拆分成数个片段,选取其中最有用的以加强自己的统治。而不需要的,则无情抛弃。从利用儒学加强封建统治角度看,他的学说已经背弃了他的控制,仅仅是君主手中的工具罢了。

猜你喜欢

片面无辜君王
无辜躺枪的小碎花
论片面共同犯罪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姜太公钓鱼
无辜的思念(外三首)
烽火戏诸侯
片面共同正犯的成立及其范围
论片面共犯
艺术加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