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018-02-09任庆梅
◆任庆梅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在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史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而很多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很难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改革教学模式,奠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详细讲述历史知识,而学生则负责接收、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有的时候学生甚至不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而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学生去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利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创立一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理解历史知识,回答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这一课时,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带领学生串一遍课本,把教师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内容给学生讲解一遍,但学生并没有理解一些知识点。比如,讲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有“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条,教师认为“创立民国”与“平均地权”是比较重要的,就阐述了其内涵;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让学生自己讨论,他们对“驱除鞑虏”很不理解,学生不知道何为鞑虏,为什么要驱除,我帮学生普及知识“鞑虏在这里指满清统治者,也就是要推翻清王朝”,然后我为学生讲解了当时孙中山加入了反清组织天地会,所以会提出这种观点。当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故事之后,学生就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形成了史证观。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教师不光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也要对应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通常引导学生去养成一种依赖教师,教师就是权威,权威就是标准答案的观念,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我们应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过在课堂中引入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源来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比如,在讲解《西学东渐》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我选择了几段洋务运动的影视资源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走进真相——洋务运动开展的原因》这一影视资源中,展示了清朝官员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其印象十分深刻,而历史逻辑的讲解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帮助学生提升了个人的历史思考能力。
此外,我也在教学中开展很多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使用历史思维去思考、争辩,学生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也会采用很多历史证据来支撑自己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史证观。比如,在《西学东渐》这一课中,我会引导学生去讨论“如果袁世凯支持维新派,那么维新变法会成功吗?”学生分成两派,认为不会成功的学生以维新派的软弱性为出发点,说明维新派改革不彻底必定会失败。而认为会成功的学生以袁世凯支持慈溪导致维新变法的失败为出发点,认为袁世凯是关键人物。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教师应就学生的思考逻辑进行点评,告诉学生袁世凯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最关键人物。
三、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师还要注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历史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多提问题、利用历史思维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学生去独立学习一个知识点。然后,再培养学生多提问题的习惯,在学生独立学习之后,学生很可能会存在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针对独立学习内容提一个问题,学生就会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去质疑、去发现问题。最后,要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思维思考的习惯,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先不要急着解答,可以让全班学生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并让有想法的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学生思考、阐述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应用历史思维去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历史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
四、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要重视改革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可以参考本文提出的方案,从改革教学模式做起,依托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