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途径探析

2018-02-09顾志祥陶燕辉徐呈艺

职业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意识生命院校

肖 轶,顾志祥,陶燕辉,姜 敏,徐呈艺

(1.南通职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南通职业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7;3.南通职业大学 科研与产业服务处,江苏 南通 226007)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容易在物质欲望的驱动下,忽略了对生命的认识和价值的追求。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目前生命意识教育还游离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边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而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现状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各自优势和功能的同时,应努力实现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1 生命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回归

教育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是关注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以人的生命为物质载体,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从哲学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是全面提升人性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并与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到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只有回到生命的原点,教育才有可能承担生命表达的重任。回到生命,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在生命中理解教育,也就意味着在教育中理解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以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为立足点,通过对生命的终极思考,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和崇高的人生追求,这是以人为本的客观需要,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回归。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实现载体

目前,生命意识教育只在部分省市中小学有专门的教材和课程,在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还往往处于一个空白阶段。但伴随着当前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淡薄、漠视生命等问题凸显,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生命意识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应该把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来,同时也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中应有之义。鲁洁教授在《德育新论》中指出:“道德教育的目标即是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功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人文关怀,更注重实现社会价值,因此通过教育让学生在关注自身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实现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让生命得到最大空间的拓展和最有意义的价值实现。因此,要让生命意识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就必须借助一个载体,而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成为当之无愧的选择。

2 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2.1 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是时代的要求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价值观念冲突、竞争加剧等因素给心智发展还未成熟的高职学生带来了严峻挑战。高职学生的抗压和耐挫能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面临困惑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持否定态度,这就导致了种种漠视生命现象的发生。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江苏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高职学生自杀率比本科生高出1倍,约为十万分之二十,反观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尽如人意。而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贯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单一,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对学生本体思想生成的关注。教育是要留白的,而当前的灌输式教育已经让学生习惯了知行脱离,明知闯红灯是违法行为,但不遵守者比比皆是。明知诚信是做人之本但在高职院校中失信现象普遍。党中央提出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而仅仅依靠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不能解决的。生命意识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生命认知,提升生命情感进而实现生命的超越,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的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命教育首次被写入国家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不仅给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也可以教会高职学生在生活中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从而提升生命的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2.2 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是体现人本价值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唯“知识论”的教育范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过于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削弱了人的主体性,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功能和价值。而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将教育置于生命之中,才能促进每个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一方面要强调高职学生的生命发展的主体性,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赋予他们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关注高职学生的情感需要,增强他们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生命意识教育就是引导高职学生从生命本体出发,通过对生命的关照,让其感受生命的厚重之力,体验生命的灵动之美。归根结底就是体现对高职学生的人文关怀。可见生命意识教育恰恰能很好地承载思想政治的功能和价值。有了生命意识教育作支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找到了人本转向的根本途径。

3 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有效途径

3.1 以理念创新引导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人是构成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主导力量,在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发展方向上,要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很难与本科学生相媲美。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实现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更多的是需要教师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特点,从教育课程安排到日常生活管理,着力加强正面教育,注重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努力进取,提高自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生命意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采用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例如,可以采取组织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舞台剧的编导演工作,在提高他们沟通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借助故事编写和演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生命意识。只有充分发掘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将契合高职院校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的实际,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3.2 落实学科地位推进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目前,高职院校对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认识上都比较重视,但在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往往还处于边缘地位,师资配备以及课程安排都处于给其他更为实用的学科让位的位置。一方面这与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向来更重视实用科学而忽视思想、心理等抽象领域的学科有关,同时这也与过往高职院校生命意识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总体不高,照本宣科的朗读课本导致学生质疑课程实际功效有关。上海地区高职院校的学工部门曾针对思想政治课程做过一次联合调查,结果显示,26.6%的学生认为“很有意义”,57.4%的学生认为是“形式化的需要”,8.2%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更有7.9%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意义”。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切实增强实效性,使之受到学生欢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高职生命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学科地位,增强学科基础建设的投入。培养专业的生命意识教育教师,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并在课程安排中,充分重视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多安排多媒体教室资源,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学校领导和师生都充分重视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落实二者的学科地位,实现有效契合。

3.3 以制度建设保障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虽然本质上属于需要长期坚持而且更多的是精神层面需要始终信奉的工作内容,但是为了保证工作整体开展的顺利,还是需要建立高职院校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保障制度。其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制度,做到权责清晰明确。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工作划分为若干任务和可执行的步骤,并狠抓落实和检查督促工作,以营造良好的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把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4 营造育人环境实现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高职院校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高职育人系统,营造高职院校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育人环境,促进彼此在师资队伍、教育方式上的不断融合、改进和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有利于促进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又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良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从而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得以提升,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以及全体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实现。高职院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建设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学校领导既要高度重视,又要率先垂范,走在前头;广大教师既要积极响应,又要以身作则,积极行动。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维护良好校园环境的责任,体会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对自己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协力同心,共同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的良好氛围,为生命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4 结语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品德修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近年来高职学生中漠视生命的现象频发,加强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妥善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危机问题,防患于未然,为创建有序稳定和谐的高职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意识生命院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