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四个一”
2018-02-09赵军
赵 军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与考查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并不能令人满意,语文教育工作者也都在积极地探寻着破解之法。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落实“四个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从而较快地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并且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读透一本书
引导学生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有文化内涵的书,将其读透,努力使其与自己的思想产生交融,在写作时可以随机引用,从而增强自己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表现力。这一要求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能力,而这一能力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实践证明,“读透一本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具有提升写作能力的迁移价值。
“读透一本书”会让学生在阅读速度、阅读方法及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有所提升自不待言。它在写作方面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不只是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样也表现在素材的快速提取与独特运用上。许多同学写作文时感觉没有东西可写,一方面是平时的素材积累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对素材的提取运用不够熟练。如果学生对一本书非常熟悉,那他在写作时就可以从书中提取恰当的材料。例如,高考优秀作文《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所写到的三个画家,在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中都有介绍,这三个例子的运用准确而独特,让此作脱颖而出。
当然这里所说的“一本”既可以是数量上的一本,也可以是围绕相关主题的多本,重要的是围绕这“一本”或“一组”书的阅读,能够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掌握一些独特的写作素材,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还要有意识地围绕“这一本”做文章,使自己能较为熟练地、多角度地运用所掌握的素材。
二、看懂一个人
一人一世界,一个人的世界,也有无尽的阅读与写作矿藏。去选择一个在某一方面有特出成就的人,广泛地收集他的相关资料,全方位地了解他,多角度地去解读他。所选之人最好要故事性强一点,同时要避免太大众化。也可以把他与“一本书”结合起来,即同时去读透他写的一本书或者写他的一本书。
文学即人学,围绕“一个人”去搜集、阅读相关材料,分析解读这个人的世界,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当我们充分了解一个人之后,也可以说拥有了丰富的写作金矿。对这个人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写作素材,也就是说我们读懂了一个人,也就拥有了许多独特而又妥帖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运用得好,就能写出高分作文来。
例如,201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晚晴里智慧的灵蝶》,它就写了木心先生传奇而智慧的一生,让读者从中感悟人生的智慧,获得精神的启迪。再如,2016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张岱的行囊》,就以一个“行囊”装了张岱的一生,从而提取出行囊“装入千金有何用?千金终有散尽时,不如装一捧热爱,一份坚忍,则纵使前方是悬崖绝壁,是千回百转的蜀道,亦能一往无前,登顶为峰”的人生感悟,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卓而不群。
三、思清一现象
作文水平高下看起来似乎是语言表达的高下,其实本质上应该是思维品质的高下。考试作文命题者都在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都期望命题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所以一般的命题学生都可以在命题范围、社会生活、自身认知三个方面找到一个交集来写作。如果命题的范围恰好与我们学生平时思考的现象有交叉的部分,那学生就一定能写出相对优秀的作文。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某一社会现象。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收集相关材料,学会因果分析,懂得由表及里地看问题,清楚抓住主要矛盾认清现象的本质,还要让学生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如此深入而细致的思维过程是非常有助于提升的学生思维品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比如,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是关于“语言”的材料作文,学生如果有对网络语言、地方方言、大自然的语言乃至艺术语言,平时加以关注,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考的,那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高考作文来。
四、写好一篇文
所谓“一篇文”,并不是指只写一篇文章,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斟酌、修改,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悟出写作的基本策略,并努力形成举一反三的写作能力。
写好一篇文,也就是强调我们的同学要对自己作文中思想深刻的或者材料独特的文章进行反复修改,不断提升。在雕琢打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个性化的作文素材和范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复作”,也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以后,在批阅讲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去写同题作文,要能体现出水平的提升,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地修改,从而让学生无论是在写作素材上,还是在情感立意上,或者是在写作思路上都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力争写一篇就写好一篇,让学生在“这一篇”中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的写作兴趣,提升他的写作能力。
要写好一篇文,在写作过程中最好要“定体”“定式”,形成自己的作文思路。也就是要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总结,要根据文体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模式,从而把一种模式用熟用好,并能在此基础上随机而化。在选材上,要尽可能的地向自己所熟悉的“一本书”“一个人”“一现象”去寻找素材,强化素材提取的训练,从而提升“一本书”“一个人”“一现象”的效益。
总之,我们引导学生“读透一本书”“看懂一个人”“思清一现象”“写好一篇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同生共长,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