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2018-02-09何凤秋夏丽英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榜样小学生语文

◆何凤秋 夏丽英

(沈阳市沈河区喜良小学;沈阳市浑南区东湖中学)

小学生正是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科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水平掌握,还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启蒙性教育的基础,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是能提升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课程,其教材内容涉猎广泛、形式多样、课堂内容生动,十分适用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自身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既要负责教学,同时还要育人,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的培养,确保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一、语文教师自身以身作则

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任务并非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其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教师做扮演的角色就好比一本书、一面镜子。因此,为了更好塑造学生灵魂,确保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陶冶情操,语文教师在日常中还应注意以身作则,要想将学生素质提高,首要要把自己的素质提高。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借助自己的示范指导学生。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礼貌用语前,首先自己要做好榜样,在校园中碰到学生热情与他们打招呼,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求学生书写工整,那么自己在为学生板书的时候也应特别注重书写的认真规范。这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而言,老师是他们的榜样,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广大教师应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予以重视,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起来,用高尚的道德风范感染学生,扮演好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提高德育教育成果。

二、符合学生心理,打好德育基础

小学生的个性是活泼的,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待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握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育德。同时,也需要做到不能有“填鸭式”又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让小学生对品德有着全新的认知。每一名小学生的学情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需要对其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特点进行了解。针对这些不同的学情设计最为适宜的育德内容,以此促进小学生品德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的过程中,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同学去过美丽险峻的狼牙山吗?”“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狼牙山是什么样的呢?”“五位战士能否向奥特曼一样打败敌人呢?”这些有趣味性的小问题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行联想。在解析课文时,对主人公神态和语言等句子就有着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斩钉截铁”“同志们!用石头砸”“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分析语句的同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强烈的代入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让小学生学习了舍己为国的情怀、热爱祖国的思想,更加知道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

三、发挥语文课本教学标榜作用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人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也可以作为一面旗帜,学习其优秀的品德以此来树立标杆,这就是榜样的作用。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首先为学生们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阐述“碰壁”的内涵。引导学生们走入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四周黑洞洞的”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人民的绝望,“碰壁”则是鲁迅先生和反动势力做斗争时遇见的各种困难以及种种迫害。通过全文的分析讲解,让同学们明白鲁迅先生的高尚情操和伟大情怀:忠于革命、忠于人民、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通过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明白其品德的高尚从而让学生学会先辈革命的精神以及革命的理念。这样的榜样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会常常出现,例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刘琨,卧冰求鲤的王祥,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凿壁偷光的匡衡等等。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文中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样既加强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联系写作教学,做到以文鉴人

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写作,小学生作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思维方式简单,直诉其事,对真情实感的表达也是和自己的思想契合的。因此合理的加入德育教育内容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小学生清楚的认知真善美,并以真善美为骨架、以自己的思想为血肉、以故事内容为表皮来完成一篇作文,这样的文章是鲜活的。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可谓一举双得。写作周记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没有任何框架,小学生可以把自己平时所见、所想、所做的事情都记录上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它了解小学生的境况,对于周记中好的事物要发扬,对“有欠缺的内容”加以评论并辅助修改,运用作文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五、借助寓言故事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材内容都是寓言故事,且这些故事还具有短小易懂,教育意义深刻等特点。如在《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可以理解什么是骄傲,什么是谦逊。寓言教学是一种说理的方式,可以通过趣味故事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适合小学生的懵懂心理,因为它不刻板、不教条,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学会道德的判断能力。寓言故事的本质是寓意的表达,通过故事表达寓意,在这一解读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观念和态度,也从学生的理解和反思中促进了学生精神的自我成长。除此之外,借助寓言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显著优点便是学生兴趣更高,小学生对故事类的文章往往更有学习热情,且学生接受程度也更高,借助寓言故事能够更好提高德育教育成果。

六、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课程活动

语文教学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德育元素,在教育过程中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需要做到新式新颖、丰富多彩。所以,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些生动、丰富的课余教学活动,以此来弥补课堂上枯燥教学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多样的活动就好比一个个不同的小舞台,能够让他们自由展示自己,培养他们勇于表现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让他们懂得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好的书本就如同一个优秀的老师在向学生传授一些受益终生的道理,在教师设立“读书角”,语文教师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一些简单易懂并且有意义的书籍或者文章,供学生们阅读,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书中学习其中的道理,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

七、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并非是立竿见影,还需要语文教师长期坚持、不断努力,善于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将德育工作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小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道德品德也能得以提升,确保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全面落实。

猜你喜欢

榜样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榜样
榜样
榜样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榜样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