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2018-02-09王玉洁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数学

◆王玉洁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刘集初级中学)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赞可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新课程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时,都想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但有的课堂,教师为设情境而搞情境噱头。要么情境过于复杂,要么不顾知识本体随便搞一组看似能稍微沾点边的动画播上一播,要么教师把一些数学内容强行地套上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进行情景演示,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搞得学生弄不懂到底是干啥。因此,要准确根据问题设置情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兴趣,创造切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这样他们才会紧跟老师的思维,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如在讲解顺水速逆水速时,可用“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阐述顺水速快,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显示逆水速慢。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入圆与圆之间关系……这样既充满诗情画意,又生动有趣。学生顿时醒悟,开心地学习。

二、课堂上提出有效性问题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有的教师,当大家都知道对的,还经常问“对不对?”“好不好?”这些无意义提问,完全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我们应抓住该堂课的主要矛盾进行提问。一问就知道问题不要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不要提,提了没有一个人能答的也不要提。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设计较好的课堂提问,有时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

三、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提高课堂效果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便于课堂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课堂的时效。鼓励学生在超市观察商品价格上下浮动,查看家里存折上的数字变化,电脑上查看某支股票涨跌情况,理解正负数生活中运用,明白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仔细观察三角形建组结构,四边形伸缩门,体会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乘坐出租车无论往哪走都要给钱为背景,让学生理解绝对值;让学生丈量自己立定跳远的距离,理解垂线段最短……在课堂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实际,让教学与世界联系起来。由神舟系列谈科学计数法,由地球与月球引力关系谈函数,有正负数谈到粮食收购,由房地产谈起贷款利率,由平面设计谈勾股定定理……陈省身说:“数学只有学得深了,才有了运用”。但我要说,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只有贴近生活,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四、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过去,知识是板子,学生是钉子,教师是锤子,教师教学生犹如拿锤子使劲往板自上砸,教师满脸汗,学生一头包,知识学死了,甚至没学到。填鸭式的“满堂灌”已经达到让人生厌的地步。一位教与工作者如是说:我们虽然平凡,但我们拒绝平庸,因为我们捏塑的不是泥人,而是生命。我们要重视学生,以学生为本位,问题由学生提,疑难由学生解,知识体系由学生建构,错题由学生发现,后进生由优生帮,习题分层设置,达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也充分防止有的学生偷懒。让学生沉浸在数学探讨中,并能自如地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材

多媒体的运用,要与知识体系珠联璧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属性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数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省时能提高效率。多媒体以其动感形象、快捷简便、通俗易懂,将教学中抽象的素材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容易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效能。但多媒体对于教学只能是一个辅助工具,它的运用也要讲究实效性,要为教学有效服务,使用要恰当、合理。有效率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总之,课堂只有45分钟,我们作为教师要极尽所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与时俱进,多种手段并用,让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自己。

猜你喜欢

多媒体情境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