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8-02-09司文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高中化学新课程

◆司文涛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在高中阶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更快,教师必须要更积极地去发掘任何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且将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加以应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成果,收获更多的知识。故文中将深入分析,作为理论参考。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新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分析

教学资源,是对教学有利的要素,在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高中,学习内容多、难度大、学生的压力不同以往。因此,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压力,更积极地去收集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更丰满、方式更灵活,才能让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更多知识,以更好的状态面对高考。化学教学更是如此,在步入高中阶段之后,化学教学如同其他科目一样,内容开始不断增加,难度提升,晦涩难懂的概念越来越多,学生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难。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知识内容,就必须要懂得如何去不断开发及应用教学资源,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这是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分析,首先,许多教师并没有明确意识到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思想受限导致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重视,在开发及应用教学资源时也并不会重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次,是教学资源的应用不灵活,并没有起到拓展认知的作用,依然局限于十分狭窄的范围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最后,是教师没有养成收集开发资源的习惯,因此无法做到灵活的随取随用,这样的趋势下化学教学需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只有得到改革,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策略

(一)优化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的思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首先便必须要革新自身的思维,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受到自身思想的限制而无法得到进步。在我国的传统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占据着主导地位,思想也是主观性的,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人理念去落实教学,而这样的思想显然是对教学不利的,特别是化学教学,是对物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至关重要,即是说学生是始终不变的主体,教师如果不懂得尊重其主体地位,那么学生便收获很少,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亦是如此。教师必须要主动的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去思考,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课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所在,这样才可以针对性的去融入教学资源。例如,在分析学生的课业时,发现许多学生存在无法准确背诵分子式,无法很好的分辨分子式的大小写等问题,那么便可以自己去编排或是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分子式的绕口令以及诗歌等,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与记忆,而且符合学生的需求。

(二)资源的灵活应用,拓展学生的认知

学生认知的拓展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即在于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资源应用不灵活,始终存在限制,那么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很大制约,这对教学并无益处。因此,教师必须要懂得怎样灵活应用教学资源去引导学生,这样会让学生的思想也被拓展开来,不再局限于一点钻牛角尖。为了更好地利用化学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要确保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去拓展开自身的思想,获取更多相关的内容。例如,讲解微量元素相关内容时,可以搜集一些微量元素的作用,或是人体缺乏不同微量元素时的症状等等,这会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微量元素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这样的教学资源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也是许多教师都容易忽略的,为图省力,许多教师都只是照本宣科实施理论讲解,这对教学并无益处,只有懂得发散思维,融入更多内容拓展学生的眼界,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素材进行灵活运用,使其成为可以用来辅助化学教学的有效资源。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氧化作用”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消毒液。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生活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画面:人们在洗衣服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顽固的污渍,无论怎么用洗衣液都洗不掉,这时候,只需轻轻滴上几滴消毒液,所有顽固的污渍就全没了。接着,教师再指着手中的“消毒液”问学生“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成分,可以洗掉洗衣液也洗不掉的污渍?”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氧化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

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资源的灵活运用,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养成资源收集的习惯,确保随取随用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决定教学成果的要素,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顺利的完成,教师必须要养成随时收集教学资源的习惯。这并不是一个刻意的过程,而是教师自身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求知欲望的体现。作为教师,自觉学习的自主意识,以及求知的欲望,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成长,平日养成积极求知的习惯,遇到任何课本当中没有的化学知识,或是发现化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都应当积极的去了解,将其作为知识资源储备,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更灵活的调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冬天的时候,很多学生喜欢玩雪,如滑雪、堆雪人、打雪仗。教师就可以对“雪”这个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开发。以“雪”为中心衍生出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譬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下过大雪之后,公路上通常会结一层厚厚的冰冻,有关部门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会在路面上洒一层白色粉末进行除雪去冻,这个白色粉末中有哪些成分,为什么可以除雪去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件事情背后所涉及到的化学原理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中阶段的教学,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在这一阶段所面对的压力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化学科目的学习亦是如此,随着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教师必须要懂得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技巧,让课程资源更丰富,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这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师的重要课题,是改善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要更加重视。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高中化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