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

2018-02-09◆熊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语言表达学困生

◆熊 文

(甘肃省嘉峪关市育才小学)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学困生”学习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未全面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般将生字、生词、优美句式、修辞、文言古诗、诗歌阅读以及写作中所设计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例为语文基础知识,若在语文学习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全或运用不合适,很容易影响到后期教学的进度,同时若使用的不合适,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对此,在教学课程的深度改革中,可将传统的以背诵基础的知识点,转化为背诵经典诗歌典著。经典诗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学习语文,对于学生认知水平的综合提升等也至关重要,是感悟语文魅力的基础。若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健全,或存在认知障碍,极易影响到未来涉及语文的学习。

2.语文字面、口语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小学语文教学中,除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表达自己观点。而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为口语表达。其二,为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语言记录的符号。而“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资料的搜集上,以及与同学教师的交流上,常常在交流中出现词不达意、表达不连贯以及不善于与人谈话和交流等现象。从书面表达角度而言,常出现各种语句不通顺、造句不标准,无法用学过的字词来表述自身真实的感受。其次,“学困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而常陷入自卑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进一步的降低。

3.学困生与教师缺乏互动

所谓师生关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习主体与教学主导而形成的关系。从现代教学的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的角度而言,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进的过程,若教学中失去了教师或学生其一,教学就失去了意义。由于“学困生”语文基础差,表述能力差,与教师交流存在障碍,继而导致教师对学生认知不全面,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尤其是面临毕业的高年级小学生。在长期不自信的学习中,学生的心灵与感情处于封闭的状态,进而在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中存在障碍。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清教学的方向,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与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为主线,将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关系建立心灵与情感的基础上。

二、“学困生”科学转化策略

1.定向教学的科学构建与“学困生”的转化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在构建中要从学生年龄认知出发,采用定向式教学措施,设计系统而综合性的语文内容设计模式,创设“概念式”的教学决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这一“概念图”就如同建筑学上的设计图,而教师就是“概念图”的主要设计者,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来指导“学困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够有效消除“无目的的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指引和管控的作用。除教学内容设计外,有针对性的创设教学目标也是定向教学的一部分,对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以及明确的教学目的,能够准确的把握语文教材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标准。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程度进行精确的划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目标层次上准确的定位。例如,在讲述《北京的春节》这一文章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首先,是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其次,熟读课文,了解北京的春节的特殊之处。最后,掌握作者对北京春节的主要情感以及文章所用的书写手法。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是以“学困生”的学习程度为主线,而对教学任务进行的合理划分,有效降低了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困难程度。

2.以学生认知为基础构建与“学困生”转化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不同,在学习中,时常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进行学习,而传统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的构建都是以中等生的标准而制定。由于“学困生”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且理解能力差,而影响着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对此,在教学规划设计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认知基础上,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目的的设计教学规划,只有清楚的认清制约“学困生”学习障碍,才能从教学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讲述《两小儿辩日》这一文言文中,我首先向学生表述了这一文章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两小儿进行现场辩论活动。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并认识到站的角度不同,所陈述的观点也不相同,这对于“学困生”而言通过表演活动,不仅能够清楚的了解文章重要知识,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为使学生能清楚的了解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演示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添加了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景中,进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以及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发挥学生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语文知识的构建与“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策略知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中所独有的专业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教书出发,创设主主题化的教学策略,并将其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而对于学困生而言,能够完好地掌握基础策略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若在教学中失去了有针对性的基础策略知识,则在教学实践中,想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一件无法实现的教学规划,对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全面激发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力。同时在知识巩固过程中,要创建开放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并将其与学困生的实践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困生能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就感,进而有效增强学习自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常鼓励“学困生”,创设符合学困生认知基础的教学活动,并积极的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困生的交际能力以及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讲述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旧式俄国政策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难,以及作者书写卖火柴小女孩的手法,文章的感情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都可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述自己观点。只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和全面发展。总结在现代教学新标准下,若要实现学困生全面转化,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方式、教学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基础知识薄弱、表述能力差等现状,制定科学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使“学困生”能够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最终实现转化的成功。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语言表达学困生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清律的基础知识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