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09艾静
◆艾静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小学校)
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融合,是现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枯燥无趣的缺陷,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数学这一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具备的条件
(一)教学基础设施要完善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接受新知识。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时,就需要学校具有高配置的计算机、交互白板、投影仪以及电子画板等。这样教师就可以更直观地通过电子设备,给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抽象性,有效弥补了传统PPT和课本平面图形的不足。借助电子白板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
(二)教师和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要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要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何谓信息素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当中指出,信息素养是指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小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要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出有用的信息,并通过适当的分析和处理,使从中获取的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
小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很难将这种抽象的想象力应用到数学的学习中去。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导入“图形与几何”这一新课,通过现阶段的电子设备,让学生自己用iPad等设备进行初级的画图及演练,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来判断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这节课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快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和状态中。
(二)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这不仅是为了防止学生滥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表现来了解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小学生也要学会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及时向教师提问。
(三)利用信息技术检验课后教学效果
教师在完成授课内容之后,通常要检验教学效果。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作业和随堂检测进行检验。为了改变这一单一的测验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软件来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过关情况,对学生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进而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与“图形与几何”有关的小游戏,并下载下来进行体验。第二天上课时,学生要将游戏的过关情况汇报给数学教师,教师通过学生的游戏过关情况,判断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为避免学生过分沉溺于游戏,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家长监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原则
(一)知识的深度性原则
教师在对“图形与几何”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符号和知识的运用上,应加强教学的深度。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机械地识记数学定义和数学公式,而要建构数学逻辑思维。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遵循知识的深度性原则。
(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体现“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普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比单纯地听教师讲解的效果更好。
(三)多样化教学原则
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依据小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和多样性的教学评价,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样的教学平台。例如,在教学“图形与几何”当中“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演示,借助电子交互白板进行动态演示,即确定一个点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形成一个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