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养成,提高教学效率
——日常教学感悟
2018-02-09廖煜
◆廖煜
(乌鲁木齐市第16中学)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把教学中的每件事不论巨细地认真对待、尽可能地去做好,那就不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了。
一、精心备课,把握知识的准确性
备课是比上课还要重要的一种教学活动。没有准备的上课是盲目的,是没有把握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常言道,“教学相长”。通过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要想教好本专业课,自己必须先掌握好专业知识。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在某些知识上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对某些内容没有把握等,这些都应在备课时通过查阅资料或向人请教或通过实验,加以解决。
实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第150页活动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本中的具体实验内容与设计如下: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原设计意图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蘸了酒精的棉花燃烧了,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实验现象,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思考:首先棉花本身也是可燃物,棉花蘸水没有燃烧,并不是因为没有可燃物,而是由于水分蒸发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的热,使得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所以没有燃烧。
基于这方面的理解,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棉花更换为普通粉笔(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水合物—生石膏)。普通粉笔不燃烧,这种更改符合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的要求。教学中对学生讲明更改的原因和意图,既可以打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又可以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习惯。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分别放在一块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原设计意图是通过此实验,看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不燃烧或者后燃烧,从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我选了多个品牌的乒乓球,按照课本中的实验设计反反复复进行该实验,都没有将乒乓球点燃。于是我查阅资料发现,乒乓球旧的材料是由一种叫赛璐珞(硝化纤维塑料)的材料所制成的,属于易燃物。而新的乒乓球材料是以绿色环保的醋酸纤维素为材料,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易燃烧。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课本中出现的实验,遇到此类问题我们不回避,一定要细致的分析并且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进行解决。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告诉学生科技飞速发展,材料的使用也是日新月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认真上课,确保知识的全面性
化学课上,学生喜欢看老师演示实验,有实验的课自然会吸引学生眼球。元素和化合物,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计算和化学用语等是学习掌握化学知识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也不会懈怠。但是对一些学科特点不突出的教学内容,学生不爱听,一些老师也不太重视。
如“爱护水资源”这节课。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都是非学科性的。但是在水的素质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它在教材中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书上有大量的数据一点不生动,这样的课一看题目,学生就不太想听,觉得老师又要说教了。
我在导入新课时用《中国最缺水的村庄》这个视频让城市里的这些孩子感受一下缺水对生活带来的不便,在结尾处用了《超级变变变》让学生通过他们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认识了水资源的再生与再利用来结束这节课,也为下节课“水的净化”做了一些铺垫。这样处理效果好很多。
三、养好习惯,促进学习的高效性
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细节就是习惯,优秀也是一种习惯!作为化学学科的起始阶段,初中化学老师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上一定要关注两点。
1.学会记笔记。初学化学,记笔记非常重要。化学笔记最大特点是归纳性强,可以将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概念、原理等内容记录下来,方便学生完成作业和复习。学生记笔记尽可能精炼,记笔记的同时不能影响听课。因此,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记笔记。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思考、分析、理解的内容也比较多。需要记笔记时,教师应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对内容较多的一堂课,教师还可以帮学生将需要记笔记的内容整理成学案的形式,并发给学生,以提高整节课的学习效率。
2.养成改错的好习惯。对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必须及时改正。用不同于做作业时使用的颜色,如红色,在错题旁边进行标注。方便复习整理。久而久之,习惯自会养成。
总之,人无完人,学无止境。作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清楚的地方要想办法弄清楚。要想成为一名高瞻远瞩、紧跟时代步伐的合格老师,我们一定要做到不断学习,开拓视野,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