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与科学

2018-02-09顾之川

中学语文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科学文本

顾之川

语文与科学的关系比较复杂,既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即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能力。这是因为,语文是工具,运用于人们交际交流,学习发展;语文是桥梁,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传承精神血脉;语文是载体,承载公民人文素养,提供审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语文与科学,一个属于文科,多用形象思维;一个属于理工科,多用逻辑思维。二者看似“两股道上跑的车”,其实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语文学习时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见申士昌《名人谈语文学习》)我们也常听到有大学教授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会写论文或实验报告,其实也就是因为语文没有学好的缘故。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科普需要语文读写素养,尤其是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学界曾有“两种文化”的争论,语文教育或人文素养教育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的文本包括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就包括科技学术论著,文学类包括科幻小说和科学诗,实用类文又分为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和知识读物类,其中知识读物类就包括科普读物。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有着明确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把 “科普读物”作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知识读物类的学习内容,而且把“科学文化论著研习”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要求“研习自然科学……论文、著作,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和把握科学文化论著表达的观点,提高阅读理解科学文化论著的能力”。

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非常重视选科普科幻、科学家传记及相关科技类作品作课文。如最新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有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陶世龙《时间的脚印》,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利奥波德《大雁归来》,法布尔《蝉》,杨振宁的《邓稼先》,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杨利伟《太空一日》,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蔡年迟、蒲海洋《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般》等,名著导读有“《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有杨利伟《飞向太空的航程》,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刘易斯·托马斯《作为生物的社会》,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麻叶洞天》,李将辉《科学素养,你具备吗?》等。选这些课文,意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育他们的科学素养与科学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考试一般是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学生对科技科普类作品的阅读理解,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所以语文考试也常选用科技类作品作为语料,包括科技说明文、科技论述文和科学家传记等。比如,高考语文全国卷曾把沙尘暴、温室效应、人工智能、科技黑箱、全球气候变暖等文本作为阅读材料,实用类文本曾考过徐光启、袁隆平、王选、谢希德、邓叔群、吴文俊、吴征镒、达尔文、玻尔等科学家传记。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作文题:“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胡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显然,语文考试的这种导向,就是要力求打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育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意识,强化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用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科学文本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