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定位的逻辑
——兼论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城市定位问题

2018-02-09丁孝智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肇庆粤港澳大湾

丁孝智

(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城市定位是在全面分析影响城市发展因素基础上,确定其发展目标、鲜明特色和推进策略的过程。城市定位是形成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根据其遵循的逻辑给城市科学定位,将对引导城市管理者制定正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吸引和聚集外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转化效应,高效占领目标市场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城市定位的研究基础

国外研究城市定位与城市营销相伴而生[1]。19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吸引移民参与西部大开发,通过城市营销推进西部城市开发。有学者指出,当市场营销经过实践发展为一门学科时,城市营销的理念就被融入了城市定位的实践[2]。到20世纪初,英法等欧洲国家积极将城市营销理论运用于旅游业开发,将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产城共振”特点的城市定位理论[1]。70、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城市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成为考量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于是,城市定位理论在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领域得到充分反映。伯吉斯(Burgess.E.W)提出,城市形象由城市居民的个人偏好、生活体验、观感印象和具体评价组成[3]。范登伯格(Van den Berg L.)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把城市的未来作为定位,通过实施城市营销策略提高其竞争力[4]。梅塔萨克斯(Metaxas T.)强调,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是在深入考察城市历史、文化、区位和资源条件基础上,确定城市形象、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城市营销对象,并据此制定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和实施路径[5]。作为一种能够满足特定目标市场需要而制定的战略规划,如果城市定位能够既满足于城市主体对城市产品的需求,又能够使城市产品满足于潜在目标市场的需求,那么,这种建立在城市营销基础上的城市定位就是成功的[6]。90年代以来,城市定位研究更趋于系统化,涉及内容也更加广泛,几乎涵盖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各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等。由此,城市定位必须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细分市场,运用SWOT、PEST等分析手段,确定潜在目标市场和市场对象,同时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基础,预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推进策略[5]。卡恩斯(Kearns G.)等人还特别强调,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工具,城市定位不仅要向投资者和游客宣传城市,还要遵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扩大和提升城市的影响力[7]。

国内的城市定位研究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定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复明等人提出,给城市定位就是综合确定城市在社会经济中的坐标[8]。城市定位必须遵循唯一性、排他性、差异性、权威性原则,其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其目的是找出城市的个性和灵魂[9]。城市定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城市的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特色定位等[10]。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前期侧重于静态分析的城市定位理论越来越不适应新型城市发展的要求,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动态考察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在城市定位中考虑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并积极采用定量和实证研究方法,提高城市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仇保兴针对当时我国城市定位理论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积极呼吁借助国外学者提出的竞争力理论来弥补城市定位理论的不足[11]。倪鹏飞则运用经济学原理整体研究城市发展问题,强调要突出城市功能定位,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在城市定位中的核心地位[12]。城市规划不能千城一面,要体现“本土化”特点,张鸿雁提出要创造中国自己的本土化城市形态,提升中国城市的核心能力[13]。王文忠还强调,城市定位理论必须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要在综合考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文因素基础上,注重城市的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因素,注重城市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注重城市的创新意识、凝聚力、舒适度等可变性因素[14]。

此外,一些学者也结合新时代、新区位、新特征,围绕区域城市或城市群发展,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定位进行研究,提出了具有区域特征的城市定位理论。

二、城市定位的理论逻辑

(一)城市群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城市群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于20世纪中期提出的。他认为,城市群是一种超越了行政界线的全新城市有机体,其功能表现为既有枢纽功能,又有孵化功能。前者指城市群是连接国际国内多个网络的枢纽,各种网络沿着城市群的枢纽向中心聚合,并通过承担大量交流活动推动城市群快速发展;后者则指城市群可以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空间高度聚合,产生一系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形成推动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城市群中枢纽和孵化功能,必然引发城市群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群不断完善和发展[15]。城市群理论不仅揭示了城市发展的聚合效应,也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也就是说,在城市定位中,不仅要考虑城市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也不可忽视周边城市的定位,每个城市的定位必须考虑整个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协调发展,避免混乱或雷同。

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应该是20世纪中期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理论之一,不少国家或地区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将其作为制定区域发展和城市定位的重要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经济平衡发展难以做到,经济增长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周边或其他部门辐射和传导的。按照增长极理论的要求,区域或城市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赋予城市管理者必要的经济选择权,确保城市群内部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通过发挥城市群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其他城市的发展[16]。增长极理论是确定城市功能和选择主导产业重要的理论依据,不少国家或地区往往从城市和外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视角,将增长极作为加快区域或城市发展的组织模式。

(二)地方理论与城市区位理论

现代城市缺乏个性受到人们的诟病。随着后现代城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将地方特色看作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地方特色形成了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一种记忆、意象和情境空间。地方理论摒弃了城市发展的物质主义倾向,进而将物质与文化并重作为城市发展的追求,更加强调从人本视角探究不同空间要素的区位价值和重构关系,探究人居环境中社会资源的公正配置与合理规划。通过凸显不同城市的区位价值,满足人们对城市区位的个性化需求[17]。

地方理论强调的是城市定位要满足人们多样性需求,其本质在于对空间范畴的城市区位价值的选择。在城市区位理论视角,研究者主要考虑的应该是投资者和消费者在决策中将会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显然,城市属于区位的范畴,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在取决于城市的投资人和消费群体对城市区位各组成要素的选择[18]。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区位的代表,研究人们对城市选择的偏好,实际上就是研究人们对区位选择的偏好。

(三)比较优势理论与城市竞争力理论

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是各国确定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也为差异化的城市定位提供了支持。该理论的核心是,任何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在城市发展中,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其优势,彰显其特色,会有利于凸显城市功能差异,提升城市竞争优势。

城市竞争力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的。到20世纪90年代,包括克雷斯尔(Peter Karl Kresl)在内的一批西方学者开始对城市竞争力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进行系统研究,前者包含城市的空间方位、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和矿产资源。后者包含制度安排、文化传承、教育水平等。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偏重于将人才资源、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看做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9]。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城市定位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四)共生理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共生”原本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本世纪初,有学者将其引入城市经济学领域,研究城市共生系统。该理论认为,共生是一种自组织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协同共振是共生现象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发展中必须遵从的原则[20]。运用共生理论考量城市定位问题,不仅有利于明确各城市主体,乃至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关系,也有利于城市内部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形成和谐共赢、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共生理论为城市管理者确立新型发展环境中的城市发展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共生的目标是保证城市的持续协调发展。自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命题后,该理论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也被引入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城市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等视角,阐明了城市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居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等问题[21]。

三、城市定位的实践逻辑

(一)英美一些城市的定位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其内部各城市基本上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确定自己的定位,较好地将城市个性特征与差异化发展有机结合了起来[22]。如伦敦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商业体系,定位为综合性、世界性城市。曼彻斯特纺织业十分发达,专业化程度很高,是蓝开厦工业区的核心,城市定位为制造中心。伯明翰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工业部门多,城市定位是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美国的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一,城市定位也十分明确。华盛顿是美国首都,市内除了一些纪念性建筑、公园和休闲绿地外,几乎没有什么工商业设施,但旅游和文化事业十分发达,城市人口中约50%属于公职人员和相应的服务人员。根据这一特色,华盛顿的城市定位就是“政治中心”。纽约的城市定位是“世界城市”“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其理由就是这里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世界级的大公司云集于此,形成了一个影响力波及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管理和服务中心。芝加哥的交通也十分发达,仅在城市境内穿过的铁路干支线就有32条之多,铁路营业费用约占全美一半左右。另外还由遍布城市的各类货运站、客运站、货仓等,因此,城市定位就是“交通枢纽城市”。

科学的城市定位,使欧美一些国家形成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也极大地增强了美英两国的综合实力。

(二)日本一些城市的定位

日本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东海岸,这里有10余座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东京作为日本首都,是日本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各种交通设施十分发达,城市定位明确为“综合性、世界级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作为日本东海岸第二大城市的大阪,其工业发展虽较东京稍弱,但轻重工业综合发展,其城市定位是“本州中西部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此外,名古屋定位为“日本中部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广岛定位于发展“造船、汽车和机床等重工业”。这些城市各自职能清晰、优势互补,在东海岸城市群中形成了明确而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定位,不仅有利于带动所在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也对推进该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一些城市的定位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定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北京是我国首都,其城市定位经过多次修订[23]。改革开放之前,受特定政治环境和工业化思路的影响,北京的城市定位被确定为“大而全”的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初,北京的城市定位经过两次修改。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一次修订,去掉了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其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90年代的第二次修订,重申北京不再发展重工业。城市定位是中国首都、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都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申办奥运成功,北京的城市定位进一步在前几次定位调整的基础上,补充了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近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与天津、河北各城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北京的城市定位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而天津则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三地联手,着力打造“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模式。“一核”指首都北京。“双城”指京津两市。“三轴”指京津、京石保、京唐秦3个城市和产业聚集轴。“四区”分别是中部的核心功能区、东部的滨海发展区、南部的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的生态涵养区。

上海是典型的现代化外向型、多功能城市,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雄厚,20世纪80年代对上海的城市定位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最大的港口”“最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和文化中心”“太平洋西岸经济贸易城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又调整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2000年以后,上海市提出的城市定位是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2010年申办世博会成功后,正式提出了“建设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思路和举措[24]。与此同时,南京、杭州利用其省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性金融信息中心和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的优势,提出了“国家一级区域中心”的城市定位;苏州根据其特殊的区位条件、鲜明的城市特色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定位为上海的副中心城市;宁波、无锡定位为“国家二级城市副中心”;常州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镇江定位为“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旅游城市,江苏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嘉兴定位为“杭州湾北岸现代物流中心、国际性特色商品交易中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等。

深圳的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鲜明显的时代印记。深圳在改革开放初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建设“综合型城市”。这一定位主要基于改革开放成效初现后,中央需要继续强化深圳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但到20世纪90年代后,则明确提出了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进入新世纪,关于深圳的城市定位几经争论,直到2004年,深圳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目标,并明确今后的城市发展方向是“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25]。2010年,在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将深圳的城市定位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修正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26]。近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速,深圳的城市定位不断与时俱进,在2018年初召开的中共深圳六届九次全会上,提出要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这样,“全球城市”就成为深圳新的城市发展定位。

四、城市定位的一般逻辑

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考量,城市定位虽然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复杂工作,但城市定位则必然遵循其应有的逻辑。

首先,发展基础。城市已有的人口规模、经济基础、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管理模式等,都会对城市定位带来影响,要客观地将其梳理清楚,分析其利弊得失,确立城市发展的基点和层次,确保城市定位不会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这是城市定位的基石。

其次,区位特征。一般意义上的区位,是指一个地理实体相对于空间关系的范畴,包括天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类区位关系。就某个城市而言,就是指这个城市与区域核心城市、区域毗邻城市的空间范畴和地域关系。区位特征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地域联系,诸如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等现象形成,往往直接或间接受制和形成于特定的区位因素。由此,确定城市定位,就离不开对区位特征的考量。

其三,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社会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宏观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认识环境,通过城市营销努力适应环境及其变化,达到经营城市的目标。城市定位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否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往往要考量其与这些宏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只有从总体上把握好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准确研判其在城市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才能构建起科学的城市定位坐标体系,并形成有效的城市定位价值导向机制。

其四,文化传承。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历史积淀。城市定位必须重视将城市历史和文化吸收进来,以彰显历史的厚重和深沉。通过揭示城市发展的历史,从深厚的文化资源中挖掘一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元素,结合中外城市设计理论,定位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格、未来发展特色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才能形成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时代特质的城市形象文化。

其五,区域联系。城市不仅是一个空间范畴上的地理实体,也是一个区域范畴的组织中枢。城市的地位始终与这座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密切相关,必须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城市,尤其能够完整系统地分析和预测这座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之间的各种职能联系,不仅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只有在与区域其他城市的比较分析中,才能形成一座城市准确而独特的发展定位。

其六,发展趋势。城市定位既要立足现实,也要着眼未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趋势无不在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定位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往往在相当程度上与分析考察这些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建立起引领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定位体系和相应的逻辑评判体系。

其七,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种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它可以使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纯的比较优势难以左右一切支配性因素,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正在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综合考察一个城市的生产要素条件、发展支撑条件、发展独特性条件、产业聚集状态等,科学评定其竞争优势,将为城市定位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八,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持续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和结构优化。城市发展不仅满足现实需要,也要满足未来需要,要不断追求其内在自然潜力得以实现。因此,城市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综合性和协调性,在强调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同时,必须设计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限制或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问题。

五、肇庆城市定位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一)历史演变

肇庆城市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初,该市曾提出打造“广州后花园城市”的口号。“九五”时期,又提出要建设“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十五”规划中,除继续沿用“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外,提出将中心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港澳密切合作的开放型经济基地;山区形成以规模农业为基础、林产工业为支柱、资源深加工为主导的科技资源型经济区。2004年,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大城市”的口号。“十一五”规划将肇庆城市定位表述为“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城市、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型山水城市、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活力肇庆、法治肇庆、文化肇庆、生态肇庆、幸福肇庆”的发展目标,城市定位是“名副其实的珠三角城市,未来广东发展的新增长极,能够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到2016年,“十三五”规划积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肇庆的城市定位是“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节点,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休闲度假旅游胜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肇庆要从“环湖城市”走向拥江发展城市,力求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融“山湖城江”为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新都市。同年4月出台的《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位为“珠三角辐射大西南、拓展‘泛珠’经济腹地的枢纽门户城市,融‘山湖城江’为一体的美丽山水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规划》颁布后,肇庆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对城市定位也作了积极的探索。肇庆市委政研室负责起草的《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城市功能定位是:“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珠江西岸重要经济增长极、大湾区与西部地区合作发展示范区、大湾区优质生活新都市”[27]。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完成的《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策略研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城市”的定位[28]。也有学者给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的城市定位[29]等。

无疑,上述定位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人们对肇庆城市定位的认识和追求,这些定位在不同时期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城市定位本身的复杂性,这些定位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视野不够开阔、表述不够准确、层次不够清晰等局限性,并导致在实践中难以充分发挥城市定位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是“居于全球榜首”“跻身世界知名城市群的国际一流湾区”。这样的目标对大湾区的每个城市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准确定位,找到自己在城市群中的最佳位置,将对这座城市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二)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实选择

1.空间定位。城市的空间定位旨在界定自己在区域中的地位和影响范围,可以从对肇庆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广州、佛山及其辐射的珠江西岸、粤西地区以及周边地区来确定其空间定位。根据肇庆的区位特点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城市发展需要,不妨表述为:以珠江西岸为基本腹地,辐射服务粤西地区,连通大西南和东南亚地区,打造“一江两岸”、人口超百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定位的理由是:(1)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座与西南地区紧密接壤的城市,拥有全省通往西南地区最长的高铁通车里程、西江黄金水道和多条高速公路。随着“十横八纵”交通大动脉的规划建设,特别是柳肇铁路、肇顺南城市轻轨、广佛肇地铁和佛肇高速建设的实施,肇庆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陆上丝绸之路最近的城市,也进一步加快了该市与大湾区各城市的同城化步伐,实质性地将肇庆拉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紧密圈。加之肇庆低廉的土地和用工成本为大湾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巨大的潜力。(2)肇庆下辖三区、四县、一市(县级),常住人口400多万,土地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仅端州、高要、鼎湖三区的常驻人口就达140多万、土地面积2 500多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只有6.5%,远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西江横贯肇庆城区,两岸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为肇庆打造“一江两岸”、人口超百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3)已有的西江航运码头和正在筹建的珠三角环线机场,为肇庆综合利用立体交通网络创造了独特优势,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的喂给港、疏通粤港澳大湾区与大西南地区的水运港,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便捷、低廉的客流和物流服务。

2.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定位的目的是确定该城市在其所在的城市群中的作用和任务,这是城市定位的核心所在。根据肇庆城市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其功能定位可以表述为: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大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枢纽门户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粤港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生态型优质生活区。这一定位主要体现以下要点:(1)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西南、中南地区发展,辐射影响东南亚乃至南亚国家形成重要的经济支撑带,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肇庆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能够扮演好这一角色。(2)国家积极构筑面向欧亚大市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枢纽,打造世界级的战略枢纽,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龙头必然是以肇庆为主要腹地,以珠三角核心区连接大西南的交通枢纽作为重要支撑,该战略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提升肇庆的区位交通优势,有利于肇庆利用腹地资源和门户优势,强化对大湾区以及大西南地区要素流动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建成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地区的桥头堡、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节点,使肇庆在大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大提升。(3)在市场和政策双重叠加优势的促动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业内竞争日趋激烈,进入行业整体分化整合期。肇庆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颇具竞争力的资源政策优势,必将在吸引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形成新的优势,诸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新型研发机构等均有望在这里产生集聚发展效应。(4)虽然整体上看,肇庆的产业优势不够明显,但经过多年发展,也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诸如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新高地,生态服务、文化旅游也成为大湾区知名特色产业,特别是肇庆作为大湾区区域合作前沿城市,坐拥珠江西江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粤贵黔高铁经济带“三带叠加、双向合作”的地缘优势,使肇庆在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更多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性发展,对肇庆实施“东融西连”战略,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意义重大。(5)“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肇庆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续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探索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乡村振兴之路。(6)肇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氛围,以及遍布全市的旅游风景名胜,必然成为吸引大湾区和大西南地区产业与人口集聚发展的高品质城市。

3.产业定位。产业定位是城市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量目前肇庆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区位特征、技术水平、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其定位可表述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区。这一定位体现的是:(1)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对肇庆产业发展确立的目标和任务,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平台,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目标和任务的需要,也是肇庆补齐发展短板,实现赶超战略的基本方略。(2)根据产业发展“雁形形态”理论,与肇庆紧邻的广佛制造业发展趋势对确定本市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广州正在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佛山则集中在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产业领域,这些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集聚辐射效应必然会引导一批关联性产业和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这为肇庆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3)肇庆既是一座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是一个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如何扬长避短,实现赶超,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走非常规的创新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一批高成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只有使肇庆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乐园,才能实现赶超珠三角发达城市的战略任务。(4)传统产业在肇庆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直接影响其产业竞争力,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当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也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基本要求。(5)发展生态农业是肇庆的天然优势,仅2017年由广东省农业厅公布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就有44个区域公用品牌、32个经营专用品牌。肇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有利条件。

4.形象定位。形象定位旨在对城市特殊功能进行塑造和传播。随着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普及,任何城市的形象定位都已经不再是个别要素的组合,而是一些关键要素的集成并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过程。根据肇庆历史积淀和现实需要,其形象定位可以表述为:岭南文化名城,山水生态绿城,创新创业新城。这一定位主要反映:(1)肇庆是大湾区城市群中同宗同源的广府文化发源地,这里曾经是两广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本土文化、外来文化最早的接触和交汇地区,这是值得凸显的特色。(2)肇庆“山湖城江岛”融于一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堪称一流,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0.5%,是大湾区天然“绿肺”;浩荡的西江横贯城区,江河年径流量2613亿立方米;境内常年保持Ⅱ类水质,是大湾区最优淡水源。(3)肇庆生态环境优良,工作生活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先进,商务配套设施齐全,加上资源供给充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的多重政策叠加效应,必将吸引大批国内外精英汇聚肇庆创新创业,使这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创新创业富地。

六、肇庆实现城市定位的路径和重点任务

(一)瞄准发展短板精准发力,积极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肇庆的发展短板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二是产业发展层次低制约创新成果运用和产业化。关于前者,必须要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内连外通的铁路轨道、高快速道路网、航道运输体系建设,对接大湾区和大西南的枢纽站场建设,积极参与完善大湾区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加快全面融入大湾区现代交通体系。关于后者,其思路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轻型化为基本导向,以产业链协作配套为发展重点,在培育产业链和打造产业集群方面着力,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突出特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加快实施现代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积极抓住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有利时机,强补工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短板,在肇庆已有的节能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几个重点产业中,认真遴选几个有实质性发展前景的产业做强做大,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第二,要紧盯广佛制造业发展趋势,确定其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对于肇庆已经形成规模并有发展潜力的一些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建设相应的特色产业园区,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同时利用好宝贵的港口水运资源和大西南腹地,做到港工贸“三位一体”。第三,要优先发展资源效率高、科技含量高、对环境干扰小、对外辐射力强的产业,高度重视和支持一些具有高成长性特点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将“1133”工程、“双创小镇”“创客方舟”等与高成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发展紧密对接,积极实施“内孵外引”策略,吸引国内外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业界精英集聚肇庆发展,培育和形成赶超珠三角发达城市的生力军。第四,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在“破”“立”“降”上持续改革外,要将重点放在“补短板”上,尤其要补足人才资源的短板,大力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积极吸引国内外研究机构进驻肇庆,努力建设以人才资源为基石的创新型城市。第五,要充分利用新区、高新区、粤桂合作试验区、广佛肇合作区和空港经济区等平台,精心谋划,协同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增长极。第六,要充分利用肇庆毗邻广佛乃至港澳的有利条件,规模化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以相应的生产要素为纽带,整合农产品加工制造和服务的上下游产品,集聚园区、规模化经营,提升品质、打造高端品牌,加强检测监管,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提供物美价廉的高品质绿色生态农副产品。

(二)加速推进“东融西联”战略目标,实现与大湾区城市群和大西南地区紧密连通

紧抓大湾区城市群西拓机遇,加快推进肇庆城市建设东进战略,积极对接大湾区城市群“四极牵引”和“多点开花”的结构布局,统筹城市空间资源,加快实现“一江两岸六区”一体化发展,构建“一核(新区)两带(西江、绥江城镇带)”城镇群一体化发展格局。以肇庆新区引领全市加快融入大湾区城市群,丰富肇庆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元素和大西南元素,以大湾区辐射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形象参与区域合作,以大湾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形象参与国际竞争;以东南板块城市一体化发展对接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提高东南板块城市组团首位度和吸引力,打造肇庆人口、产业集聚中心和共建大湾区城市群主战场,形成大湾区西部区域中心;依托大湾区城市群交通—产业—城镇拓展轴,加快西江、绥江城镇带建设,加速西北板块城市化进程;承接大湾区城市功能溢出效应,打造大湾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优质化示范城市。

(三)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一是充分利用综合交通、特色产品、农产品品质和综合成本等优势,提升对粤港澳、大西南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配套供给能力,打造大湾区辐射大西南和东南亚的物流中心。二是建设特色产品联动会展和商贸基地,打造大湾区与大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商品供应链中心。三是开展跨境金融试点,吸引一批金融业区域总部集聚肇庆,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四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大西南—东南亚信息港建设,提升信息服务功能。五是对标学习大湾区发达城市的先进服务理念,积极引进港澳发达城市先进的生产手段和服务设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

(四)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和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双重优势,不断提高城市的开放水平

以建设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和协同共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为契机,加快建设枢纽门户城市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重要支撑点,积极面向大西南地区、东南亚国家开展全范围的经贸合作,在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重点利用毗邻港澳优势,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大湾区众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向肇庆延伸,谋划发展更多外向型项目。充分利用海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广交会等平台,推进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以及国内外城市的商贸活动。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切实提升肇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综合利用多种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城市

以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优质生活圈为契机,围绕“产、城、人”协同发展,宜居、宜业、宜游“三位一体”,生态、生产、生活“共存共融”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谋划肇庆的城市发展,全力补齐西江两岸的城市形态落差,进一步增强“一江两岸”对高端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充分发挥肇庆已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文化名城和生态名城。进一步突出“人本”意识,强化城市的精致化经营管理,实现建设大湾区美丽幸福城市的目标。

(六)精心塑造城市精神理念,切实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根据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需要塑造城市精神形象,努力挖掘蕴藏在这块土地上的乡土文化元素,塑造“淳朴善良、诚信务实、吃苦耐劳、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形象。通过对这些精神理念的提炼,发挥引导风尚,凝聚民心,彰显城市个性的独特魅力。同时,以岭南风情、状元故里、丝路源头、文化交汇等为重要元素设计城市形象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融入城市建筑布局、景观设计和形象塑造中,必然形成独特的肇庆城市精神理念体系,并内化为提升城市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猜你喜欢

肇庆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