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水游记的艺术魅力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
2018-02-09于桥新
于桥新
一、山水游记景之美
景色之美是山水游记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引发其它之美的前提条件。唐代高僧慧褒和尚云游至此,见山中泉水涌出,潺潺不断,四周山峰苍翠矗立,宛若青翠的屏障围绕,遂被吸引,结庐于此,这便是褒禅山景之美的明证了。褒禅山的景色之美可分为外在的山林和洞内奇观两部分。山林之中,古树林立树色苍翠,绿树翠竹光照下翠绿欲滴。山峰层峦叠嶂,错落有致,形成环抱之状。褒禅山幽胜,烟雨山林别有一番滋味。山中高入云天的起云峰,每当山雨欲来,则云雾涌现,雨后山色空蒙,为人惊叹。山中古寺若隐若现,尽添神秘,颇似人们向往的世外隐居胜地。褒禅山的山洞景色尤令人沉醉。有龙洞、罗汉洞等,洞穴曲折,洞壁怪石错落,钟乳石倒垂其间。最为有名的山洞的当属王安石在游记中记的华山洞,华山洞也称为华阳仙洞,据传是有仙人曾流连于此而得名。《游褒禅山记》中有言“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洞口的石壁上留有许多不同朝代古人石刻,字迹依稀可辨。越往洞内探寻,景色越是奇异瑰怪,洞内由轩敞开阔渐渐变得艰险难行,石壁上记游者的字迹随之减少。景色之美,引人寻幽探访,褒禅山能被王安石一行人探访并且记叙留存,足以证明褒禅山的景之美,这也是山水游记带给我们最初的、最直观的印象。
二、山水游记的情之美
王安石在游览褒禅山的景色之后,由景激情。这种情感与普通人游览完山水之后极大的愉悦感不同,它是带有一份后悔感叹和深思的情感。正如文中所道:“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的情美在与众不同,美在让人深思、令人回味。在众多为人所熟知的山水游记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表达的是一种寄情山水、抒发被贬的烦闷失意的情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被贬后寄情于山水,但多了一份与民同乐。我们不否认这些作品都是优秀的山水游记,但我以为《游褒禅山记》更胜一筹。因为前者多是拘囿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抒发情感的面不够宏大,读者感受到的只是作者的个人情感。而后者不同,它的情感表达更宏大,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引发读者深思的更深层次的情感。读者在感受作者的后悔之情后,更领会到作者感叹做事要深思慎取的态度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所以,山水游记的情之美,美在个人情感的抒发,更美在情感的经久不衰的共鸣。
三、山水游记的思之美
王安石的游览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引发了他的深度思考。从简单的山水游览的耳目之愉,到游览完毕之后的有所思,最后的有所思才是山水游记最有魅力的地方。因为美景后人亦可慕名而观,但观后的思考之美不是人人都能获得。
这次失败的游览经历,引发了王安石深刻的思考。他认识到古人观物往往求思之深而有所得,自己的失败可以从“志、力、物”三方面进行解释。文中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因此,要想一览瑰怪之景,第一要素是有志。这是人们想要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有内在动力才能推动人不断地在艰难困境中前行。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先决条件,“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第二,有志还得有力,志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力是一个人身体的外在支撑。第三,还得有外物的助力。个人的能力比较有限,自身的努力不可缺少,外物的助力亦不可缺少。正如《劝学》中所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当人至于幽暗昏惑之处,外物的助力让我们度过难关。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有这样深刻的思考,也与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王安石青年时期就有志变法革新,也认识到变法之路困难重重,所以要想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这三要素不可缺少。当然他的变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让他不得不深思,物与力不是自己能把控的,唯有志是自己能决定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山水游记的悟之美
本文表达的感悟颇多,对作者来说自是受用无穷,而对于读者来说,这一份感悟更让作为后人的我们受益匪浅。今人读此山水游记,领略美景的同时,学有所悟,亦能指导人生。例如,它让我们感悟到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指导我们在做事之时,创造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失败了也不必耿耿于怀,毕竟尽吾志与力,于人不可讥笑,于己而无悔矣,要学会释然。文中说道学者需要“深思慎取”,我认为可以推及到更大的范围,不仅仅是学者,各行各业的人对待事情都应该仔细探究求证,有一种严禁的探究精神,这就是“深思慎取”。钱学森认为: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包含醇厚哲理的山水游记启人心扉,发人思考,最后让读者有所感悟,启迪人生。这就是山水游记的悟之美,是作者的悟之美,也是读者的悟之美。山水游记的魅力也在于这一方面。
山水游记带领我们领略山川的雄壮秀丽,大海的波涛汹涌,山间的鸟叫虫鸣,小河的潺潺流水等等。有广阔壮丽之美,亦有微小动人之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也因为山水游记包含了深刻的哲思,让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写景的表层,而是赋予景或事更深度的内涵,由景入理,由景抒情,文章显得深厚的同时,让读者也明白其中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