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 展示美 品味美
——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三法
2018-02-09狄树林胡国双
狄树林 胡国双
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在于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诗词,对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有着最直接的帮助。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上难度比较大的一项内容,要想让学生既能在考卷上得高分,又能在日常的诗歌阅读中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以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诗歌的阅读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训练。
一、美文化
诗歌是抒情性文学,注重语言的含蓄蕴藉及意境创造,诗人多是通过意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感。诗歌赏析首先就是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是由词语来创造的,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是意象分析,然后再上升为意境分析。这也是前人经常采用的诗词阅读的启蒙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从意象入手,品味语言、分析意境,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让他们将领会的内容以文字形式进行表述,或者直接将某一首诗歌改为散文或者记叙文。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简单一些。比如,王维的《鹿柴》可以改写为:
空寂的山中那么寂静!一个人也看不见,只听到细细碎碎的似乎很轻的说话的声音。望着太阳的那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心情也格外的静谧。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渐提高要求,加进描写和抒情的内容。比如,将柳宗元的《江雪》改写为:
那一望无际、茫茫的远山上,连一只鸟儿也都看不到了。山下所有的路上,连一个人的踪迹也没有了。只有江上孤舟中的那个老渔翁还在独自垂钓,似乎丝毫不怕冰雪的侵袭。
进而,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充实诗词的内容。比如,有学生将孟郊的《游子吟》这样改写:
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小村庄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孟郊家还亮着灯。因为孟郊要远行,他的母亲正在为孟郊准备行李。母亲拿出几件衣服,找出针和线,来到油灯下,准备为孟郊缝衣服。母亲坐在炕上,把针纫好,打了个结,借着微弱的灯光,一针一线仔细地缝了起来。她看到袖儿坏了,就把袖缝好;看见领开了,就密密地缝好。母亲心想:“儿子这次远行,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把衣服缝得结实些,让他多穿一些时候。”忽然,母亲轻声叫了一声,原来是母亲被针扎了一下。孟郊听见了,走过来,看见母亲为自己缝衣服,不由得流下了一行热泪。孟郊看着母亲,心想:“母爱是阳光,我们子女是小草,小草怎能回报阳光的哺育呢?那么我们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呢?”
这个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整体把握作品。这既是训练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学生初步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画面化
在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之后,还可以根据诗歌运用意象营造意境的特点,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歌表现为图画,让诗歌内容以画面的形式来呈现,以达到直观、形象把握作品的目的。这一步的训练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先给学生图片让学生养成读诗“看图”的习惯,然后再逐渐学着用简单的线条将头脑中的画面勾画到纸上。例如,让学生把柳宗元的《江雪》转换成一幅图画。对于篇幅长一些的叙事诗还可以用连环画来表现,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诗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图景,对于作品的记忆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从画面的展示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和关注的重点,教师可以直观地把握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差异,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做好适当的指点和引导,甚至还可以发现学生的独特视角以及独到见解。
三、动态化
这一阶段侧重培养学生阅读作品时的代入感,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走进作品,在作者借助意象设置的意境中,去模拟作品中人物的神态举止,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这对于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大有裨益。
例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如果运用这种方法,就会对传统的讲法产生质疑:床前的明月光是怎样见的?床是放在哪儿的?月光又是怎样就落在了“床前”的?若这个“床”讲成平时理解的卧具,那诗人是坐在床上还是歪在床上?“举头”时是怎样见到的“明月”?“低头”这个动作又是怎样的?一连串的疑问皆是由对“床”的理解生发的,即便有资料讲成作者是小睡之后,梦中醒来所见,但题目中的“思”又怎样讲?无论是讲成动词的“思念”还是名词的“思念”,似乎半梦半醒都不如夜不成眠更能表现月明之夜作者的思乡情切。所以推究下来,这个床无论是我们平时理解的“卧具”还是马未都先生讲的“马扎”,都不如按《辞海》中“床”的一个释义“井上围栏”来得准确。这样整首诗就可以理解为“诗人背井离乡,在冷落的深秋时分,一个人站在井台上,望着天上明月,看到围栏处洒落的月光,勾起了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这个训练应该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完成,就是要培养学生根据能够理解的诗歌内容,借助文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放在作品中,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将作品改为一个小剧本,然后自己参与演出,以主人公或者旁观者的身份去亲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