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乡》的写人技法”教学设计
2018-02-09张慧林
张慧林
【设计缘由】
王荣生教授说,评价一个好老师有两条标准:其一,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其二,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笔者深以为然。语文老师中对《故乡》有深刻独到解读的不乏能人,愿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实现高效课堂目标的教学方案的老师却少了。上小说,离不开人物形象分析,讲《故乡》,绕不开对比手法。文中人事繁杂交缠,对比显而易见。如果又是一张表格填到底,有可能四五个课时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我想用三个教学活动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指导学生以《故乡》为例学习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人技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来描绘人物外貌。
2.学习从文中找一个字(词)来概括人物形象。
3.尝试运用互换人物出场方式的技法来写人物。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导入
中国鲁迅研究会资深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学者钱理群说:“浅读或浅教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对鲁迅精神的亵渎。”因为先生的作品,尤其是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无论是写作构思,还是语言组织,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值得学习者品咂,涵泳,揣摩,仿造。
大家通过学习之前的小说都知道,人物形象是小说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大凡经典的作品都塑造了不朽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更是刻画人物的高手。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两个典型人物分别是闰土和杨二嫂。今天,我们来学习先生的写人技法。
二、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一:学比喻修辞使人物生动传神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和杨二嫂外貌且运用了比喻修辞的句子并仿写之。(学生自主学习找出,仿写,吟诵展示,老师预设例句如下。)
少年闰土:
那手是红活圆实的,像是刚刚出水的肥美的莲藕一般;
那紫色的圆脸,像是秋天高原上成熟的苹果那般可爱;
他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像是那英气逼人的哪吒;
……
中年闰土:
他的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就像那黄土高原上的一道道沟壑;
他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好像冬天那熟透的红萝卜;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像街上那乞讨了一天却颗粒无收的乞丐;
……
年轻的杨二嫂:
她二十岁上下,圆脸红唇,擦着白粉,顾盼生辉,正像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西施。
……
设计意图:比喻是修辞的基础,又是描绘的基本方法之一。仿写是创作的第一步,《故乡》中那些通过比喻修辞精彩描绘的句子就是仿写的最好例句。陶行知告诉我们,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仿写句子不但能学习作者运用比喻这种最常用的修辞来描写人物的方法,而且能够使他们再现人物形象进而明白隐含在这些人物背后的生活变迁与世事无常。
教学活动二:学一字立骨使人物形神具备
1.在课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字来概括闰土和杨二嫂的中年生存状态。(学生搜索,列举,讨论,确认,老师对同学找到的字分别进行追问,比较,确定为“苦”和“怪”。)
2.分析文中描写中年闰土和中年杨二嫂的外貌,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文字片段,分别用含有“苦”和“怪”的词语或短语(成语)概括内容。(学生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修正学生词语,板书参考词语)
中年闰土:外貌——穷苦,神态——凄苦,语言——悲苦,心理——困苦
中年杨二嫂:外貌——怪模怪样——怪形,语言——怪声怪气——怪声,动作——古里古怪——怪行
3.结合采用的词语(短语)和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分别点评这两个人物形象。(老师出示例句,学生仿造例句进行思考,组织文字表达,然后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口头表述,补充完善。)示例如下:
闰土——“苦”
第55自然段,这是一段外貌描写,写出了闰土的穷苦。“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已经“像是松树皮了”,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闰土那羸弱、无助的贫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56—61自然段,这些主要是神态描写,写出了闰土的神情悲苦。你看他既“欢喜”又“悲凉”的神情,叫“我”“老爷”。突出了闰土与“我”之间的隔膜,这跟小时候“我”与闰土及现在宏儿与水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形成鲜明反差。还有,他的“欢喜”又“悲凉”,这两个对立的表情,也写出了闰土当时矛盾的心理活动。这就把一个饱经风霜、穷困麻木的农民形象置身于我们面前。
第70—72自然段,这里主要以语言描写为主,突出了闰土的语言悲苦。这些文字都是中年闰土内心苦难的表白,句中省略号之多,使用之频繁,足见他苦不堪言,无从诉说。它仿佛使我们触摸到中年闰土脸上的皱纹,感受到那无声的叹息。而一声“老爷”更是写尽了一个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的农民的精神状态。
……
杨二嫂——“怪”
第39—52自然段,主要写杨二嫂的语言,表现她说话怪声怪气的特点。杨二嫂话一出口便咄咄逼人,冷嘲热讽,语音“尖利”,语调“怪声”,语态“鄙夷”“嗤笑”加“冷笑”,语言是“大叫”“不平”,可见她的性格是何等泼悍、可恶。
第40自然段,这是对她外貌的描绘,写出了她的怪模怪样。你看杨二嫂那“凸颧骨”“薄嘴唇”的面容,“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的姿态,“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与二十多年前文静俊秀,安守本分,坐堂待客,人称“豆腐西施”的她判若两人。这不仅让人唏嘘感叹生活的艰辛,也使杨二嫂这个丑陋、贫困的妇人形象栩栩如生。
第52自然段及第83自然段是对杨二嫂的动作进行精致的细节描写,描绘了她怪里怪气的行为。她不但临走时明索暗偷,卑微鄙琐,而且伺机趁乱到“我”家连抄带偷,甚至不惜损人以图小利,特别是作者连续妙用“愤愤”“絮絮”“慢慢”三个叠词加上她那一“飞”一“竟”的轻捷和突然,活灵活现地描摹出她的放荡与自私。
……
设计意图: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教授告诫我们,“语文课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文老师的第一要务是带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一离开语言,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的三个步骤带领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由内容到语言,逐步领悟中心关键字词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活动三:学见字如面使人物神韵毕现
《故乡》的两个人物闰土和杨二嫂的出场方式迥异。一个是外貌描写粉墨登场,另一个是先声夺人精彩亮相,但也各有其美,各美其美。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亮相”方式互换 ,效果会怎样,我们不妨试试。(这个活动属于课文片段改写,比前两个有例可仿的“造句”练习,难度要大得多。所以要给够学生充分的讨论、酝酿、构思、写作的时间。建议老师出示其中一个人物的改写范例,另一个人物的改写布置为课后作业或小作文)
示例一:
“老爷……在家吗?……”
我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他又回过头去,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老师解说:闰土的四声“老爷”,使“我”无言以对。以至于“我”对他后来的“摇头”“默默”和他“形容不出的苦”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安慰。“我”同情并热爱闰土,“我”既因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痛心,“我”更因闰土与自己精神上的隔阂而悲哀啊!)
示例二:
难道我眼前的这个“圆规”,就是以前我家斜对门开豆腐店的杨二嫂。
我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我所记得的杨二嫂全不如此。她年轻时漂亮得多了。人都叫伊“豆腐西施”呢。
我愈加愕然了。
(老师解说:“我”连续两个“愕然”的表情,反衬出杨二嫂岁月经年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突出她的年老色衰,芳华不再,也反映了作者想从另一个侧面,即小市民阶层的日益困窘,来揭露当时农村的日益萧条、衰败的社会现状。)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实施这个互换见面方式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揣摩两个典型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两种开头的好处。小说主人公是一男一女。一个农民,一个小市民——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典型人物。因为一个麻木得可悲,一个泼悍得可恶,所以作者写闰土,是先见其人(“这来的便是闰土”),描写着重以外貌和神态为主,写杨二嫂,是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描写重点是语言和动作。当然无论是“我”与闰土“无语凝咽”的重逢还是杨二嫂对“我”“先声夺人”的抢白,我们“导演”的这出情景剧,使“男一号”闰土憔悴、迟钝、麻木的“木偶人”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女一号”杨二嫂“辛苦恣睢”的利己者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三、教学设计小结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要给学生最好的东西,而是在合适的时候给学生最需要的东西,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只有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才能使学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