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歇置入PICC导管护理分析
2018-02-09杨桐薛东霞
杨桐 薛东霞
PICC导管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可长时间使用,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日常活动无限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但若维护不当,仍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而缩短留置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1]。为了减少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置入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系统化、全面护理,有助于保证护理质量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探讨了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置入PICC导管给予不同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肺癌患者分组。整体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2~79岁,平均(65.24±2.24)岁。病理类型:鳞癌14例、腺癌14例、腺鳞癌1例、大细胞肺癌1例、小细胞肺癌10例。对比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1~79岁,平均(65.23±2.21)岁。病理类型:鳞癌15例、腺癌13例、腺鳞癌1例、大细胞肺癌2例、小细胞肺癌9例。两组基本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组给予整体护理。(1)出院前教育和准备。出院之前由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完成PICC导管置管,置管后放射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给予患者档案建立,明确穿刺情况、记录需更换正压接头和敷料的日期。在穿刺后对患者和家属示范和介绍PICC导管护理要点,生活注意事项、并发症观察和处理方法,帮助患者制定出院后护理方案。(2)并发症的介绍。告知患者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和预防、处理方法,如静脉炎症状、感染指征、渗出、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脱出和皮肤过敏等,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认知。(3)居家护理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居家护理方案,护士先对患者进行全面培训,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PICC导管穿刺部位换药、消毒方法、贴膜更换方法、正确配置冲管液、冲管和封管技术、换药时机、正压接头更换技巧和换药环境等,确保患者和家属完全掌握之后可出院,保留双方联系方式,并定期通过电话、上门回访和微信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给予指导和帮助,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根据满意调查问卷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代表满意评分90~100分、75~90分和低于75分);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患者生理自理能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躯体疼痛、睡眠质量(每一项满分是25分,四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
对比组很满意20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总满意度75.0%;而整体组很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各有30例、9例和1例,总满意度为97.5%。整体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χ2=8.244,P<0.05。
2.2 护理后生理自理能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躯体疼痛、睡眠质量相比较
护理后整体组生理自理能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躯体疼痛、睡眠质量(22.13±1.27)分、(22.92±1.72)分、(23.25±1.97)分、(22.37±1.23)分,优于对比组(17.17±1.26)分、(19.55±1.67)分、(17.13±1.73)分、(17.52±1.57)分,t=6.923、9.024、8.356、6.824,P<0.05。
2.3 两组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整体组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比组,P<0.05,其中整体组仅1例发生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5%,而对比组发生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者6例,占15.0%。
3 讨论
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置入PICC导管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整体护理的开展可通过院内评估、健康教育和制定居家护理方案,通过院外持续随访,为患者提供导管维护全面知识和技术支撑,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导管维护方法,并在出院后定期随访给予其帮助和支持,有利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3]。本研究中,整体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生理自理能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躯体疼痛、睡眠质量均优于对比组,P<0.05。可见肺癌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获得患者更多的认可和青睐,这和整体护理的全面性、人性化特点相关[4-5]。且整体护理可加强对并发症发生的积极预防,减少并发症出现,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6-8],使其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促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置入PICC导管给予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整体生存质量。
[1]刘艳,魏虹,谭建芳,等.改进护理干预方法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1,23(12): 2456-2457.
[2]胡星霞,曹飞麟,王伟文.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6(21): 122-123.
[3]余为新.PICC置管后防止并发症的管道维护与护理改进[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 254-255.
[4]邓勤,桂诗敏,王娟,等.微信公众号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4): 189-191.
[5]黄彩娟,刘瑞,吴艳萍,等.微信群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3): 434-436.
[6]赵洁,郭佳华,周敏,等.微信群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3): 1537-1539.
[7]孙晓容,李长桂.手法辅助在防止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颈静脉异位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7,10(4): 476-477.
[8]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等.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 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