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对策研究*

2018-02-09闫艳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网民话语

闫艳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而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面对网络关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闯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首当其冲,要牢牢握住话语阀门。

一、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境新变化

(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有效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引起广泛关注。主要体现在传播媒体数量、关注内容、传播方式、话语影响力。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据人民网数据显示,2017年10月20日至21日期间,中央重点新闻平台和各大门户网站广泛宣传,新华社、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网、中国政府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齐发力,第一时间向网络受众传递相关讯息。据统计,十九大内容的PC客户端信息20日至21日就已达到77 691篇,客户端信息9 870篇。此外还有微信公众号文章、微博信息共59 565篇。23日至24日,“十九大”PC端信息65 899篇、微信公号文章28 142篇、微博信息15 394篇、客户端信息8 167篇。关注的话题围绕“新时代什么样”“中国会有啥变化”逐步向“全面深化改革”“美丽中国”“中国智慧”等深入。内容图、文、声、频多样应用,特别是微视频、秒拍视频等信息传递喜闻乐见。传播渠道覆盖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其中10月20日至21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与“新时代”相关的文章过万,阅读量过500万,单篇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的文章有11篇,新浪微博“为新时代打call”,阅读量达到2亿,讨论数有13.7万成为舆论焦点,此外还有“@年轻人,让我们一起为新时代打Call”等视频推送,舆论影响面广。境外媒体也给予关注,南华早报、路透社、美联社、电讯报等。据搜索引擎百度指数显示,2018年两会期间,“两会”词在3月份整体日均值68 743,其中移动日均值是47 072,同比增长46%[3]。可见网络平台和舆论高度融合,党政和商业媒体运用网络热词与网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共振,“划重点”、“刻度线”、“图解”等解读形式接地气,集中反应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效。

(二)网络话语主体日趋理性

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三微一端”应用普及迅猛。据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网络新闻从单纯流量向内容、形式、技术等多维度转移,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47亿,年增长率为5.4%,网民使用比例为83.8%。而网络空间战略的布局及传媒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优质内容和新传播形式不断融合,推动网络信息理性化进程[4]。从打虎拍蝇、依法治国到于欢案、林奕含事件、红黄蓝事件等,网络舆情规律凸显,如同理心效应促使网民纷纷袒露同类遭遇、“未闭环”的舆情事件引发网民持续追问、跨领域热点舆情事件引爆速度快、人为干预导致舆论“狂欢—散场”效应加剧、多元归因导致协同治理的呼声增强,鉴别网络信息真假成为舆论共识[5],网络信息传递和网民舆论越来越理性。从“APEC蓝”到“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金句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刷遍朋友圈。可以看出,网络话语主体正面宣传显力度,网络正能量传播影响巨大。有无视道德和祖国利益、诋毁祖国尊严的言论,将引起广大关注的网民群起而攻之。部分网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网络思维习惯也被日趋养成。如2018年4月针对坠机时中国和美国飞行员应对方式的评论,对中国飞行员爱国主义精神的赞扬声和对无视我国飞行技术进步事实的声讨等。针对美国贸易制裁中国再加码,计划1 000亿中国应对策略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新闻推出的“中国不是吓大的,手中还有反制硬牌!”截止到4月7日上午9点,阅读量100 000+,网民力挺中国决策,“中国不是吓大的”获网民点赞。在网民日趋理性关注、理性评论的上网习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逐渐风清气爽。

尽管在党政和商业企业网络治理下,网络话语环境日渐明朗。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如不良舆情炒作意图更加隐蔽、传播手段更加灵活。一些高级营销人员、段子手、意见领袖等服务于利益相关群体。一方面,避开探求真相引导,追求情绪化宣泄、话里有话现象不容忽视。求流量、追转载、谩骂、刷指数等仍被利益群体使用。另一方面,“网上缺专家”现象仍然需要持续改观,或即使有,“潜水”、漠视不作为无异于缺席。这些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话语主体数量和话语质量竞争压力。

二、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着力点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提及“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6]。互联网的话语自由、信息瞬间共享特性,已经打开言语表达的闸门,也成为各种非理性情绪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直接渠道,要在此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除了客观存在的外在环境,还必须从自身出发,找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内在原因。由于从主体视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主动性主体(教育者)、导向性主体(领导者)、受动性主体(受教育者)[7],下文以话语主体为着力点进行阐释。

(一)突破教育者话语弱势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气场于外取决于主要话语竞争对手实力的对比。于内,取决于教育环境的烘托、内涵的修炼、教育艺术的提升。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弱势究其原因是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殖民工具,话语强势已久。美国作为世界第一信息强国,在硬实力上,拥有互联网核心技术,应用平台有搜索引擎的佼佼者Google、视频网站YouTube、互动平台Twitter、Facebook、软件公司Microsoft、手机终端IPhone公司、电子商务网站Amazon等,为其引导和控制世界网络舆论走向铺平了道路。在软实力上,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对社会主义的颠覆活动,伎俩隐蔽,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更为其推动和平演变带来新机遇,如利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创设议题,煽动部分网民在网络上释放社会不满情绪、散布极端言论、推崇西方民主、自由政治制度,极端的崇洋媚外,无视社会公平正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清零处理。在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势下,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网络创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用语的推陈出新,相对互联网上吸金手段的图文并茂、声情渲染,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显挑战巨大,若在网域、网民、网事、话语、话风、议题设置上功底不足,教育者要应情应景和出有韵律的曲子难免会本领恐慌,话语弱势。此外,在部分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处于被边缘化局面,“与时代的深刻变化和实践的发展相比,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相比,我们的话语体系创新还相对滞后”[8],“潜水”“看客”不作为心理主动改观需要时日。

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在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化率、点赞数、评论数等直观反映教育实效基础上,寻求掌握网络受众真实思想动态方法成为关键,以便提升教育话语效果显化程度。

(二)谋求教育协同常态化

协同不同层面的管理与执行、协同同一层面不同部门。刘向《说苑·指武》中写到:“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肢体也”,管理者的重视程度直接关乎到教育执行力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在导向性教育主体层面,已经高度重视,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了导向氛围,但是执行层面要对网络话语权的提升贯彻实施需要全方位持续参与。没有全员育人的执行和长期贯彻,对做人的工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前功尽弃。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如不注重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对象的需求差异性,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非是借用网络平台,在网上做做文件的宣传工作,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搬上网即可。必然会忽视对网络的特殊性、网络的用户群体、网民网络需求系统化考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缺乏建构思想,则乏味的说教很易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简单“迁移”。再加上对网络教育对象的需求特征和上网习惯跟踪和分析不足,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建网站、建公众号、信息上网阶段,持续提升话语权的意识淡薄,结果带给网络受众的是陈旧范式的说教反感而不是网络热词话语的润物无声。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员、全程教育的综合体现,协同的范畴也必将突破线上线下,走向持续联动。

(三)探索教育对象获得感

要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获得感是什么?个体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交集是什么?只有找到利益契合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能引起共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获得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教育对象通过教育过程和话语的影响,所体验到的收获和满足,是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可,是教育对象对教育话语真实点击、点赞的内在驱动力,是教育对象转变成新教育主体的前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在网络教育对象获得感的来源方面予以探索,从需要、关注、共鸣向化自己与化他人转变,前提应该是网络受教育者对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可。但是现实网络环境中,教育对象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主,极易导致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漠视、抵触。而面对平淡无奇的网络叙事页面,教育对象多会视而不见,网络教育话语不愿获得、得而不惜成常态。加上传统主观偏见影响,一些教育对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应付差事,或直接将人类灵魂的思想教育和价值金钱对等,有用的就看、没用的靠边;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主动汲取知识的意识淡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极为不利,这些教育对象陈旧的思维习惯和主观偏见也是增强教育话语实效的羁绊。

三、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对策

(一)教育者要增强自信心,提升话语气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也要实现破立辩证统一,在倒逼形势下,从与网络技术与网络话语竞争对手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需要在学习、探索、创新中增强自信,发挥后发优势。

1.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网络话语建设定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自信,必须要有清晰的政治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核心,坚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言行一致,做好表率。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打动人心,必须有强大的自信气场。和中国特色话语一同发展,挖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用实力说话,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发展、创新凝聚气场。不管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需具备基本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岗位自尊、话语自爱。时刻铭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对西方话语体系的长处可以借鉴,更需建设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敢破敢立,理性应对,牢牢掌控住教育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话语的阀门。

2.始终以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人民情怀、民生关切为网络话语建设定位。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审视国际国内形势,把握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世界横向坐标中和国内历史纵向坐标中,对多元化的网络社会思潮合理应对。借助网络信息的共享性,不断汲取养分,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找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陈设环境,勇于研判。

针对民族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所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实践成果要有针对性的图文并茂,绣出多彩的文化生活之花,同时用话语倡导民族特色的传承与和谐,扩大其影响力。将人民情怀与网络话语交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服务民众,上传下达,用网络话语温暖人心、感化民众。

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社会事件,增强责任意识。打破网络沉默,将专业知识和社会事件结合,积极理性回应,引导网民理性思考、理性表达,并对发帖、跟贴、评论疏导并举。

3.立足中国崛起、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为网络话语建设定力。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民众在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丰厚果实的同时,更需教育者对这个恢弘时代进行抒写和彪炳,忠实反映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实惠,挖掘中国素材,善于整合、发声、共享。在大国崛起过程中,深入认识中国的苦难和辉煌,用动态的眼光扩大中国话语的世界舞台。

在中国故事书写中,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旋律。用热情发现中国故事,用创新奏响中国声音,深入网民、深入大众、深入基层,在和网络大众交流中,提炼题材、改进文风,用鲜活的语言引领网民话语。在中国精神弘扬中,凝心聚力。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动态的,要用传承包蓄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和影响力。在中国气派培养中,善于求同存异,辩证渲染。用包容、智慧、技术彰显中国气派,最大限度回归教育者的勇于担当、理应自信的本真。最终让教育者话语在互联网平台立得起、站得稳、行得响、留住痕。

(二)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增强使命感,提升执行力

1.在高度重视中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协同治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以人为本,做到管理的人性化和法治化结合,也要具备网络共育意识,联动社会力量共同为互联网治理做贡献。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教育对象、也有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在尊重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有效监管。互联网是开放的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和检索者,而这些网络行为的产生是网民各种需求所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对人的需求既不能打压,也不能全部满足,需要通过网络公众号、贴吧等信息服务平台帮助网民明晰自己的行为边界。同时加快网络治理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对网络思想问题、伦理问题提前预设,在虚拟空间持续形成风清气爽、安定有序的互动环境。针对教育者的管理,设定教育目标,对网络教育成效给予政策支持和各种激励,让教育者工作有目标、有准绳、有干劲、有收获。网络共育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呼吁社会其他部门参与网络治理,中国的互联网由企业主导,网络公司和商业企业对互联网具有绝对的技术掌控优势。所以,企业和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倡导向上向善的思想,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在阵地抢占中优化结构、量体裁衣、有礼有度。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要让教育者发挥教育功能,必须有完善的管理组织结构和精湛的管理队伍。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队伍,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并需加快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其次,在机构和人员配备上要做到量体裁衣。由于主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数量有限,网络话语和舆情的监控及管理职能部门要机构健全,涉及到地方站点,要有下属责任部门,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网。充实兼备思想理论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网络信息采编能力的符合型人才到管理队伍,做到分网(网络平台分类)、分众(受众分类)、分流(信息流量区分)、分时(时间分段)精准监测,使网络话语百花齐放、争而不乱,避免造成资金和人力等浪费。再次,做到有礼有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提升要把握网络平台的特征和功能,做到有礼有度。“有礼”,是指管理者要遵守网络礼仪,尊重知识、尊重自由。网络信息共享、言语相对自由,网民有上网的权利、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更有自己的网络隐私。领导和管理层也需遵循网民的信仰自由和网络应用规则,明确为与不为的权利和责任边界。“有度”指要学会放权,给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充分的行使教育权力的自由,允许多样声音的有序存在。如网络娱乐平台和网络门户网站教育应用的差异对待,衡量指标也应不尽一致,否则也会带来网络无语却暗潮涌动危险。

3.在传承创新中强化执行、注重实效、有所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传承并创新,传承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线上和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矛盾和冲突,而是殊途同归。所以需要在传承上实现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内涵,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网而异,特色鲜明的有效管理。

首先,强化执行。强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行为建设,做到控制性、过程性、动态性考虑。控制性,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网络话语决策、话语执行与反馈,以便对网络突发社会事件积极响应,并能就网络热词进行预判,进而为干预不良话语做准备。过程性,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不间断的持续进行,要有一系列的教育话语建设活动,所以管理者要有工作的“甘特图”,在时间节点、故事陈设、预期效果上有目标、有任务。动态性,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因时而异,网络热点是动态的,尽管教育对象比较关注的事件类型相对固定,但是事件不会一成不变。此外,网络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客体都在不断变化,作为管理者要有灵敏的嗅觉和话语价值导向能力,以便顺势而为。

其次,注重实效。教育管理者要有自己的评价指标。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很多网络行为都具有可测性。为此,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数据上下功夫,比如网站访问率、点击率、转载率、评价率、微博微信粉丝数、搜索引擎百度指数等,这些量度是衡量网页和话语信息受欢迎与否的直接窗口,要运用网络工具,善于用数据为管理定夺服务。

再次,有所作为。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知名网站、人气公众号、网络大V、意见领袖。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类型的网络平台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角逐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要和网络技术发展同步,在各党建网站、思想宣传平台等中形成有影响力的教育主流平台,打响知名度,树立权威。在草根中,培育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偶像,形成教育管理合力。

(三)教育环境要不断优化,提升教育对象获得感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9]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要活用互联网,增强教育对象受教育获得感。

1.在平台建设中简化互动程序,降低教育对象话语参与难度。平台建设主要是指面向教育对象的网络平台设计,如网站、网页、app应用、微信等功能要做到简单易用。教育对象通过简单的注册或者访问就能发布信息,参与互动。如教育形式互动、内容式互动、人际互动。形式互动上,主流教育网站设计要界面友好,具有操作亲和力,特别是信息的回馈与响应切实有效。针对内容互动,要实现互动的价值,能给教育对象带来收获,调动教育对象话语的参与积极性,改变教育者单向话语展示。最后带动如论坛、贴吧等人际互动,创建高层次的互动场景。既可以及时把握教育对象的话语动态,也可以为其话语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在话语展示中强化深入浅出,增强教育对象对教育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教育对象对教育话语内容和话语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评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获取教育对象的认同,必须在形式上符合网络审美、内容上具有可读性、在话语争锋时有理有据。如议题陈设时处理好政策议题、媒介议题、公众议题关系。从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出发,结合传统媒体,找到教育话语信息发布的最佳时机、最佳方式,让教育对象从内心接受教育内容,实现其对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

3.在环境净化中增强包容理解,提升教育对象对教育相关部门的归属感。归属感强调教育对象对教育群体和教育组织的依恋和忠诚,以认同感为基础,但要高于认同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有知名网站、网络权威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在网民对网络的理性认识下,网络恶评、偏激言论已经逐渐减少,网络环境正开始走向风清气爽。在网络协同治理的呼声下,网络空间的思想包容,意识争锋理性回归,有效增加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的忠诚度砝码,但是环境净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互联网领域的环境净化需要持续监管、企业和社会合力、全员共治意识的不断培育。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要与中国国际影响力匹配,各教育主体要有话语权意识,更要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身体力行。不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要做好表率,还需要全方位共同参与。网络无国界,思想有归宿,话语现立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立将会在中国崛起中随着话语权意识的觉醒、用网理性回归不断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话语权网民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