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政企联盟视阈下高校“养教融合”之挑战与对策*

2018-02-09刘杰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融合

刘杰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近年来,国内养老服务已有很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养老服务政策和法规已初成体系。其次,服务网络初步搭建。再次,机构养老运行机制完善和支撑作用突显。此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相结合的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另外,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如:在传统“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助老服务”相结合基础上“医养护一体化”、“公建民营服务”等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而校政企联盟视阈下高校 “养教融合”(以下简称 “养教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成果尚少,需要给予重视和关注。

一、“养教融合”的追根溯源

“养教融合”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是指大夫一级的贵族官员,到了七十岁就要退下官位。这些贵族官员“退位”后,则由朝廷的各级官学来奉养他们。根据《礼记·王制篇》记载: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这里的“国老”是指卿大夫一级年老致仕的封建贵族;“庶老”,是指庶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周代的学校就是官学。这种安排“国老”、“庶老”在学校养老,并兼做老师的做法。不仅仅做到了教育养老,也合理享用了这些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现代的国内老年教育发展是以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经历了老年教育的创立阶段、老年教育发展阶段、老年教育的创新阶段,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老年教育的创立阶段:1983年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老年大学诞生。从此,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兴起。老年教育发展阶段:政府制定法规积极推动老年教育发展。20世纪以后老年教育进入创新阶段。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武汉宣布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1999年10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2000年,我国已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校、政、企等教育资源、多种社会力量、多元化格局加入到老年大学事业。发展远程继续教育,为老年学员创造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创建老年大学,无疑成为老年学员实现知识更新换代、适应新科技发展,为其参与社会、融入时代创造条件。

二、“养教融合”养老服务问题与挑战

“养教融合”是指将教育与养老融为一体,就是人老既有所养、又有所为。而教育养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因为老年人有着比年轻人更丰富的经验与人力资本,如果能够保证老年人口的健康,老年人投入到教育及学习中,将带来积极的社会正能量。老年人不愿意百无聊赖地“熬日子”,愿意加入更具针对性的老年教育与学习队伍,有条件的老人更希望接受教育、文化等养老方式。为此,国家“开放大学”等高校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与养老从业人员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养老与教育相融合、相促进的新方法、新模式,为老有所学、所乐、所养、所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快速发展的老龄化时代与滞后的“养教融合”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增强、医疗改善、寿命延长等带来全球人口老龄化。毋庸置疑,中国正快速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是实现健康老龄化。

据2000年至2010年有关部门统计: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从10.5% 升至13.3%,增加了27%,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占比由1% 升至1.6%,增幅达到63%,高龄化速度是老龄化的两倍多。8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失能失智高风险群体,这个群体规模扩大意味着失能老人将会增多。还有研究预测,到2025年前后,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4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30%。

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的研究,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38.5%的老人身体有残疾(自行完成基本日常活动有困难),30.6%的老人报告身体疼痛,33.1%的老人有较高程度的抑郁症状。慢性病方面,不少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且患糖尿病的知晓率很低。二是老年男性的健康状况优于老年女性,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优于农村老年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尤其是认知健康。从健康行为来看,根据CHARLS 2011年至2015年数据,老年人抽烟量降低,喝酒率上升,且老年人BMI指标持续升高。

(二)养老服务供给不对称

1.养老服务供需“错位”

首先,表现为机构养老服务供求“错位”。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2011年3月发表的《全国城乡失能老人状况研究》显示:入住各类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占17%,具有完全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达79%。这种情况与机构养老面向失能老人的初衷相悖,实际上,失能老人还需要依靠家庭养老。由此反映出机构养老供求的“错位”。如果将具有完全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安排入住“养教融合”的教育养老机构——高校,实行“居校养老”,将养老机构床位让给失能老人,可以有效地解决养老服务的“错位”问题。但目前我国“居校养老”也还面临起步阶段,发展和成熟还需要艰苦的努力。

其次,机构养老服务费用“错位”。一般教育养老机构的食宿费和基本护理费都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中国城市老人的退休金主要来自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水平较低。据统计:教育与失能养老需要支付平均退休收入的2~3.5倍,甚至更高。由于多数老人基本养老金不足,加上较高的费用,阻碍了老人入住专业“养教融合”教育养老机构,而高昂的成本迫使一些养老机构只能选择成本较低的低龄健康老人入住,如此下去,养老服务供需“错位”将越演越烈。

2.“养教融合”政策“空位”

首先,政府支持政策不够“清晰”。仅以《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为例,第24条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税费、水电等给予了税收优惠,在床位建设等给予补贴,而对于每月的教育、食宿和护理等费用,没有清晰的财政支持办法,基本处于“空位”状态,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补充和完善“养教融合”相关支持政策。

根据《扎赉特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2015年区域内各行业需水进行预测(见表3)。由表3可见,项目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能够满足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对地下水的需求。

其次,出台“养教融合”养老服务制度。养老服务供给的压力必须通过扩大服务队伍来解决。为增强吸引力,养老服务必须社会化、制度化。要发展教育“养教融合”服务,必须依靠教育“养教融合”服务制度化来增加服务供给,用教育养老与政府购买相结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三、“养教融合”养老服务应对策略

(一)“养教融合”养老服务的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他们普遍怀有继续深造、融入社会、再做贡献的愿望,所以探索“养教融合”养老服务的形势和任务十分紧迫。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到,高校社会服务的功能被强化,老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在老人教育与服务的过程中应承担起重要的角色。

(二)“养教融合”养老服务的途径

“养教融合”是基于当前我国政府倡导和建构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高校服务为依托”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它强调高校、政府、企业跨界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提倡互助养老和全社会共同养老的多元化体系。通过“养教”服务的贯融 ,提升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教育的需求,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同时,可以解决目前“医养”服务模式较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老人的心理、精神健康需求的现状。老人心理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教育养老“养教融合”模式有效地转变和补充了目前养老服务存在的实质性问题。

(三)“养教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探索

国外自20世纪 40年代以来就已经对养老服务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目前较成熟的模式有:美国养老市场化“商业保险”、“社区养老”日本的“日间照顾中心”;德国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专家照料院”等模式。我国的“养教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校政企联盟共同完成老年“养教”服务,强调校政企“养教”目标的一致性,“养教”过程的合作性,“养教”结果的共享性。

1.探索“养教”融合立足客观需求

根据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对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岭学院”2 091名老年学员,发放了2 000份,收回1 852份的调查问卷显示:学习动机一项选择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的占91.4%,而其他如:躲避家务、生活富裕、子女忙碌等项所占的比例很小。另外,学制需求一项选择项目制、活动制的分别占50.6%,40.2%,而其他如:半日制、混合制、双休制、晚班制等占的比例很小。因此要实现“养教融合”,关键要保证满足实际需求,帮助老人建立涉及到他们变老过程的框架,并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养老计划,这些项目的建立可以通过让学员学习老年心理学和社会学、老年医疗保障方案等相关课程来实现,这些课程不仅提供老年学员关于衰老进程的知识,鼓励他们领悟关于老年教育与生命的意义。

2.整合养老资源建设“养教联盟”(集团)

“养教融合”特色服务模式以教育服务为宗旨,以校政企联盟合作为平台,以提供老年身心健康教育为目标,以高校为主导,整合老年“养教”资源,运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提供“养教”创新养老服务,促进校政企合作“养教”服务平台顺利搭建。政府在了解老年需求、现有服务状况和福利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发展与落实配套的购买服务项目;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作用,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数额,保证“养教融合”社会服务的福利性;加强政策、法律、制度的规划指导和外部监管,鼓励专业社工、毕业生等积极从事“养教”工作;支持老年教育领域社会组织和老年志愿服务团队发展;规范行业企业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及企业及个人对老年教育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制定老年“养教”服务标准,并有效地指导、监管和评估。社会多元参与,企业行业产业联动。鼓励企业、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养教”服务。促进老年“养教”与企业相关产业联动。扩大养老服务、旅游、文化等“养教”相关产业市场消费需求,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发挥“养教”作用,促进多元合作老人“养教”联盟健康发展。

3.养老形态的多元化

(1)“居校养老”

“居校养老”服务平台的运行能力决定着老年人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的可持续性。非政府主体管理下的高校“居校养老”尚需完善。目前,作为“养教融合”的有效形式,“居校养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教育养老机构提供社会福利养老;另一种是有教育养老需求的老人购买服务。从我国目前教育结构、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及教育养老模式看,我国“养教融合”——“居校养老”服务面尚处起步阶段。一方面,需要完成老年人养老服务观念的社会化转变,运营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当前“居校养老”的“非营利”属性,在服务内容和范围等方面存在限制,将造成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

2.“居校间代”养老

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养教融合”联盟。即在目前相对成熟的旅居式、候鸟式、度假式、乡居式等基础上,利用互联网,联合全国各地及国际高校建立联盟,搭建“居校”养老模式平台,探索“居校”式旅居、“居校”式候鸟、“居校”式度假、“居校”式乡居等养老模式,适当安排居校老人与在校生居住同吃同住,运用丰富的学生资源,在课余时间对同寝室或不同寝室居住的老人实行岗位代理服务,称为“间代”服务。为居校“养教”老人主要提供日常生活、康复保健、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籍等服务。同时,“间代”服务也为学生在校岗位实践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创新实践“居校间代”式“养教”服务。

探索“养教融合”不断吸取国内外有益经验和创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整体水平,满足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需求,切

:

[1]王桂云.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2):166-170.

[2]魏彤儒.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59-64.

[3]池景泉.高校社区居家养老的实施和组织架构初[J].医院管理,2012(1):91-92.

[4]钱浩.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8):20-25.

[5]林建荣,孟林等.我国高校家属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J].高校管理,2016(7):232-233.

[6]郭牧琦.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初探[J].高校管理,2011(15):260.

[7]魏彤儒,郭牧琦.关于构建大学生长期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探析——基于北京、天津和保定的实证调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8(5):66-69.

[8]赵耀辉.养老面临特殊挑战,老龄化问题路在何方?[EB/OL].(2017-04-12)[2017-09-21].http://huanyucf.jiakaobaodian.com/news/detail/m-1-1385irv.html.

[9]张盈华,闫江.中国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公共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5(1):260.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融合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