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究
2018-02-09彭科军
彭科军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较为常见,其不仅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疼痛感,同时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脊柱椎间孔镜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2],且通过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我院征求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我院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椎间孔镜组48例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为17~70岁,平均年龄为(52.6±7.4)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7.9±2.4)年,L3-4节段突出患者8例,L4-5节段突出患者15例,L5-S1突出患者19例,L4-5和L5-S1同时突出患者6例。常规治疗组48例患者,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53.9±7.6)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为(8.1±2.6)年,L3-4节段突出患者9例,L4-5节段突出患者14例,L5-S1突出患者20例,L4-5和L5-S1同时突出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取患者俯卧位,首先全麻处理患者,以病变椎间隙为中心做长为7 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脊上韧带,然后进行椎板扩大开窗和半椎板切除,随后对增厚的黄韧带进行切除,将硬膜和神经根松解开,摘除髓核[3]。术后引流24小时,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椎间孔镜组患者进行椎间孔镜手术,主要内容包括:取患者卧侧位,使用C型臂X线对手术间隙进行确定,经方椎板入路,向椎间孔穿刺,然后进行椎间盘造影,并使用美兰使椎间盘髓核染为蓝色。接着将工作套管置入,取出椎间盘髓核组织,为神经根进行减压处理,进行纤维环成形。术后两天后进行适当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且不给予患者抗生素[4]。
1.3 考察标准
本次研究我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5](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检查,分别在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以及96小时对患者进行检查,评分在0~1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指标情况
经调查,椎间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75±0.33)cm、(59.2±7.7)min、(11.7±2.3)ml、(25.3±4.8)h 和(3.2±1.2)d;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1±1.05)cm、(73.1±8.7)min、(90.5±7.9)ml、(98.3±7.9)h 和(8.5±1.9)d,前者优于后者。两组数据经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各时段疼痛评分情况
经检验,椎间孔镜组患者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的VAS评分分别为(3.78±1.15)分、(2.24±1.10)分、(1.42±0.96)分和(0.75±0.37)分;常规治疗组患者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的VAS评分分别为(6.49±2.07)分、(5.56±1.96)分、(4.58±1.66)分和(3.74±1.13)分,椎间孔镜组患者各时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两组数据经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等特点[6-8],椎间孔镜手术能够通过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和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将突出和脱垂的髓核或增生骨质彻底清除,以达到解除神经根压力的目的,适用于更多患病人群,不仅手术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而且术后的护理工作也比传统手术更加容易,切口不易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样相对较低。本次研究中,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切口长度(0.75±0.33)cm和手术出血量(11.7±2.3)ml、手术时间(59.2±7.7)min、卧床时间(25.3±4.8)h以及住院时间(3.2±1.2)d,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在患者的疼痛指数方面,椎间孔镜组患者的VAS评分在各个时段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在柳百炼、熊鹰等人的研究中[1],共将300例腰椎间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采用椎间孔镜的患者,在术后的VAS评分优于常规手术患者,在各项手术指标方面,切口长度、出血量等均低于常规手术,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将脊柱椎间孔镜手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症的治疗当中,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的同时,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更低。
[1]柳百炼,熊鹰,顾邵,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41(6):981-983.
[2]唐国柯,黄庆华,张威.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300-1303.
[3]滑国田,袁志刚,赖茂文.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13(1):53-55.
[4]邱敏,付勤.椎间孔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J].骨科,2016,7(2):135-137.
[5]段小锋,郑汉江,陈俊君,等.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9):703-706.
[6]楚磊,晏铮剑,陈亮,等.不同体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2):166-167.
[7]辛梦玺,庞苗苗,卫凌,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29-1330.
[8]王栋梁,记标,张得荣,等.靶向定位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5):143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