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效果研究进展

2018-02-09曹柏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熏洗桂枝中药

汤 娜 曹柏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内分泌科,北京 101121)

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约有9240万患者,而且还有约1.5亿的糖尿病高危人群[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临床表现以四肢末端对称性、多发性麻木、疼痛、蚁行感等感觉障碍为主[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达60%~90%,也是导致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推广,如中药熏洗、手法按摩、针灸疗法、电蜡疗热敷法、穴位贴敷法、红外线疗法等方法,均有一定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疼痛效果,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针对性强、肝肾毒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较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4]。本文就中药熏洗法中医适宜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效果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熏洗法概述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外治疗法,是利用中药煎汤后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疗,待药液温时再淋洗),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肌体,促进血管扩张及血液循环,继而改善局部及全身的组织营养、代谢,调节局部及全身神经、肌肉、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5]。

2 中药熏洗法治疗机理

中药熏洗法治疗机理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通过热力及药力的相互结合、协同作用,使患者肌肤腠理张开,中药经张开的肌肤腠理直接到达疾病所在部位,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为中医学“痛痹”“筋痹”“消渴病痹症”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兼有 (痰)瘀阻滞脉络,中医学根据本病的特点,将其归为“痹症”范畴,早期病机为阴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晚期为阳虚血瘀、肝肾亏虚,故治疗上主要采用补虚泻实法,常选用活血通络药物以增强疗效[6]。

3 中药熏洗操作方法

高晓莉研究[7],具体操作方法:每日将中药熏洗方煎煮后,趁热倒入木桶中,室温下晾至温度计测试为50~70℃,在沐足桶中放入踏脚凳,患者坐位,将足部放在桶内踏脚凳上,用治疗单将桶口及足部盖严,利用热气熏双下肢5~10 min,待水温下降至37~39℃时撤除踏脚凳,将双足浸泡在药液中,并用毛巾蘸药液淋洗,淋洗时淋至患者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此穴可从除燥热入手治疗消渴,又能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痰浊瘀血。浸泡时水面没过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可调脾经之气,既可健脾统血、活血化瘀,又可健脾助运、化痰祛浊。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三阴交联合足三里可补患者脾胃功能,对纳运具有辅助效果,并可疏通经络及调理人体气血。每次熏洗15~20 min,中药熏洗完毕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局部皮肤,特别是足趾间隙。

安玉珍[8]操作方法:每日将煎好的足疗中药用熏蒸盆盛2/3满,能到达膝部为宜,温度控制在37~39℃,尤其是对皮肤感觉差的患者,熏蒸及泡脚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水的温度,防止烫伤皮肤。先利用蒸气来熏双足至膝关节,熏蒸时间5~10 min,再用熏蒸后的水泡脚15~20 min,浸泡前后保持皮肤清洁,泡足后指导患者及时做好足部的保暖,不要受凉,对于皮肤干燥者可涂润肤膏,以保证皮肤柔软,防止皲裂,并对皮肤颜色、温度改变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足部神经感觉进行评估。

4 中药熏洗注意事项

(1)发热、急性炎症、昏迷、皮肤化脓破溃的患者,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哮喘发作的患者严禁中药熏洗[9]。(2)患者不宜空腹及进餐前后半小时内进行中药熏洗。(3)年老、体质虚弱、水肿的患者不可单独熏洗,且熏洗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虚脱,熏洗后应静卧休息半小时。(4)中药熏洗时忌同时应用肥皂或其他浴液,以免影响药效。

5 中药熏洗法作用效果

5.1 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韩庆龙[10]将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控制饮食,血塞通注射液0.4 g,硫辛酸注射液0.3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熏洗,药物组成:艾叶20 g,赤芍30 g,牛膝30 g,当归50 g,桂枝20 g,红花30 g,黄芪30 g,苏木25 g,细辛20 g,川乌25 g,草乌20 g,桃仁20 g,每日l剂,以3周为1个疗程,研究证实通过中药熏洗温热和药力的双重作用,热能松肌筋、疏松腠理、活血通脉,药物在热能的作用下通过皮肤、腧穴等直接吸收入血、输布全身而发挥药效,中药熏洗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管静辉[11]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依然要服用降血糖的药物或是注射胰岛素控制体内血糖,治疗组患者采用温经通络药物丁香、花椒各6 g,红花、当归、桂枝、川牛膝、桃仁、鸡血藤各25 g煎煮后,先熏患者双下肢,待药液温度降至30~40℃时再进行患肢的洗浴,每天1次,15 d后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患者注射维生素B1、B12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治疗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

曾艳红[12]对136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中药泽泻、牛膝各15 g,桂枝、茯苓、红花、丹参、苦参、黄芪、当归各20 g,血藤、生地黄各30 g煎煮后熏洗双下肢和护理干预;熏洗时间为30~60 min,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发现总有效率为94.85%,大多数病人自觉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且纳入的136例病人未出现头晕、心悸等异常情况,提示中药熏冼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5.2 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陈秀芝[13]将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物:炙乳香15 g,炙没药15 g,当归15 g,川芎15 g,益母草15 g,细辛10 g,桂枝10 g,桃仁9 g,红花9 g,鸡血藤15 g,路路通15 g,生大黄15 g,水煎250 mL,兑入1000 mL温开水中,双下肢浸泡30 min,每天1次泡浴双下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 m/s以上或恢复正常。

彭宝虹[14]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糖痛方:生黄芪12 g,桂枝10 g,白芍15 g,当归10 g,鸡血藤15 g,怀牛膝15 g,桃仁10 g,元胡10 g,银花藤15 g,生甘草6 g,苏木6 g,煎煮后足部熏洗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61.4%,证实中药熏洗不仅能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症状,也能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张清颜[1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足浴方:鸡血藤15 g,五灵脂12 g,桃仁12 g,生地黄15 g,川芎15 g,红花12 g,当归15 g,没药10 g,乳香10 g,丹皮15 g,赤芍15 g,熬制成药汤500 mL,倒入足浴桶,加温水至4000 mL,嘱患者双腿没入药液,液面至少高于踝关节5 cm,1次/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5.3 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 潘冰雪[16]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方剂:川牛膝18 g,生地黄20 g,鸡血藤20 g,牡丹皮9 g,桂枝9 g,云茯苓15 g,当归15 g,白芍12 g,制川乌9 g,丹参20 g,细辛3 g,黄芪30 g,煎煮后熏洗泡足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情控制,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热能疏松腠理、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末梢神经营养,也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各研究常用中药配方中的红花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桂枝具有温经通络、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之功效;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之功效,可治疗血虚血瘀、风寒痛痹者;透骨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之功效。红花可与当归、川芎相须为用,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桂枝可与当归等配伍,可宣导活血、化瘀止痛[17]。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和足部缺血,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重新恢复足部循环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18]。体表皮肤温度与皮肤血管状态和局部血流量有密切的关系,皮肤温度升高,表明血管舒张,血管的弹性、顺应性增强,血管容积增大,肢端皮肤温度增高,说明其血流量加大,血管扩张使末梢血液微循环得到改善[19]。

6 小结

研究证明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尤其表现在改善病人自身感觉症状方面,且病人依从性较高,操作方法简单。虽然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熏洗疗法研究活跃,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未来研究中需要注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标准化、规范中药熏洗操作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深入中药熏洗作用机制方面的探讨,联合中西医结合多元化治疗手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截肢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熏洗桂枝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桂枝香
“中药零食”怎么吃
我的发现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