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音主持人能力结构及提升路径

2018-02-09赵忆桐段怡然

关键词:主持人语言能力

赵忆桐;段怡然



播音主持人能力结构及提升路径

赵忆桐1;段怡然2

(1.西安交通大学附中,陕西 西安,710048;2.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710043)

播音主持具有文化传播和价值引领的社会功能。但在实践中播音主持人的功能却没有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在于从业者能力的差异。播音主持人能力是决定传媒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播音主持人能力结构分析,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的路径,即社会建立专业化的行业管理协会和职业标准;高校改革教学模式,围绕语言力、叙述力、思维力、应变力等四个要素改进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效果;播音主持人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高,自觉实现能力持续提升和专业化发展。

播音主持;功能作用;能力结构;提升路径;影响力。

一、引言

随着媒体事业的蓬勃发展,播音主持行业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虽然公众并不熟悉播音主持人的职业标准,但是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主持人。主持人几乎成为公众在业余时间谈论最多的人物。从曾主持动物世界的赵忠详,实话实说的崔永元,目前主持新闻周刊的白岩松到主持朗读者栏目的董卿,这些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几乎成为几代人心中的偶像。偶像崇拜引起了公众对其主持的栏目和主题的兴趣,也催生了观众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关注。播音主持人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1]。公众对媒体和播音主持行业的关注以及大学扩招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需求,2000年以来许多大学增设了播音主持专业。尽管我国播音主持人才队伍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但播音主持人的素质却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素质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行业规范标准,许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没有抓住播音主持的实质和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导致课程设置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好的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何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能力?本文将结合自己学习播音主持的体验和感悟,根据在实践中对优秀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判断,学界前辈对播音主持的研究文献,基于对播音主持人影响力及功能的反思,以播音主持人能力结构为切入点,从社会、高校、个人三个层面探索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的路径。

二、播音主持人的功能作用

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产生的外部效应。功能是作用产生的内部根据和前提基础,作用就是测评的功能与客观需要相结果而产生的实际效能。通俗地讲,功能就是能做什么,作用就是做了什么及产生的效果。播音主持人具有哪些功能呢?这需要从播音主持人的特征出发进行说明,张政法教授认为,播音是“有声语言”的大众传播 ,通过口语表达,向公众传播事实,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播音主持具有依附性、直接性、专业性[1]。播音主持从功能上说是广播电视传播的一部分,其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从信息共享,文化传播,价值引领到国际交流。通过播音主持行业在我国50多年的发展,播音主持的功能也得到有效发挥,在社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文化传承,价值引领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郭庆光教授认为,新闻传媒的影响力即新闻传媒的效果,这种效果可以分为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和行动层面[2]。播音主持人的职业能力是决定新闻传媒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比如,赵忠祥对动物世界的细腻描述增加了人对动物的感情,引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促进了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白岩松主持的焦点访谈和新闻周刊,引发人们在了解事实真相之后的思考和判断;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公众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近年来她主持的朗读者又引起了全国人民诵读经典的热潮,许多大学和文化场所相继建立了朗读亭,来朗读亭朗读的人络绎不绝。总之,播音主持行业以广泛的渗透性和深度的融合性引导公众文化生活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变化。因此,播音主持具有文化引领的功能。但不是所有播音主持都发挥了文化引领的功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播音主持文化引领功能的有效发挥,主要取决于播音主持人职业能力的高低。

三、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结构

公众对传播主体都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有的主持人一出场就能吸引观众,生动的叙述,轻松的氛围,精准的提问,灵活的反应,其主持的节目能使参与者和观众在愉快中渡过并经久不忘。比如,何炅在湖南卫视主持的《中国好声音》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加了公众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董卿带着朗读者走进朗读厅的瞬间从容,潇洒,引起人无尽的遐想。为什么他们能在众多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而许多主持人却被观众在瞬间遗忘或立即换台呢?播音主持人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一职业,从而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力,引起公众意识、行为的积极变化呢?笔者认为,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四种能力,语言力、叙述力、思维力和应变力。

(一)播音主持人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鲁景超教授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还从更深的层次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标识,是民族精神的凝聚[3]。语言表达能力是播音主持人最基本的能力。张颂教授认为:“语言是一种功力。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鉴赏力。语言主体的创作觉悟、语言主体的创作态度、科学的创作观念、正确的创作道理、用气发声、吐字归音、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艺术个性的风格特点都汇聚其中[4]。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的外衣。因为播音主持是用口语来传播的,播音主持人的声音和语言对观众的影响最大,清晰的表达,优美的声音,得体的语言,精确的表达是播音主持人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鲁景超教授认为播音的声音特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这样几方面:一是准确清晰。准确是指吐字合乎规范,字音标准。清晰是指语音具有较高分辨率,即使在杂音环境中也能听清楚;二是圆润动听,指播音要有较好的声音音色和较高的吐字技巧;三是朴实大方,是指播音发音接近生活中的讲述,与朗诵或表演有明显区别;四是富于变化。指播音员的发音要避免单调。为了有效地吸引听众,播音员的发音应力求变化。无论吐字力度,还是音高、音色、节奏,都应尽可能随节目内容和感情色彩变化[5]。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现力主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朱光潜也指出:声音感人如通电流,如响应声,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声音感人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但后天的练习和有效的控制,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改善声音的表现力和表达力。另外,语言能力较高的层次还表现为语感通悟能力,张颂先生认为“语言通悟是一种通感中的悟性,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语感通悟具有凝聚 力、生发力、辐射力、升华力”[6]。语言表达力,语言表现力和语感通悟能力是播音主持人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

(二)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生动的叙述能力。叙述能力就是对事情发生过程的陈述能力,也是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组织表达的语言能力。叙述能力是播音主持人脱稿主持,增强节目讲述感需要的基本能力。由于播音主持具有直播性和现场性,播音主持人只有生动地叙事和讲述,才能具有现场感染力,吸引观众。比如,董卿在朗读者栏目中,每次在请嘉宾朗诵之前,都会对朗读者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听着朗读者感人的生命故事,观众的敬意油然而生,对其朗读充满期待。叙述能力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交叉融合点,较强的叙述能力既需要用生动,贴切的词汇准确地表达,也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持人只有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使叙述流畅,其讲述才能引人入胜,增强与观众的交流感。

(三)播音主持人应该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类整个智慧的核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判断力等。现代社会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强烈,公众的期待也逐渐提高,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序播音和主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公众希望看到的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主持人,因此,较强的思维能力是许多播音主持人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思想是播音主持的灵魂,因为播音主持人需要用语言表达独特的思想,只有博学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播音主持人才能以思想和内容吸引观众。现代观众对播音主持人员的期待不仅仅是他们对事实的描述和别人的判断,而希望听到播音主持人员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主持人的思维能力对传媒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思维敏锐,头脑清晰,符合主流价值观是对播音主持人的基本要求[7]。

(四)播音主持人应该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人在外界事物发生变化时,所做出的反应或决策。应变能力是播音主持的现场直播节目的核心。因为节目的直播性,节目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许多超出预期的事情,面对各种突变,主持人只有灵活应变,机智突围,才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因为对危机的巧妙处理而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和影响力。比如,主持一个乡亲节目的主持人孟非曾被嘉宾问到:“你年轻的时候会不会参加相亲节目呢?”“我年轻的时候应该不愁这事吧?”孟非机智地避免了尴尬,赢得热烈的掌声。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是节目的亮点。应变能力与自身的遗传和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也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

总之,好的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语言力、叙述力、思维力、应变力,这四力是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四、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的路径

社会、学校和个人都是影响播音主持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播音主持人的能力提升需要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努力。

(一)社会积极推动播音主持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播音主持人专业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从业者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播音主持人专业化不是从业者个人能决定的,需要从社会层面进行努力,成立专业化的行业管理协会,基于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结构分析,建立播音主持人资格能力标准及认证制度培训,规范播音主持人培训机构,与国际同行密切交流合作,定期开展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工作坊,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为播音主持人专业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和约束激励机制。同时通过行业协会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分析总结播音主持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实践中生成和发展播音主持新的理论,用不断生成的理论引领播音主持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二)高校要改进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效果。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其基本功能。2000年以来,尽管高校为满足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增设了许多播音主持专业,但是许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因缺乏合格的教师队伍,培养的学生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效果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并没有按照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结构和人才培养导致社会对播音主持这一极具特色的专业失去信任。张政法教授认为播音主持艺术“科班教育”已经存在 “重技巧、轻规律”、“重表达、轻内涵”、“重实战、轻能力”、“重套路、轻创新”的问题,同时师资和办学条件良莠不齐,社会的口语传播教育则更多地以盈利为目的,不懂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语言能力的形成规律,不顾不同年龄阶段语言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差异,不具备口语传播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鲁景超教授认为,播音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融合规范化教学、情感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伴随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7]。张政法教授认为,播音主持高等教育,应在注重传播的技术性和语言的艺术性的同时,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养成贯穿在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不但要能说会道,还要言之有物、言之有道、言之有据,进一步强化口语的认识和思辨功能,充分体现语言承载思想、用于思辨、生成智慧的深层功能。播音主持教育当务之急是回到“人”的教育的起点上去、回到“主体”培育的教育理念上去。以培养丰富、多元、立体、开放的语言传播主体和培育传播主体独立、能动、创造的主体性为旨规,改革教学模式[8]。高校只有严格按照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结构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语言力、叙述力、思考力、应变力,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彰显播音主持专业的特色。

(三)播音主持人坚持自主反思学习。社会和学校只是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升的外力因素,最有效的路径是播音主持人能坚持自主反思学习。自我学习和感悟是老一代主持人职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有清晰饱满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有丰富前沿的思想,更要求有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在播音主持实践中的综合灵活运用主要靠播音主持人在实践中的观察、反思和感悟,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断学习播音主持的专业知识、相关社会科学知识,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不被时代淘汰,以较强的语言力,讲述力,思维力,应变力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发挥其文化传播,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大众的社会功能。

五、结语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与之适应的播音主持行业。在现代社会,播音主持是一个令人向往却又充满挑战性的职业。播音主持人发挥着社会文化传播者和社会价值观引领的重要作用。只有练就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生动地描述事实,具有渊博的知识形成独立的见解,能灵活处理节目中的各种事情,练就语言力、叙述力、思维力、应变力,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较好地胜任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化发展,这样才能强化有声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语言传播的精英人才,使其用语言传播民族文化,用语言塑造民族精神,通过有声语言广泛的渗透性和深度的融合性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1] 张政法.主体的影响力-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5.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8.

[3] 鲁景超. “设立首都全民朗读日”断想[J].现代传播,2010(5):137-139.

[4] 张颂.语言启蒙行动宣言[J].现代传播,2001(6):54-57.

[5] 鲁景超.口语表达与语言功力[J].现代传播,2011(4):127-128.

[6] 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11.

[7] 鲁景超.关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写给纪念人民广播播音七十年[J].现代传播,2011(4):127-129.

[8] 张政法.新生态下播音主持教育的适应与调整[J].现代传播,2016(12):145-147.

The structure and enhancement approaches on the ability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Zhao Yitong,Duan Yira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have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value anchoring.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has not been effective in practice. The main reason is the difference on the profession qualifi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function and qualification struc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nhancement approaches from three levels: the society should speed up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is career, university should reform the talent cultivating system, and the practitioners should sustain self-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function; ability structure; enhancement approaches; influence

G222.2

A

1008-472X(2018)04-0110-04

2018-09-15

赵忆桐(1999-),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附中,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段怡然(1988-),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媒及播音主持。

本文推荐专家:

柏昌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管理。

黄寿先,原陕西电视台副台长,高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媒体。

猜你喜欢

主持人语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语言是刀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