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8-02-0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早搏室性心脏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疾病,患者的心脏搏动异常,传输通道受到了阻碍,心脏频率波动,因此而发病[1]。患者最多见的几类症状包括胸部疼痛、心脏悸动等,若是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则会危急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的猝死。临床中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为置入心脏起搏器,手术的费用昂贵,并发症多[2]。中医认为心律失常是血瘀气虚,心阳不足所导致的发病,虚实夹杂,因此中成药治疗能够安神补心,滋阴补血,中医辩证治疗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此次就中医辩证治疗该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进行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有50例。对照组中,3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为37~59岁,平均年龄为(47.41±1.63)岁。治疗组中,3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为38~60岁,平均年龄为(47.33±1.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法,主要从饮食治疗、中医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的方式进行辨证治疗。(1)饮食治疗。黄芪粳米粥1剂/d,早晚食。(2)中医药治疗的药方:①人参药方。人参(病窦者宜红参)3~5 g,水煎,饮汤食参。亦可用人参片适量嚼服,1~2次/d。②灵芝药方。灵芝末1.5~3 g,开水送服,2~3次/d。③苦参药方。苦参、鹿衔草、炙甘草各10~15 g,水煎,分2次服,1剂/d。

1.3 疗效判定标准

优:患者的症状消失,疼痛消失,室性过早搏动减少超过70%。良:患者症状改善,有轻微疼痛,室性过早搏动减少超过50%。差: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室性过早搏动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优30例,良2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中,优20例,良20例,有差1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有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临床中心脏的跳动会有节律和频率的异常情况存在,导致患者的心跳速度异常,节律失常[4-6]。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疾病主要是优于心脏的活动异常,以及心脏的传导障碍,心脏的搏动频率失常,这类患者临床中通常都还会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发病,还有其他的并发症合并发生,就会导致患者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衰,甚至是死亡[7-9]。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需要使用24小时的进行心电监控,对患者的心律情况进行调整,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的早搏类型进行早期的分析,给临床用药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普通群体的动态心电图同样有可能会有早搏表现,只是频发的早搏症状就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危害,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出现,更年期阶段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这是因为激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当患者的心脏神经传导功能发生的变化,心脏功能会变得衰弱,导致患者的心肌细胞工作失常,引起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一般心跳每分钟的频率低于30次就会出现很多的疾病问题,尽管临床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来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是停药后,症状就会复发。前者可以避免西药治疗所产生的负性肌力的问题,该问题是导致患者心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患者自身的心肌力量比较薄弱,加上使用了负性肌力药物后的心肌力量削弱,就会更加容易导致发病,治疗组患者为其提供了辨证治疗,为患者提供了饮食、药物和针灸等多种渠道的调控,符合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点[10-12]。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优30例,良2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中,优20例,良20例,有差1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中医辩证治疗的有效率高于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早搏室性心脏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心脏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