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2018-02-09

关键词:有效性政治思想

对于教学有效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多学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有学者认为 ,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1];王孟芹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产生效力和效用的特征,亦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2];张海洋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包括大学生对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内化过程的顺利完成、大学生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行动等三个层面[3]。显然,以上论述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界定具有不同的学理依据,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加强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满足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与运用,显然是不够的。因而,从心理学视角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是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的逻辑起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应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立、教育内容的构建、教育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考量。

(一)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与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人类诞生伊始就存在,而是伴随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阶级和国家出现后,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宣扬其政治观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巩固和维护其统治的目的。即使是起源于西方的公民教育,主要致力于理想公民的养成,但其最终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对公民的教育和训导来促进政治共同体的持存和进一步发展 。如美国的“美国公民”“合格公民”“民主公民”“好公民”等,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实质都是强调学生具有美国的“国民精神”[4]。从表面看,美国所倡导的公民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焦点集中体现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但其实质是以隐蔽的方式体现其政治诉求,进而更好地维护和巩固其阶级利益和政治统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先后经历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适应斗争需要的革命者、适应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及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变化[5]。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些理论、论断和成果推动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注重“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坚持社会目标为主导的同时,更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转变也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以积极的情绪、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幸福为对象,倡导人类要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将工作重心置于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某些实际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6]。新时代大学生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亟待高校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因而,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让学生在充满希望、追求幸福、获得快乐的基础上促进其成为社会公民与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构建: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个体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与构建,不是随心所欲的,首先必须与社会要求相符合。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围绕“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目标,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核心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转变与调整,积极地服务和服从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中国梦”等主张,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相应充实与调整,积极融入“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社会教育”“生态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梦教育”等。

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直处于充实、调整与变化之中,在各个时期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变化,总与我党和国家每一时期主要任务的变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始终以服务、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为重点[7]。但是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出现了新变化,即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同时,还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显然蕴含了思想政治的内容不仅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也要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习近平同志也多次指出: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素质,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等”。

至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从注重社会需要逐渐转向既注重社会需要又强调学生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内容。这一转变有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依据。马斯洛认为 ,人类的需要包括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大类,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的需要;而成长需要指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它是在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高层次心理需要,也称为超越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8]。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载体,其应有的逻辑在于将社会发展的各种外化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各种需要,推动学生基本需要的满足向成长需要的满足迈进,引导学生认知世界、理解世界,滋润人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增加乐趣,使完满人性得以实现、各种潜能得到发挥、人的个性得以张扬。因而,只有既注重社会需要又重视学生身心发展个体需求的教育内容才是最有效的。这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的内容应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个体需求。

(三)教育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灵活

作为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两者之间桥梁和纽带、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由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决定的,唯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等相适应,才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换句话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适切性、灵活性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的决定因素之一。

综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轨迹,灌输说教教育方法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可否认,灌输说教在向受教育者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衍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如:过分重视理论灌输,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过分注重整齐划一,忽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同一层次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过分注重教育者的“言传”,忽视“身教”等,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随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变化,教育方法选用的适切性、灵活性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心理学认为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在认知、个性、适应性、政治思想与品德、学习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智力水平、认知灵活性、创新性、能力、性格、气质、兴趣、政治思想水平、品德水平、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学习需要与学习风格等方面[9]。个体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既为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选用适切性、灵活性的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必须基于具体的教育内容、特定的教育对象、实际的教育情景、不同教育对象不同的认知、个性、适应性、政治思想与品德、学习状况,采用适切、灵活的教育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认可、主动参与、积极进行情感体验,避免学生对教育方法的抵触、厌恶,提高教育方法的接受性、感染力与满意度,让教育方法受到学生的欣赏和喜欢,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转变既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展现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出了新课题和探索的方向。借鉴、充实和融合心理学相关理论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应然态势。因而,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按照不同教育阶段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构建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切与灵活选用教育方式方法,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满足学生多样化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的活动,其关键在有效性。心理学视野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乃是基于心理学理论并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心理学理论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坚实的学理依据和基本遵循。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特征可以概括为:教育目标的合规律性、教育主客体的民主平等性、教育实施过程的互动性、教育结果的内化性。

(一)合规律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的教育实践,同时也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教育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律性意味着其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设计与构建、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等要依据并遵循规律。除了要依据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依据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大学生的差异性、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保证教育目标的正确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教育方式方法的适切性与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律性还意味着,要依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原理,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顺序和侧重点,首先要把社会要求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与准则通过科学合理的内容与适切灵活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使大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并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大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学习内化这些社会要求,锻炼道德意志,再外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达到有效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提升大学生品德水平的目的。

(二)民主平等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较多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主体性、主体间性的概念、本质、内涵、学理依据等涉及较多,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如苏令银从主体间性视野出发,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共存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之中”[10]。笔者认同他的观点,同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认为[11],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特征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平等性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大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生命个体存在,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体验,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价值尊严,并把这种情感需求、生命价值、独立人格和价值尊严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融合,调动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配合、参与、投入,发挥他们自主的、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要把他们简单视为被动的教育客体、灌输说教的对象,让他们通过接受教育、主动思考、自我教育、体验与锻炼,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提升思想品德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三)情感互动性

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教育者与大学生双向互动基础上的交往活动。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和认知相辅相成,在认知基础上产生情绪情感,情绪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影响,因为认知是在一定的情绪情感背景下进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活动,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情感基础上的活动。俗话说,爱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特征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互动性意味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道德知识、品德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授受时,情绪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注重建立融洽、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显示对大学生的理解、关心、爱护、支持、欣赏、鼓励,与大学生进行有关意义、情感、价值观的分享与交换,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心灵撼动心灵,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教育者是可亲的,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和有针对性的,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适切的、灵活的、有感染力的,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入脑入心的、有效的。

(四)自我内化性

心理学的知、情、行原理告诉我们,三者既紧密相关,又有差异,相互协调与统一是最高境界。同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道德认识与观念、行为规范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品德再外化为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起着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其有效性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土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特征之一的自我内化性意味着,大学生在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自身的积极主动参与,不断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自觉认同、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并自愿将这些外在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自我内化性还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规律和内化逻辑进程,提高大学生的内化能力,优化内化模式,以情感互动为中介,以培养大学生需要的氛围、激发需要的动力、规范需要的方向为重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生理内驱力和心理内驱力,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心”“践行”“体验”和“成体”[12]。

综上所述,本文就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心理学视野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还需要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关于此,笔者将另文论说。

猜你喜欢

有效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