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古城文化复兴的价值旨趣
2018-02-09蓝香清
蓝香清
(闽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石狮362700)
文化兴国,推动世界发展。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文明文化的汇集,是各种思想观念的象征。”[1]古城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人类集体群居而形成、演化,依托于一定区域下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环境发展和丰富,凝聚着人类的理性思维和生活智慧,具备特定意蕴,有传统的古典特色,应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活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然古城文化的复兴之路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着一定的传承发展挑战。
一、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古城文化复兴之挑战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不止,但是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仍势不可挡,技术、资本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知识型竞争愈演愈烈,文化发展与复兴亦应融入其中成为中国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斗力。然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古城文化既有良好发展机遇和前景也必然遭遇多重现代性传承和发展危机,即古城文化复兴在新时代下面临着一定的传承与发展的挑战。一是当今世界以西方强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下的西方文明强势来袭。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和激烈交锋下古城文化复兴传承的大环境过于依赖西方物质文明,难以坚守文化特色,丰富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此氛围下熏陶成长的历史古城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知名四大古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徽州都被评为5A级景区,旅游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弘扬和发展了其地方传统文化,丰富和活化了古城文化资源的思路和担当;另一方面也使古城面临着片面强调利用、盲目开发以期实现短期经济效益的困境。在利益驱动下,随着物质文明大发展和大改善,古镇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将会日渐消退。若古城文化特色消解危机难以避免,那么,古城文化复兴之路将更加艰难。[2]二是在经济大发展情境下滋生的文化功利主义削弱了古城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在经济快速发展新时代下,中国正以世界乐于接受的方式走向现代化,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本应为古城文化复兴拓展生存空间提供经济支撑,而非在此过程中部分城市盲目追求现代化、西方化为古城文化复兴筑起了高墙。古城保护与复兴是时代需求,亦是铸就文化自信的需要。湖南凤凰、云南大理、周庄、南浔等知名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多拆快建,推倒特色古建筑,兴建文化感和历史气息缺失的仿古建筑;各类商业气息浓厚的商家勾画出商品交易圈;酒吧文化将外来文化推进古城能实现文化经济效益,协调古城建设和改造,但也侵袭着传统古城文化的特色主体。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文化功利主义门槛之下,古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更应有自己的文化尊严和价值取向。
二、古城文化复兴的价值取向
古城文化的价值取向即古城文化存在之意义和其选择之发展路径。每种文化都应正确认知自身价值。古城文化复兴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特色城市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双向兼容,追求正当经济效益和文化道德责任的统一。
(一)实现中华民族特色城市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双向兼容
文化是时代的投影,互融共生的全球化时代存在多样化的文化实体,各文化实体各具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文明冲突不可消弥。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复兴转型中基于利益、文明冲突的文化竞争不仅有东方与西方之争,还有本民族文化创造性格局的建立。古城文化复兴不是墨守陈规,不是落后,否定现代化,而是在创新变革与继承弘扬中做好角色确认,实现中华民族特色城市文化的延续。文化复兴的自由性要求古城文化革故鼎新,在与时俱进中前进发展,但是全球化不能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多元化文明的互动。[3]文化传承是城市魅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态势下,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古城文化复兴既能保有独属于自身的生命力和魅力,在文化发展中保持自我,又能在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实体,传承自身特色。其复兴之价值在于融合中华元素又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因素,既继承又创新,在兼收并蓄中发展,使中华民族特色城市文化与多元文化相得益彰,实现双向兼容。实现中华民族特色城市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双向兼容是古城文化复兴更深层次的愿景,是将长远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文化观念的对接,是文化市场传承与发展的相互制衡。
(二)追求正当经济效益和文化道德责任的统一
古城文化就层次结构而言属于精神文化,也是物质文明。古城文化复兴价值不仅是在古城建设发展中发挥经济功用,追求正当经济效益,更是注重文化道德责任,做好城市灵魂的承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现经济效益,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正当的经济诉求能助益文化复兴。古城是历史文化的依托者,有其深邃的文化意境、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多样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古城文化复兴将文化融入城市,融入生活,打通现代与历史的传承,能够再扩文化发展空间。古城地质风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富于地域性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促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生,使文化复兴为古城发展实现正当经济效益。古城文化作为“看不见的手”,提升其软实力,富于智慧地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益中国经济发展,将古城文化复兴转化为推动深厚的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良好承接。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古城文化复兴亦是如此。古城文化复兴价值不只是在经济层面进行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还是文化自觉。文化要有明确道德责任意识,即创造主体对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人类是城市文化创造者、继承者、发展者,城市文化有创造主体的功用和需求倾向。1982年中国建立古城保护体制,在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合作治理之下古城文化保护得以受到重视且起到相应效果,然而,在古城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建筑多拆快建、重建,新建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带来噪音粉尘、古迹破坏,将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空置化、碎片化,这些不仅威胁到古城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对城市文化底蕴的抛弃。古城文化是社会个体与人类群体的精神产物,具有大众性。[4]古城文化复兴主体若忽视其道德责任,在感知古城文化价值与精神层面缺乏共性的理解性情感,将利益驱动视为复兴路径,那么,终会将改变人类生存和生产方式的工业文明推上道德法庭。因此,古城文化价值是追求正当经济效益,创造者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实现;亦是文化结构中道德理念的存在,城市文化主体道德责任的实现。古城文化复兴将文化发展服务性意识与文化教育性伦理结合,是正当经济效益诉求与文化道德责任的交互统一。
三、古城文化复兴的价值体现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5]文化复兴是文化内容上的持续进步,丰富再生,还是文化生命存续中的共生认同,体会认知。古城文化复兴从广义上摒弃了以文化消费为主体的思潮,为文化大繁荣补充新鲜性了的需求,为文化体制改革注入了新活力。在此基础上,古城文化复兴价值体现于在文化内容中表达特色城市文化精神,在文化存续中加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
不同城市建设与形态特征形成演化出不同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文化精神是植根于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的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等各因素在思维中的抽象与概括,发展于城市本体与自然风土、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文化)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过程中的城市魅力与价值。[6]从文化意义上而言,城市文化精神是华夏文明和现代城市文化的交融,是城市得以存在、获得发展的本源之一。它不是静止单一的形式,属于文化内容中较稳定的因素,是文字、思想、图像、建筑的形式体现,形成社会理想,体现个体需求。“城市文明建设的底蕴和动力追根溯源来自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7]古城文化复兴优化城市形态质感,滋养城市文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延续其历史性在文化内容中表达城市文化精神。历史性是古城文化的根,来源于古城历史传统和核心理念如古典、传承、恪守等古城文化精神成为其复兴内生性优势。古城文化也揉合了城中居民生活的多样面貌如劳动生产、喜庆习俗等,这是古城文化复兴的外显动力。总之,古城文化在内容上是历史性文化,也是生活性文化,是古城文明水平标志之一,内生与外显相结合,良好表达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精神。[8]
城市形成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历史上的城市多为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既有生活服务的经济功能,也有军事武装防御功能,除却城市基本功能之外,作为城市存在形态之一的古城的历史文化是古城建造过程中积淀的特定文化符号、古城居民心理情感归属的文化要素。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的古城文化与城市生活相伴相生,紧密联系着时代替嬗,其复兴是动态性的过程。文化存续尊重古城历史文脉,注重历史文化的内核,需要涌入新元素,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寻求更多市场契合点,发扬古城文化固有特色与资源优势。古城文化复兴摒弃世俗化的消费趣味的屈从与迎合,营造高远的文化意境,在承认传统渊源同一性和文化的差异性基础上坚信文化复兴的必要性,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结语
每个时代都会有独属的文明印记,每个民族都会有特色的文化精神。每座城市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支点。古城不是文化消费品,古城文化不只是具体的历史风貌建筑、民俗风情,古城有其深厚底蕴,是人类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古城文化复兴是文化认同的寻根,是提炼古城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掘古城文化的特色价值。古城文化复兴将城市空间承载的精神内涵外延至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在世界各国共生共同发展全球化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应坚定复兴古城文化,重视古城文化价值的本心。
[1]国迪.论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4):148-151.
[2]李晴,张建.都市设计策略: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设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仇保兴.风雨如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3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6]谢东莉,裴恒涛.遵义城市精神的内涵解读和传承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6):1-5.
[7]王乃波.从历史文化研究中汲取城市复兴的力量[J].大连干部学刊,2017,(10):40.
[8]吴玉宝.文化层次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以凤凰民族村寨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