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医生:说不完的“无字白书”
2018-02-09半解
文/半解
林德树
写日记只为陪伴患者
35岁的林德树从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顺利考进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医生。
一天,林德树的父亲打电话告诉他,有一位胃癌患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问林德树能不能收治。患者林志鹏是一名水泥工人,与已经83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查出胃癌后因为家庭贫困放弃了治疗。同村的村民得知情况后,告诉了林氏宗亲互助会的理事长。宗亲会发起募捐活动,很快就为林志鹏筹集了9万元治疗费用。
“当然可以收治了。他现在在哪里?我现在就去科室安排床位。”挂掉电话,林德树立即赶往医院。尽管已经预料到林志鹏的情况比较糟糕,但见到他的时候,林德树还是心往下一沉。身高1.65米的林志鹏,体重只有35公斤,过度瘦削使得眼球突出,眼眶深陷。
林德树看了林志鹏的病历,立即给他做了CT平扫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发现转移或扩散。这个消息让林德树非常兴奋,这意味着患者可能还有救。林德树赶紧拿着检查结果走到病房,告诉林志鹏这个情况。
得知检查结果,林志鹏立即坐起身,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光,他问林德树:“真的吗?我还能治疗好吗?”“如果可以手术的话,就有很大的希望。”林志鹏的情绪变化和眼里的光打动了林德树,他想要为这个无人陪伴的孤独病患做点什么。看着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的林志鹏,林德树决定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林志鹏的住院过程,以此默默陪伴他。
第二天一大早,林德树带着林志鹏去另一家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腹腔、后腹膜,林德树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林志鹏那期待的眼神。回去的路还是半个多小时,却感觉无比漫长。林德树不知怎么开口,良久,他才故作轻松地说:“检查结果可能做不了手术了,不过没关系,咱们还有别的治疗方案,下午我就立即跟主任会诊,给你制订最好的治疗方案。”许久之后,林志鹏才闷闷地回了一句:“我知道了。”林德树感到遗憾又难过,如果林志鹏能早一点确诊就医,现在的情况一定大不相同。
尽最后一份绵薄之力
回到医院后,林德树请主任会诊,林志鹏却连医生问他病情也不愿意回答。那种麻木和绝望的表情让林德树感到深深的无力。他满怀悲伤地记录了当天的日记。每次查房结束后,林德树都会再到林志鹏的病房一趟,重复说着那些“没营养又官方”的鼓励的话语。实际上,林志鹏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但是林德树只能忍着内心的不安去“撒谎”。
林志鹏住院期间,每次邻床的患者有家属探望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很低落。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林德树把他调到护理站对面的单人病房,这样也方便办公室的林德树随时观察林志鹏的情况。林志鹏的老父亲来过医院一次,他拉住林德树说:“这一个月过去了,我看志鹏的情况是不是不好了?如果是,能不能把他送回家?”根据当地的风俗,很多患者临终前都会选择出院回家,林志鹏的父亲也希望他可以在家里离去。林德树不建议林志鹏回家,因为家里根本不能维持他的治疗。他咨询了林志鹏的意见,得知林志鹏希望留在医院继续治疗后,选择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
但这样的治疗已经起不到什么效果。没几天林志鹏被他父亲和宗亲会的人带回了家,撤掉各种仪器的时候,林德树的心情很复杂。
“2017年6月19日中午12时。志鹏弥留,我的心情很复杂,理智告诉我,他终于解脱了……从接手,到临终,我陪他走过最后的40天。我已尽力,但对不起,我没能救你的命……”就在林志鹏出院后一个小时,林德树收到了他离世的消息。
每次有患者离世,林德树一整天的心情就会变得非常低落。同事们只要看到他一句话不说闷头工作,就知道有患者的情况不理想。
乐清当地的风俗非常注重丧事,林德树告诉父亲,他觉得宗亲会的人与其把剩下的6万元治疗款花在办丧事上,不如留给林志鹏的父亲养老更有意义。同时,林德树也求助宣传科的同事,发布了林志鹏的事,一是希望所有的人在生病后都要立即重视起来,第一时间就医;二是希望有好心人可以关注一下林志鹏老父亲的生活问题。
经过讨论,宗亲会接受了林德树的建议,把剩余的钱留给了林志鹏的父亲。得知这些,林德树沉闷的心情舒缓了很多。
患者教会他敬畏生命
在肿瘤科五年来,林德树收治过两百多个病人,有人离世时,只要条件允许,林德树都会去参加逝者的悼念会。迄今为止,林德树共参加过近50场吊唁仪式。直到现在,林德树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去的第一个悼念会。
有一位70岁的贲门癌患者,十年前在上海手术后回了老家,之后每年定期复查,都没有发现癌细胞转移或扩散的情况。但是由于手术切除的部位过大,加上老人上了年纪后体质越来越差,导致并发症也越来越多,需要经常住院治疗。作为主管医生,林德树非常关心老人的病情发展,每次都认真询问老人的不适反应,还鼓励老人勇敢配合治疗,每次老人都会笑着握住林德树的手对他说:“林医生啊,你可一定要把我治好啊!”
林德树鼓励患者
治疗过程中,林德树和老人以及她的三个子女越来越熟悉。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生病十年,随着病情加重,她的孩子们不但没有嫌弃她,反而极尽所能地贴心照料,这让林德树非常敬佩。林德树还记得,有一次科室电梯停运了,老人的小儿子背起需要做检查的老人从消防梯上上下下好多趟,累得气喘吁吁。看到林德树时,他笑着打招呼,额头上的汗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那温暖的笑容,让林德树至今印象深刻。
老人由于不小心淋雨得了肺炎,后来全身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痛苦不堪。老人告诉林德树:“其实我不想再治疗了,十年了,很多次把我折磨得恨不得一走了之。但是你也知道,我这几个孩子,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直到现在都不肯放弃我这个老太婆,就算为了他们,我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所以我每次都跟你说,一定要治好我啊……”老人面对死亡时的勇敢和坚强,深深打动了林德树。对于林德树来说,老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位患者,而是一位老师,教会他敬畏生命。
老人弥留之际,被孩子接回了家。林德树对老人的病情很不放心,当天下午就根据病历上的地址找到了老人的家。开门的人看到是林德树后非常惊讶。进房间后,林德树查看了老人的身体状况,握住老人的手安慰她,老人也和之前一样叮嘱林德树一定要想办法治疗自己。老人眼里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林德树深深的期待与信任。
那天晚上,林德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满脑子都是自责。这种充满无力感的自责,在此后的行医生涯中时常纠缠着林德树。
第二天得知老人离去的消息后,林德树再次赶到老人家。老人的家人很感动,林德树的出现给了他们很大的安慰。这是林德树送走的第一位患者。林德树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段故事。他们去世后,为亲人留下了珍贵的无字书,让亲人去怀念去思考。我愿意读这一本无字书,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执著。”从那以后,林德树参加去世患者的追悼会,表达对患者勇敢面对疾病的尊敬,也对家属贴心照顾患者表达敬佩。林德树也因此被网民称作“中国最暖心的医生”。
林德树知道,当患者去世后,家人悲痛的心情很难消解,他只希望,自己的安慰和悼念能稍稍起到安慰的作用,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是他继续这样做的理由。(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