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25例效果观察
2018-02-08张影
张影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对110例慢性肾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09%,总有效率78.1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肾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3..02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临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常因某种诱发因素和病理产物而使水肿等症状加剧,且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是一种较难治的肾脏疾病。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炎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慢性肾炎病人11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54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6.1±1.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1.1)年。全部病人均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腰痛等临床表现。体征:轻度眼睑浮肿者76人,轻度高血压者24人,尿检蛋白均阳性,蛋白(+)-(++++),均有显微镜下血尿。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1],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具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西医综合治疗。给予强的松按每公斤体重1.5~2 mg
计算,一般用量25~30 mg,清晨服用,每天1次。至尿蛋白转阴,尿检连续3次阴性后半个月,开始逐渐减量,至维持量后继续服用3个月。慢性肾炎病人抵抗力低,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对于有病灶者,用无肾毒抗生素。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中药治疗,治则均以益气泄浊法为主进行辨证施治。基础方:生黄芪30 g,赤丹参30 g,益母草30 g,石苇10 g,当归10 g,茯苓12 g,党参15 g,水煎300 mL,每日2次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为1疗程。根据中医辨证加减,血尿明显者加车前子10 g,白茅根30 g,仙鹤草15 g;舌苔白厚腻者加云茯苓10 g,冬白术
10 g,厚朴10 g;单纯蛋白尿明显者加怀山药15 g;血压偏高者加用夏枯草15 g;水肿明显者加泽泻10 g,大腹皮
10 g;食欲不振者加陈皮10 g,炒谷麦芽各10 g。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尿素氮、血脂、肾功能等有关检查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疗效。完全缓解:症状与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多次尿检蛋白尿消失;基本缓解: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肾功能正常,多次尿检蛋白尿微量;好转:临床症状好转,肾功能明显改善,蛋白尿较治疗前持续减少(+)以上,但未达到基本缓解的标准;无效:水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全部病例经过1-2个疗程的系统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
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病因不明。其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由于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慢性肾炎病程长,病人大量蛋白尿排出,有贫血、体质差,按中医急者治标,缓者治本的原则,因此慢性肾炎病人以治本防卫活血化瘀为主,故以基础方生黄芪益气补肾,提高免疫功能,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消除蛋白尿。赤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理化性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吞噬功能;石苇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作用,同时结合临床辨证加减,提高治疗效果。
本治疗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路晋红,王晓红,向英歌,等.固本消白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7):662-663.
[2] 陈现境,施向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7):525-526.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