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小鬼班”

2018-02-08看今朝

铁军 2018年2期
关键词:副班长小鬼鬼子

看今朝

1942年,抗日战争进行到最困难的时候,侵华日军在华中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广袤的淮北平原,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11月中旬,大地已披上银装,白茫茫一片,有时还飘起雪花,冻得人们伸不出手来。

朱家岗,东临洪泽湖,西靠安河,位于新四军驻守的淮北抗日根据地。这年的秋冬之交,这里爆发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名叫“朱家岗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平时不大被人注意的“小鬼班”表现勇敢,关键时刻立了大功,被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誉为“英雄小鬼班”。一直到现在,“英雄小鬼班”的故事还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地传颂着。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一天晚上,日军金子联队3个大队加上部分伪军共1500余人,兵分三路,偷偷地将朱家岗团团包围,妄图将驻守在这里的新四军一个团连窝端掉,情况十分危急。

驻守在这里的新四军是彭雪枫领导的第四师第九旅二十六团。团指挥员接到哨兵敌情报告后,果断下定战斗决心,做出布置,指挥部队各就各位,一场“反围剿”的守备战很快有序打响,每个阵地都打得异常激烈,这且不表。咱重点要说说曹圩东南门阵地的作战情况。

曹圩是朱家岗中间的一个村庄,二十六团团部就设在这里。日军是有备而来,他们的目标就是要端掉二十六团团部,所以他们派出150余人的分队,在机枪、山炮的掩护下,轮番向曹圩发起猛烈冲击。

坚守曹圩阵地的只有四连三排一个排的兵力。但他们知道,这里是团部所在地,关乎战斗全局,因此个个作战勇敢。到上午10时许,他们已经打退日军4次进攻,消灭敌人大半,而自己也伤亡惨重。敌人还有几十人,又有机枪和山炮,己方不到10人,敌我悬殊,怎么办?在这里负责指挥的副连长尹作新焦急万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团领导请求支援。但他又明白,其他阵地兵力也很紧张,关键时候不能给团领导出难题。

正在为难之际,身后响起稚声稚气的报告声:“报告指挥员,小鬼班前来报到,请求参加作战。”

尹副连长回头一看,愣了一下,只见小鬼班班长周茂松(小名叫“驴屎蛋”)直挺挺地站着,右手行着不怎么标准的军礼,后面几个“小战士”整整齐齐地站着,正准备接受命令。

尹副连长还没说话,一个老战士已在抱怨:“你们小孩不在团部呆着,添什么乱,快回去!”

“我们不是小孩,我们是战士。”小鬼班战士王启军急忙争着辩解。

“这次战斗很重要,我们也要参加作战!”小鬼班副班长陈小虎抢着说。

“你们不要担心我们,我们知道保护自己,消灭敌人。”小鬼班高个子高振兴说。

小鬼班战士们一个个都抢着发表意见,生怕被赶回去。其他老战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待副连长作决定。副连长看着一个个稚嫩的脸,一面心痛,一面在思考:小鬼班虽然也发了军衣和武器,其实都是13岁至15岁的孩子,有人还哭鼻子、尿裤子。他们中除个别是烈士的遗孤,其他大多是当地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本来要送他们到后方上学的,可他们说什么也不愿离开,软磨硬泡留在这里。团领导没有办法,为便于管理,就把他们编为一个班,给他们起了好听的名字,平时帮助干一些像做饭、喂马、送信等力所能及的活。开始时,一个个穿着肥肥大大的军装,非常可爱,谁见谁笑。

“你们知道为什么打仗吗?”尹副连长问。

“报告连长,我回答。刚才来之前班长动员了,他跟我们说,日本鬼子杀了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做穷人的硬骨头。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我们要站出来,刺刀见血最英雄,杀敌立功最光荣!”

“你们知道怎么打仗吗?”

副班长陈小虎马上回答:“报告连长,我们讨论了,就是要听班长的,班长叫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高个子高振兴补充道:“要勇敢,不怕死!”

“你们不怕死吗?”

“谁怕死,谁狗熊!……”

话音未落,敌人又冲上来了,炮声轰鸣,子弹呼啸而来。副连长高声喊道:“卧倒!”班长看了一下地形,指挥战士们找好位子趴下,并叮嘱他们看准了再放槍,要节约子弹,自己则在副连长不远的地方卧倒,瞄准敌人打了起来。

别看“小鬼班”平时调皮捣蛋,大都没上过战场,但真到战场上,一个个都很勇敢,没有一个怕死的。开始时,打死了鬼子就兴奋地向班长报告:“报告班长,那个圆滚滚的家伙被我打死了。”一会那个又在喊:“我又打死一个!”等到敌人靠近了,班长喊:“扔手榴弹!”大个子高振兴连扔三颗手榴弹出去,炸得鬼子血肉横飞。这时有的鬼子缩回去了,还有几个鬼子好像有武士道精神,硬着头皮冲来。班长高喊:“准备大刀刺刀!”大家立即举起大刀,一跃而起,有的一对一跟他们干,有的两个人打一个。经过一阵搏斗,鬼子终于都退回去了。这时一看,前面横七竖八地躺着鬼子的尸体,有的还叽里哇啦地叫。13岁的战士小刘,朝着一个乱叫的鬼子屁股上边踢边说:“八格牙路,死了死了的!”鬼子一看踢他的竟是个娃娃,大叫一声扭过脸去。

经过这一阵子战斗,大家信心更足了,作战热情更高了。担任指挥的副连长和另两个小同志牺牲了。大家来不及悲伤,一个个摩拳擦掌,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班长要大家加固工事,准备回击敌人新的进攻。这时班长看着这一带都是开阔地,可利用的地形太少,正想办法,他发现不远处壕沟里有两辆牛拉的大车可以利用,就和大家一起下到齐腰深的水中,硬是把大车抬上岸,然后向大车中装上土,左右排开,每个大车后面可以隐蔽两到三个战士。大家都很高兴,佩服班长有点子。

这时高佩桐拍马屁说:“‘屎蛋班长是咱们班的‘老革命了,只有你参加过战斗,就给我们讲讲你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故事吧!”

“现在人家有名字了,又当了班长,别再叫人家‘屎蛋了。”副班长陈小虎说。

“叫惯了,改不过来了。”高佩桐还再坚持。“就连当时我送他的诗,以后也忘不了。”说着就摇头晃脑地背起诗来:“驴屎蛋,硬又圆。掰不开,摔不烂。扔向鬼子当炸弹。”说着,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只有班长嘿嘿一笑:“那哪叫参加战斗啊,只是跟在郭参谋屁股后边瞎跑呗!”

班长回忆说:他是附近村庄的一个穷孩子,父亲是个民兵,打仗中牺牲了,他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天天拣粪,别人就给他起外号叫“驴屎蛋”。后来母亲也病故了,只好一个人到处流浪,讨饭度日。一天听说到队伍上能要到饭,他就来到二十六团三营七连,真的要到了一个山芋窝头,还有一碗菜粥,于是他就不走了,死皮赖脸一定要留在部队。连长没有办法,只好让他暂时留下来。一次团部郭参谋到一个地方侦查情况,要找人带路,正好“屎蛋”对这个地方熟,于是高高兴兴地随郭参谋侦察。等他们回来向团长汇报情况时,恰遇日本鬼子扫荡,郭参谋叫他快回,自己参加战斗,“屎蛋”一看有机会“表现”一下,想看看打仗是什么样,说不定能真的当上战士,就坚持留下来,帮助运伤员递弹药……

班长的故事没讲完,鬼子的炮弹就在附近爆炸,子弹和着泥土乱飞。阵地对面一群鬼子气势汹汹地冲上来了,大家很快散开占领阵地,等鬼子距离阵地只有40来米时,班长下达了“射击”的命令。大个子高振兴把机枪架在最有利的位置,一梭子弹下去,几个鬼子应声倒下。副班长陈小虎打枪特别准,经过刚才那阵战斗,思想也平稳了,一枪一个,像点卯一样。

大家都忙着消灭鬼子,也不像刚才那样忙着报战绩了。班长边打边指挥,一会儿叫这个换位置,一会儿叫那个注意别太暴露,活像个“老指挥”。打到激烈时,班长也没有忘记进行战斗动员,他边射击边大声喊道:“同志们,狗日的小鬼子杀了我们的爹娘,抢了我们的猪羊,今天正是我们报仇的时候!”“同志们,这是我们小鬼班第一次参加战斗,我们一定要争气,不能丢脸!”“刺刀见血最英雄,杀敌立功最光荣!”

不知怎的,这次鬼子冲上来的速度特别快,好像后面有人赶着似的。说时迟那时快,有两个鬼子已冲到阵地前面,有个鬼子已爬到大车上。年龄最小的小刘一看着急了,慌忙转到对面抱住鬼子的腿向下拉。鬼子手举军刀正要砍向小刘,班长已转过来手举刀落,砍掉鬼子一条胳膊,同时把小刘拉了回来。正在这时,后面鬼子射出的子弹已中班长胸部,班长倒在血泊中。

战士们看到班长中弹了,烈火中烧,一个个杀红了眼,举起大刀,东杀西突,杀得敌人昏头转向。不多时间,在其他阵地完成作战任务的二营前来支援,战斗很快就结束了。这时,“小鬼班”只剩下高振兴和王启年等4人了,他们一起围向班長,班长仍有一口气,断断续续地问:“我刀上见血了吗?”大家回答:“有血,你是英雄。”听完这话,班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战斗结束后,团里给“小鬼班”记了二等功,并报上级命名为“英雄小鬼班”。班长成了战斗英雄,全团都向他学习。

战士们都在自己小包袱皮上写着班长战斗动员时那句话:刺刀见血最英雄,杀敌立功最光荣!班长的这句话,永远激励着他们成长进步。

猜你喜欢

副班长小鬼鬼子
我的竞选旅程
首发命中
藏起来的教科书
我当上了副班长
鬼子们的敬礼
论副班长递进
亡羊补牢
冲吧,小鬼!
冲吧,小鬼!
冲吧,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