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弑母,社会该缓解留守之痛
2018-02-08胡印斌
胡印斌
又是一个家庭悲剧!现在尚不清楚,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让一个孩子持刀弑母。但是,少年挥刀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也毁掉了这个家庭,用袁某的父亲袁大海的话说,“天也塌了”。
当舆论场上人们为这家人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时,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一个原本应该有温馨生活的家庭,为何出现如此激烈的矛盾?这样的家庭悲剧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
袁某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自打2004年出生起,他的父母亲就到福州的制鞋厂打工了。十三年的光阴,袁某基本上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在他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他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放养的“野生”状态。
即便在这样的隔代抚养过程中,袁某的童年,其实也还算是正常的。据报道,他从小就帮着爷爷奶奶挑水、喂鸡,有时候也干点农活。在九岁那年,还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奖状现在还贴在墙上。如果没有这一“意外”,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就是,他会慢慢长大,或许有机会读更多的书;或许也会步爸爸妈妈的后尘,去南方打工。
当下城市里流水线上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大体上都是循着这样一个生命轨迹,一步一步走过来。等他们有了爱情,结婚生子,还会把孩子送回去——他们的父母亲因为干不动了,就会叶落归根。于是,留守的故事延续下来,而生活也在小小的喜悦或烦恼中继续。然而,看似平静的生命河流,总有不为人察觉的波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经年累月的负面堆积,可能出现某种极端状况。
像袁某弑母案,世人多关注其中极端的亲人杀戮,却看不到,类似的底层家庭冲突,其实早已是家常便饭。即便有人注意到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并指出“棍棒之下”出不了孝子这一真理,但却鲜有人洞察到这样一个割裂成幾个部分的家庭,因为缺乏共同生活、日常互动,也就很难再有什么共同的理念,成为时代困局的受害者。
孩子不是生下来就会慢慢长大,即便能够长大,也必然存在诸多性格缺陷。很多东西,并不是成绩可以代替的,也不是寄一点钱、打几分钟电话就能完结的。一个孩子,怎么可以没有长情的陪伴?又怎么可以“见面就是打”“不见面就是嚷”?
【选自法制网】
插图 / 留守儿童 / 王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