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松洲书院

2018-02-08吴常青

闽南风 2018年1期
关键词:漳州书院文化

吴常青

松洲书院,我不敢轻易再去。

我去过两次松洲书院。松洲书院在浦南镇松州村,浦南镇位于福建漳州市芗城区西北部,九龙江北溪南岸,距市区中心18千米。一个城市,有一个念想的文化去处,多好。开漳圣王陈元光就安葬在浦南,每年十一月初五,闽南隆冬时节这一天,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漳籍同胞均聚集于浦南镇石鼓山陈元光陵园,缅怀先贤的伟绩和功德。松洲书院,正是“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子陈珦所创立,系全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八闽第一书院”。业界另有一说它是中国最早的书院。据漳州司马欧阳秬为陈珦作墓志铭载:“景龙二年,龙溪县尹席宏隆礼聘立乡校,府君辟书院于松洲。”唐中宗景龙二年,是公元 708年,而据《中国教育史》称,以书院为学校名称 “其始于唐代丽正书院”,其开办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六年,是公元718年,按此推测,松洲书院的建立比海南的丽正书院早十年,可谓中国最早的书院。因此,第一次去匆匆,离开匆匆,就满足到此一游,仿佛表达内心已久的仰慕之情。当然一瞬间也惊诧于寂寥、零乱与想象不一样的现场,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第二次去,是2017年11月底,我暗想,时隔已久,书院应该有整改换新颜。带上相机,想好好看看、拍拍。朝圣之路,慢车满载欢喜。从芗城市区出发,车进入新开辟的圣王大道,过去熟稔的村庄田园风光从车窗刷刷按快门,路两旁的行道树黄花槐灿烂夺目。进松州村,沿着内河道拐弯,很快看见松洲威惠庙,它与书院在建筑上合为一体,形成前庙后校。威惠庙山门外,石埕拔地而起,有尊严隆重感,俨然一个大平台。台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松洲威惠庙中殿遗址”的石碑显得突出,顿感必须下马叩首表示敬意。

踏石阶,进廟门,所见木柱、房梁和斗拱依旧残存,或断裂或腐朽或落尘或沧桑,有历史的蜘蛛稳坐八卦阵,经纬纵横。院里零散存放的石雕、石狮、石鼓、石柱、石砚台、石椅等,唐代痕迹犹在,但这些粗糙物还没有被合理定置管理。原来寺庙的一殿、二殿不见了,神灵不在场,只剩下左右两侧的配殿,都显得空荡荡,好像用来堆放废弃物的空间。东侧配殿,应是寺院的主要生活区,现在悬挂了一个“活动室”的牌子,空间比较阔大,天井、台阶在光与影的变幻之中,还保持着一些翠绿色的草叶,或许是生命力强盛的铁芒萁草吧。整个书院,正中间残存的二进大殿,就是“松洲威惠庙中殿遗址”,孤零零搁置着,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看到这些景象,错觉自己与松洲书院一样,被时光遗忘了,满满的惆怅。

松洲书院格局是三进式,走到第三进,后殿,也就是真正的松洲书院了。后殿2012年重新修缮,石柱上挂着一块木匾“大唐松洲书院旧址”。开漳圣王等众位神灵,塑像被安然陈列,被尊崇供奉。做新如旧的房梁房柱下,守庙的老人在这里泡茶聊天。旁边有一堆课桌课椅很引人注目,我脑海里假设性浮现村里的孩子们在这里琅琅诵读的情形。——本村这几十年来走出哪位文化名人?在这里有举办过什么重要的文化讲学活动?今后书院打算规划什么样子的文化工程?我询问了几个上年纪的本村老人,含糊其辞,谁都说不出一二。琅琅读书声似乎遗失在岁月深处,这未免让人感到怅然。

“书院者,育才兴学之地也”。据史志记载,松洲书院占地面积约15亩,内设有书舍、厅堂、跑马场,既可教学,又可习武,漳州各地选送优秀子弟来此读书求学,用现在的话说,来这儿学习的孩子可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习文化知识,强壮体格,能文能武。浦南几年前就规划紧扣“北郊文化生态观光带”建设为契机,加紧修复书院。目前来看,一期修缮工程后殿部分已竣工。书院主座与东西配殿2017年底开始进入施工阶段。

每座书院都有一个灵魂人物,像黄道周之于邺山讲堂,蔡新之于霞东书院,松洲书院也因了陈珦。唐景龙二年(708),龙溪县令席宏为在龙溪开创“束野植良”的文明风尚,给远在长安的漳州刺史陈元光的儿子、翰林承旨直学士陈珦修书一封,内容为“吉甫归而万邦为宪,太丘处而四境无盗。为导民于礼乐,无混迹于渔樵。且十室必有忠信,而海滨世无仕进者,实无教之尤,非生姿之愧。盖鹿鸣不闻清音,龙门焉敢高仰!望惟开其茅塞,勿托疾以薪忧”。书院建成后,陈珦亲自执教,“于士民论说典故,于子弟多有向方”。读这些文字,感到古人尊师重教说与做都不含糊。唐开元二年(714)陈珦袭父职任漳州刺史,治理漳州20余年,出现了难得的升平景象。政务繁忙,但书院的事陈珦心念念之。唐开元二十五年(737)陈珦告老乞休,再次到松洲书院聚徒讲学。

管庙的老人,比较惋惜的是墙上的壁画、房梁的木刻、院里的石雕以及屋顶的燕尾檐、飞龙雕像损毁,我遗憾的同时,想到也许正因为现代人太多讲究外表堂皇,心灵不免空虚。松州村的人们,更多祈求眼前威惠庙的保佑,却没有想到书院的发扬光大可以荫庇后世。如何让松洲书院再现云蒸霞蔚的文化气象,亟待我们思考与行动。想起近年来我参与的各种读书活动,受益良多,真心觉得书院整体修复,可以更多一些文化因素,软件硬件都做更齐全些。

如果第三次去松洲书院,我想,应该是会冲着松洲书院文化活动去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漳州书院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谁远谁近?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小嘎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