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问题调查研究
——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
2018-02-08张庆春
曹 鹏 张庆春 刘 晴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徐州221116)
一、引言
导师制缘起自西方,核心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运用学习资料的能力、良好的分析判断与批判的能力、提出和捍卫自己观点的能力。导师制力图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增长。导师制在西方大学中历史悠久,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大批西方名校于14世纪便开始了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和完善,导师制已经和学分制、班建制一同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三大特色制度。[1]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国内高水平高校逐步开始了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尝试,2003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始推行本科生全面导师制。之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跟进。
教育部在2005年公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2]十余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已经逐步形成项目型、实验室型、课程型、社团型、全程型、英才型、宿舍型、科研型等不同类型的本科生导师制运作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3]
为了进一步分析理工科专业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问题,我们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理工科专业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问题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本科生2200余名,教职工170余人,此次调查中,我们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及专职教师中进行了抽样调查。针对全体学生累计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40份,回收有效率为88%;针对教职工发放问卷150份,实际回收126份,有效率为84%。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专职教师两个群体分别设置互有关联的问卷问题,形成了两套独立而又关联的问卷。在问卷完成回收之后,通过核查,筛除掉不符合条件的无效问卷,并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录入至SPSS软件,根据问卷内有关联的题目进行一元指标分类统计和二元指标分组分类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的回归与统计分析,分析结论如下。
1.参与意愿分析
在针对参与意愿的调查分析中,教师和学生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意愿和态度均较为积极。
教师方面,学院约66%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近九成的老师表示如果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自己会积极参加。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院绝大多数教师对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持积极肯定态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能够获得大部分教师的支持。
在学生方面,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学院很有必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表示无所谓与认为没必要的学生分别仅占17.95%与4.7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持积极肯定态度。
在参与意愿方面,67.95%的学生表示如果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自己会积极报名参加,30.68%的学生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与,明确表示不会报名的学生仅占1.36%。可见,学生对于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性较高,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能够获得大部分学生的支持。
2.实施的时间与周期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合理的开始阶段、实行周期能够让导师制的推行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因此,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方的需求角度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开始的时间和周期问题。
教师方面,有29%的教师认为应当在第三学期开始推行导师制,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选项。据了解,多数教师表示,本科生导师制作为精英人才的培养方式,不宜操之过急,没必要在新生入校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推行,应当先给学生一些适应大学生活及学习节奏的时间,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专业认识之后再开始推行导师制,因此,大二阶段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在实施周期方面,大部分教师希望导师制实行的周期能够持续较长时间,这样有利于他们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与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学生方面,35.91%的学生认为可以在第三学期开始推行导师制,选择人数明显高于其它选项,这一结果与教师们的意见是吻合的。
在实施周期方面,大部分学生希望导师制的实行周期灵活控制在两学期到四学期。学生们希望导师制能够有更为灵活的时间设置,提供长周期和短周期的多种选择,让导师制能够根据不同学期学年的情况,适应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这一点与教师意见并不十分吻合,需要注意。
3.实施路径分析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具体量化的指标和可执行的途径。为了了解本科生导师制较为适当的落脚点和实施途径,我们统计了教师和学生两类群体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路径的意见。
学生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导师制在学习课业、科研竞赛、个人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也希望能够得到相应方面的指导,这些多样的指导内容和范围对导师自身的条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方面,学业辅导、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是教师眼中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落脚点。
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路径方面,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既存在一定分歧,又有着高度的统一:教师更为强调第一课堂以及延伸出来的学科前沿研讨内容,这些方面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相比较而言,学生更为希望自己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打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界限,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以科研竞赛和社会实践为抓手,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大学生涯规划的目标。
具体到导师制的实施过程,我们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调查了他们认为较为合适的交流次数和指导学生数目。于同一学期内和学生的交流次数,教师们的普遍意见是3-5次为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较少的交流难以实现培养的目标,较多的交流则容易让学生和教师感到疲惫不堪。
对于同一年级内一位导师指导的本科生数目,教师们普遍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越少,越能够充分发挥导师制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数目如果过多,则会使得指导流于表面,难以真正实现导师制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学院实际,以3-5名本科生为宜。
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基本吻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和导师们交流,以实现自己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同一名导师在一个年级内的指导学生数,学生们普遍认为3-5人为宜,这样一方面能够兼顾学生的差异,使得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导师指导的学生之中产生群聚效应,实现团队合作,优势共享,差异互补,从而实现更高的培养目标。
对于与导师交流方式的意见,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希望能够自己单独或者一位导师指导的学生小组集体和导师来进行约见交流。当然,邮件、电话、短信、微信等社交媒体也是他们同导师交流的重要载体,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导师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4.本科生导师制的拓展因素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实现学生和其指导教师关系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单方面的指派与委任,即院系在完成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指派一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几名本科生;二是搭建学生和指导教师双向选择交流平台,并根据双方的意愿,寻求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确定双方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第一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整体上的均衡,但容易因为学生和教师双方信息沟通不对称,而降低培养质量,从而使得培养目标更加难以实现。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式更为民主和自由,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主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指导教师,让教师选出自己满意的学生。
为此,我们专门调查了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在选择时着重考虑的因素。
教师方面,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占到了调查对象的62.7%,远高于单纯考虑学生成绩排名的19.84%。这充分表明,对于指导一名学生,教师更为注重学生的培养潜力和综合能力,而非单纯的参考纸面成绩。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科研能力也成为教师考虑筛选学生时的重要因素,均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
学生方面,在学生选择导师时考虑的五大因素中,指导经验、科研能力、专业方向与脾气态度成为学生在选择导师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考虑职务职称的学生人数远远低于上述四项。这充分表明比起行政职务和学术职称的名头,学生他们更希望能从导师处学习更多知识,他们希望自己的导师能够更加亲和有耐心,能够切实在科研和学业上指导自己,帮助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
面向全体受访教师,我们还探究了他们是否愿意将自己指导的本科生纳入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来,以及是否愿意在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中选择一些小课题作为自己指导的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经过统计,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这两个问题都是支持的,他们愿意为自己指导的本科生提供科研创新项目,并欢迎他们加入自己所在的科研团队。可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本科阶段实施的好,该名本科生则能更早融入科研环境,加入科研团队,并且和导师形成更为亲密的关系,实现本科生研究生的有机融合,实现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水平的提升。
5.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与保障措施分析
一项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驾护航,本科生导师制亦是如此。为了了解教师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和保障意见,我们针对学院应当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中为教师群体提供的保障支持,约有半数的受访教师认为,学院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应当将该项制度进行工作量的核算,并将此直接体现在教师岗位薪酬上。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后,可以进行专项奖励,给予优秀的指导教师以项目补贴。约十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作为学院教师职称评聘的考核指标,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其中,为本科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指导。
四、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对于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与建议。
1.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统计结果,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教师和学生对于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都有着较高的热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本研融合的有力途径,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在本科阶段就培养出精英人才,培养出立志于从事科研事业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在为学生提供发展途径和机会的同时,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可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推行前考虑充分,过程中管理得当,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必将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极大的力量。
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搭建师生双向交流平台
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准备阶段,教师选择学生和学生选择教师的考虑因素是负责多元的,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双向沟通,最大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自由意志,搭建起、维护好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交流平台便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在平台上,教师需要更新和维护自己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联系方式、专业背景、目前承担课题项目、研究方向、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已取得的各类成果介绍等。学生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联系方式、专业班级、学术兴趣、基础课水平(如高等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主持和参与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成果等。学院应当组织专人搭建相应的网站或论坛,将全体自愿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师和学生引入其中,及时更新教师和学生的各项信息,降低或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便捷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厘清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的权责利
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参与人,一是学生,二是指导教师,因此,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定位,理清本科生导师的权责利便显得尤为重要。[4]
本科生导师不同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是班风建设、班团管理、学风培育、成才规划等各项任务的直接参与人或指导顾问。而本科生导师则主要针对其指导的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更细致的指导,一般而言一个年级也只指导3-5名学生,指导学生的总人数远远不及一个班级的总人数。
本科生导师不同于辅导员。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5]辅导员主要承担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项工作。[6]辅导员一般同时面向几百个学生,通过在全方位、全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引领。因此,可以说在工作的受众、教育的对象和内容上,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必须明确本科生导师在学业指导、学术前沿、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指导,强调本科生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的育人,坚持“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7]从而有效弥补专职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缺位和不足,改善班主任在班团管理方面的大众化、普遍化管理教育工作,真正实现教育的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及时配套各项措施,协同推进
一项制度的实施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执行工作,而是多种制度复杂交错下的全方位、多核心的推进过程,唯有各项配套措施考虑全面、实施顺畅,本科生导师制避免流于形式,才能切实落实下去。[8]
我们了解到部分教师对于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关注的各项保障措施的意见。事实上,除了所述的单独计算工作量、专门进行奖励或补贴、作为职称评聘指标、评奖评优进行优先推荐这四项措施外,学院需要做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远不止于此。
例如,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需要相对一定的房间场地,部分情况下需要中小型研讨室,因此,这种客观条件就需要学院提前考虑并提前布置周到。此外,一些学术刊物文本和计算机电脑、实验室等软件条件也应当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学生在和导师交流前能有所“查询”,交流中能有所“记录”,交流后能有所“验证”。
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还需要量化一些工作指标,及时进行考核和监督。对此,学院应当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使用习惯、填写检查便捷的《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手册(教师)》和《本科生导师制学习手册(学生)》,建立检查制度(如每学期普检,每季度抽检,每次检查的比例和确定原则等),确定考核指标(如学期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次数、时间、布置和完成的任务等),明确监督人员(如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教辅人员、教学督导等)。
当然,除了上述所述,其余的配套措施还有很多,在本科生导师制推行前,唯有将各项配套措施落实、落细,方能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效顺畅运行。
五、结束语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前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弥补本科教育通识教育和研究生专业教育之间的鸿沟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囿于历史等客观原因,我国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起步较晚,但十余年来,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需要汲取国内外先进高校的有益经验,同时立足于学校实际、专业实际,因地制宜,因时而化,不断调研反馈,不断评估调整,从而切实推动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