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

2018-02-08杜建民

中国出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受众青少年智能

□文│杜建民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青少年是我国促进全民阅读的重点对象人群,“全民阅读从青少年开始”“全民阅读青少年先行”“青少年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展望”。[1]在政策的激励下,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和出版界齐心协力,积极促进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由于推广者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不足,对时代特点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具体推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效果。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试图给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支持,但由于研究工作本身存在视野狭窄、视角单一以及与时代脱节的缺陷,未能充分清醒认识到智能媒体时代的特点,更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导致研究成果的理论指导作用大打折扣。

一、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研究现状及突破口

综观目前学界对青少年阅读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青少年自身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出发进行观察分析,并进一步做阅读推广的研究;二是从青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出发,考查研究环境对青少年阅读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三是综合考查青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和青少年自身的阅读行为,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有关阅读推广的策略研究。

这三方面的研究不可或缺,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媒体影响力空前的当今时代,截至目前,对青少年阅读偏好与媒体发展变化的关联性研究基本为空白。鉴于该现状,本文将“智能媒体时代”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重点关注智能媒体平台自身的特点,并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探讨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智能媒体进行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工作,试图为推广工作提供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策略支持。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模式

要想有效地在青少年中进行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仔细研究智能媒体的特点,并有效地利用移动化、社交化和智能化三大特点,[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形成符合智能媒体特点的推广模式。

1.“如影随形”式跟踪——紧密关注智能媒体发展和演变

在青少年中推广传统文化,就应该使用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智能媒体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利用智能媒体平台,首先要紧密关注智能媒体的发展,要充分了解对青少年最具吸引力的智能媒体的种类,掌握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并根据智能媒体的变化不断及时调整推广策略。

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自媒体平台,青少年会不断做出舍弃,没有哪一种平台能保证长时间占据领先,也没有哪一种平台具有绝对优势。归根到底,最具有“人性化趋势”的“受众友好型”平台最有竞争力。通过智能媒体在青少年中推广传统文化的阅读,就必须紧跟智能媒体本身的变化,要做到“如影随形”式跟踪,并根据智能媒体的特点,制作出最适合智能媒体传播、最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传统文化作品,取得最好的推广效果。而且,在关注跟踪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媒体发展中会出现的变化,做出相对准确的前瞻性判断,并为制作适合未来平台传播的作品做准备。

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早已实现了从课堂面授到数字化多媒体、网络化全媒体的融合创新,在手机上可以轻松收听收看、阅读和互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必然会取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成效。

2.“见缝插针”式传播——移动化特点与碎片化阅读的有机结合

智能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移动化,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受众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受制于平时的上课时间,不具备整块的阅读时间,大多都利用课间休息浏览手机,进行几分钟的阅读。根据调查,一般青少年读者浏览智能媒体平台文章时,有效阅读时间大致为3~5分钟,如果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需要10分钟以上的时间,青少年读者一般会在7~8分钟时放弃阅读。[3]所以智能媒体时代进入微传播时代,在撰写、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和智媒产品时,篇幅不宜过长,如果有些选题无法用太短的篇幅阐述清楚,传播者就需分解内容,制作微传播作品,要有“见缝插针”的意识,才能充分抓住阅读者的有效阅读时间。虽然是碎片化阅读,但只要保证文章质量和制作效果,就能吸引青少年读者,并能引导他们不断进行阅读。这种滴灌式的阅读是最具“人性化趋势”的方式,而且长期下来,累计的阅读时间会很多,推广的效果也会很好。当然,对于一些有深度阅读需求的读者,可以采取在短文后面附加长文链接以及推荐相关图书的方式,这样就能兼顾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的需求,也符合“人性化趋势”原则。

当然,这种碎片化阅读不应成为一次性的浅读,而要通过持续进行、反复研习引发青少年思考的深读 ;不是无计划、无目的的漫读,而是有主题、有策划、有方式、有重点的精读;不是一目十行的泛读,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品读。与传统方式传播文化相比,智媒时代要更注重主动激发阅读的内生动力。

3.“八仙过海”式表现——充分运用全媒体表现手段

一提到传统文化,一般人就仅仅联想到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和儒家经典,普遍以为只适合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并认为用智能媒体平台仅仅实现文字阅读功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际上,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音乐戏曲、书法国画、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内容,[4]除了文字记述,还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运用音频、视频、动漫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八仙过海”式表现,让内容展示更为鲜活。因此,进行青少年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首先要对推广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在对具体推广内容进行分析定位后,再挑选最适合的全媒体表现手段。根据相关调查,表现效果最好的策略是充分融合多种表现手段,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给青少年受众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感受。只有从受众的阅读感受出发制定表现手段,才能符合“人性化趋势”,并发挥最好的推广作用。

4. “广开言路”式互动——重视受众的参与意识

智能媒体之所以称为“智能”,是因为每个普通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随时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此智能媒体时代的受众都有极强的参与和互动意识。由此,在制作用于智能媒体平台的传统文化作品时,一定要给青少年受众评论的渠道,要“广开言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创作者或管理者并要积极互动,对有代表性的受众意见及时给予回复,充分发挥智能媒体“人性化趋势”的特点和优势,不要让青少年做不留痕迹的阅读者,而是要用签到、点赞、回复评论等方式让每个读者获取存在感和参与感,这样才能达到传播和推广的最佳效果。

5.“抱团取暖”式阅读——正面利用青少年群体心理进行推广

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跟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有着更强的群体归属、群体认同和群体促进心理。如果在进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时,能正面利用这些特点,顺应“人性化趋势”,进行“抱团取暖”式阅读,将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具体措施如,对于微信公众号里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不再满足于微信朋友圈的简单推送,而是建立微信阅读群,在群里发布相关传统文化阅读的内容,并设立领读人,引导群友进行讨论和分享,这种方式比青少年独自一人进行随机碎片式的阅读效果要好得多。还可以采取在阅读微信公众号打卡的方式,青少年在阅读完相关文章后进行打卡,并将打卡记录分享到朋友圈,分享时还可以写一段简短的读后感,让微信好友关注并评论,另外,也可起到督促作用,如果坚持打卡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考虑设立多种积分鼓励措施。这种正面利用青少年群体心理进行阅读推广的方式,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推广效果,还能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康人格,值得进行进一步探索。

目前,超星已建立和孵化了500多个传统文化主题阅读移动共读小组,其中《大学》《诗经》《学会自己长大》等分别有读者12.81万、13.12万、16.62万多人。[5]如果“抱团取暖”式阅读小组的移动共读能够孵化培育1000 个有影响力的领读人,每个领读人都拥有10万多个青少年读者,总计就会形成1亿多个青少年组成的移动共读组群、社区和广场,到那时全民阅读定会在青少年中成为燎原之势。

6.“线上线下”式结合——创新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

现实与虚拟场景可以叠加、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交互的多媒体、全媒体、智媒体、超媒体阅读,应是场景与情感相互照应水乳交融的阅读,是身临其境、忘我无我的走心式阅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引发青少年共鸣,促使他们展开丰富想象,激活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有效提升认知水平和创造性思维,进而使青少年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实现加速阅读和高质量阅读。

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型传读,更适合成为青少年传统文化主题阅读的新选择,它既能突破时空制约,同一传统文化主题的相关图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又能让图书提供者与传读者有更多的读后感分享,同时不受数量限制的传读者的阅读需求、进程、效果,都可实现社交化的即时推送和分享,更好体现智能媒体的智慧型、互动式、扩散式传播作用。

三、利用智能媒体推广传统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传统阅读推广时,只有从“人性化趋势”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智能媒体的特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推广效果。然而,由于目前智能媒体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传播和推广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推广者应该及早重视起来,并尽力采取措施规避。一般来讲,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在智能媒体时代,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智能平台进行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导致平台拥有超大的作者群体和海量的作品。由于目前还无法从制度和技术上实现对全部作品的审核和评估,作品的上传和传播全部依赖用户的喜好,这就导致作品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肯定会出现一些制作粗糙和格调低下的作品。

其次,目前智能平台的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平台众多繁杂,质量良莠不齐,很难对其进行统一规划、评估和监管,青少年读者无法避免接触大量的抄袭和重复作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并最终产生厌倦感。

最后,受商业化的影响,有些平台会借传统文化阅读的名义,大量植入商业广告,影响青少年阅读者对智能媒体传播渠道的信任。

希望随着技术手段的加强,再加上建立合理的监管、评价以及推荐体系,这些负面的影响将有所改观。

猜你喜欢

受众青少年智能
青少年发明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