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下的中国社会
——评《组织再造:媒介社会学的中国视角》
2018-02-08□文│胡刚
□文│胡 刚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革命性变化,也给媒介自身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契机,媒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血肉相融。为把握传播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脉络,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潘祥辉副教授所著的《组织再造:媒介社会学的中国视角》(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将受媒介“重构性力量”影响下的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现象和社会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在认识传播媒介的同时,也多了一个认识传播媒介下的中国社会的新视角。
以媒介社会学为理论视野。媒介社会学创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80年代末被介绍到我国,是一门新兴的传播学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该学科以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为立足点。该书从媒介技术革命的背景出发,既有理论继承也有理论创新,从大众媒介的功能研究延伸到非媒体信息机构研究,聚焦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及转型,如社会组织与媒介的同盟关系、互动的三种模式以及合作模式的转型等。该书上篇部分叙述媒介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以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石和加固的螺丝;下篇部分进行媒介社会学的案例研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实施理论具体化。
以“组织再造”为关键词,兼具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视角。在此书中,作者以三种主要“组织”为研究对象,即“媒介组织”“社会组织”和“政府组织”,力求探索三种组织之间的相互嵌构和重塑的关系,强调“再造”,特别是媒介组织以其强大的“重构性力量”导致的社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变迁。这种研究结构和跨学科的视角能够再现媒介传播语境下的社会现象,能够如实、全面、多层次地把握现象实质。
从深刻的问题意识出发,为未来研究立下学习的标杆。邵培仁先生曾评价中国传播学时说过,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文字与传受行为不同于外国人;中国的尊“长”贵“和”、崇“礼”尚“忍”等传播观念也是本土性的,中国传播学者的世界观、宗教信仰、文化积淀、社会背景等均是中国化的。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播学者应当多研究自己的文化。该书作者从名家,师正道,在传播学中国化领域深耕不辍。他曾谈到,国内从媒介社会学视角研究中国问题的成果不多,而且倾向于研究媒体问题,真正以之研究社会问题的成果很少。该书作者利用传播学这个研究工具,实地研究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该书下篇在媒介社会学视野下分析了九个热点社会问题:罪犯改造、灾难呈现、资本市场、利益冲突、共享经济、传媒改制、媒体上市、网络反腐、科学家型舆论领袖。具体来说,在共享经济模块中,作者以网约车的发展为例,梳理网约车的出现及管理政策的出台过程,进而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网约车的效率优势,通过展示新技术与旧制度的博弈探讨中国“社会化互联网”的扩散逻辑。在网络反腐模块中,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纪委”)网站为例,阐述了新媒体与中纪委的合作,中纪委网站发挥着“去科层化”政治传播功能。一方面,它为网络受众参与反腐提供了便捷的举报通道,使普通民众的声音能够直通纪委高层;另一方面,中纪委的信息发布也可以直达民众,克服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中的阻隔和传播失灵。无论是哪个具体模块,问题都抓得十分准确,阐述得也十分深刻,可谓从理论到实践,从现象到本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秉持的是中国本土的研究视角,构建的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下的中国化的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