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

2018-02-08张兆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绿色监测

张兆锁

(濮阳县环境保护局,河南 濮阳 457100)

1 引言

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的优劣关乎到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现场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实质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同时并为监测单位提升监测效率,所以,通过分析现场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不足与缺点,并优化质量控制方法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为日后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打下结实保障。

2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与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稳步提升,在物质文明日益得到满足的当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越来越高。早在十九大和习主席重要讲话中就已提及“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实现我国生态绿色化与生产建设绿色化。其中,自然环境生态绿色化尤为重要。因此,相应的环境监测技术随之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分为:采样技术、测试技术、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环境监测中较为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有其鲜明的重要性与意义性。测试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需要测试环境内部物质进行鉴定与测试,最后对是否存在污染与受污染程度进行合理的质量评估,具体分析环境监测过程方式基本如下:

2.1 环境监测过程

环境监测过程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科学的系统流程,需要监测技术人员、监测环境、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的有机结合。其过程需要较为严谨的科学支撑与理论依据。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程序流程,对样品进行认真采集。其过程主要分为:提前实施布点—认真采集样品—安全运输保存—科学数据分析—信息数据处理—进行综合评价—方案解决提出—相关专家会审—有关材料上报。这一完整的环境监测流程需要相关的质量标准保障。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流程体系的规范性。

2.2 环境监测方法

环境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物质内部污染成分组成的鉴别分析,是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目前环境监测中最为常见的监测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中的重量法主要通过对环境物质中的残渣、落尘、油脂、硫酸盐等降重成分进行检验。而化学分析方法中的容量法主要广泛应用于水中,并对其水中的酸度、碱度、化学氧份与流化物等进行检验。其次,仪器分析方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仪器分析方法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与普及。仪器分析方法是采用特殊的环境监测仪器,对环境物质进行准确定性测量与定量监测。同时,仪器分析方法需要相对仪器与技术大力支持。例如,在对特定环境进行测量时主要采用:紫外光谱方式、质谱监测技术与红外光谱方式等。

2.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析

首先,应该加大对其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本维护屏障,是生态环境免受污染的有力防范措施。有其相对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因此,基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该从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着手,只有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才能更为有利地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环境监测质量是指技术人员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鉴定,并提出科学、合理、客观的安全性处理保证措施,是对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的一种充分肯定。主要包括:在具体环境监测之前,相应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监测需求,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与预案,并对相关计划预案的可行性进行合理评估,布置相应的监测仪器;之后技术人员应该对其监测指标进行合理确定,指标的确定必须结合监测环境实际情况与具体要求,不可盲目确定;最后要对环境监测体系进行完善,该体系必须遵循科学、严谨、合理、规范等优化措施,并在相关监督下有效进行[1]。

3 提高环境监测控制工作质量的优化对策

3.1 建立完善相应质量保证工作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从监测单位的上层决策者着手,加强各主管领导的监测质量控制意识。并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积极带头效果。其次,强化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与监测控制水平机制。对监测的目的与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划方案,进而指明了环境监测的主体方向,明确了监测的最终目的。另外,严格按照相关环境质量控制体系去进行监测,以国家生态环保合格标准为基础监测蓝本。强化全体员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将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加大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执行权力,形成从上至下的逐一循环系统管理模式。全力协调统一好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关系,树立“环境质量大如天”的监测技术工作理念,把各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落实到实处。

3.2 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

环境监测质量的直接主导因素是人。首先,应该加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关领导可以通过走访与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监测人员的心理状态与思想脉搏,并向其灌输基于“绿色发展”下环境质量观念意识,让环境监测人员明白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性,只有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才能更为有利的为其经济建设发展保驾护航,并创造出更多的利益价值与经济效益。这也是“绿色发展”主题的核心实质所在。其次,利用休息或业余时间大力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教育活动,通过相关质量主题培训与活动,极大限度地提升了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最后,建立相关的监测奖惩机制。在环境监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该给予发现人员一定的经济奖励;在监测过程中对造成监测质量问题的人员,应该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通过奖惩机制的设立,在提高质量意识的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质量监督体系[2]。

3.3 定期培训与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首先,应该定期举行监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大幅度的提升其员工的环境监测水平与优化技术发挥。并针对不同的监测环境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技术培训,使培训更加目的化与实质化。对监测方法与监测技术应该采用“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创新理念,并结合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针对性对其人员进行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培训,对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进行逐一诠释与培训,使其能力可以在环境监测中更好地发挥出来。其次,应该构建相应的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信息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普及,通过将环境监测信息与结果公开化、网络化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并起到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效果与成效。

4 结论

作为我国“绿色发展”重要战略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有其鲜明的重要性与意义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法与手段,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高标准的落实好环境监测工作,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绿色监测
绿色低碳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