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2-07孟亚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高血压

孟亚君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37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37例的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收缩压及舒张压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32.81±7.67、77.62±4.95)mmHg,对照组为(137.15±6.31、78.25±4.81)mmHg,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面,对照组有5例感觉不满意,2例感觉较差,满意度为81.08%,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血压水平就及护理质量均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01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患上该病的患者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指出,很多老年患者在高血压发病早期不重视自身的疾病,没有积极参与治疗,较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存预后[1]。此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种,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其进行控制治疗,改善了其自身病情,同时对身体的健康也存在较大的好处,辅以结合自身情况的护理,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及缓解病情的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以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护理质量均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将其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37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37例的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组)。所有患者均为意识清晰,不存在精神障碍及语言障碍等严重疾病相关等并发症,均能较好的配合治疗,对其经过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5,年龄57~81岁,平均(65.9±3.6)岁,病程2~16年,平均(8.3±2.4)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16,年龄58~83岁,平均(66.7±3.7)岁,病程3~15年,平均(7.9±2.3)年。所有患者均排除恶性肿瘤及心肺不全等患者,两组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具体为:①情志护理:患者年龄较大心智脆弱,加之对医院病房周围的不了解及担心自己的病情,意识较为脆弱,很容易出现沟通困难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引起无法准确了解患者病情,护理人员要多用温和的语言与其沟通,拉近彼此关系,疏导其内心不良情绪,好让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②中药熏洗:对患者加入中药熏洗,药方为:怀牛膝18~20 g、当归25~30 g、红花15~17 g、桔梗13~15 g、赤芍25~30 g、茯神18~20 g、生地18~20 g、积壳25~30 g

等药物,将之研磨成粉,加入适当水中泡脚,1次/d,每次15~20 min。③饮食及病情护理:提醒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富含较多蛋白质及高钙的绿叶蔬菜及新鲜的水果等。定期记录好患者的血压测量情况,在测量前叮嘱患者要卧床休息30 min左右,避免出现血压不准的现象发生。

1.3 评估观察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进行比较分析,在出院时,均对两组患者分别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无较大差异,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32.81±7.67、77.62±4.95)mmHg,对照组为(137.15±6.31、78.25±4.81)mmHg,组间比有差异(P<0.05)。护理方面,对照组有5例感觉不满意,2例感觉较差,满意度为81.08%,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在发病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其进行控制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较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本文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护理质量均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跃雄.丹参川芎嗪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38-39.

[2] 彭 英,廖色清,谭远霞,等.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3):467-468.

本文編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老年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