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8-02-07王满堂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摘 要: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这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的实现。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够的现状,多角度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有了较大改进,教学实效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总体看来,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仍然不够浓厚,学习主动性不够,这极大地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 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比较感性,再加上教学模式不够新颖,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对中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够浓厚。政治课教学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死死地记住了教材,深深地忘掉了生活”。为此,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澄清政治的意义与价值,扭转学生对政治的偏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政治现象都是丑恶的。

思想政治课必须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引导学生举办展览、板报等活动,并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高一《政治生活》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时,结合精准扶贫,结合我国近年来在军事、科技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让学生调查近十年来身边的变化,深入思考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开展合作探究辩论等活动。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觉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提升职业素养,升华教学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而只是照本宣科,就难以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就难以引导学生兴味盎然地学习政治学科知识。只有博览群书,积淀丰厚的学科知识,在面对学生时才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多读书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有了深厚的知识积淀再看教材,才能够游刃有余。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时事政治,跟踪热点新闻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为了让学生有思想,背教条“只是千万条途径中的一条”。我们唯有具备了高远的视野,丰厚的学养,才能跳出“上课教教条,复习背教条,考试答教条”的僵化教学模式。

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着课堂的境界。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高中政治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不断“充电”,不断反思,才能提升课堂的教学品位,从而升华教学境界。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会树立其在学生面前的形象,也会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 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1. 巧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导入部分,要努力设计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时政、歌曲、图片等导入新课,也可以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时事热点、故事、案例等创设教学情境,并依据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辩论、演讲,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等。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短片、故事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化晦涩难懂为简单易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笔者在讲授《经济生活》“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关内容时,就曾采用歌曲“越来越好”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了直观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内容的主动探索。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有序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3. 引入时政热点

高中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往往不满足于课本。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因此,政治课教学应该合理引入时事政治有关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以合理的视角解读时政热点。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讲《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有关内容时,我采用歼二零列装部队举例,针对“歼二零”列装部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要学生分析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各国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的原因,引导学生从长远的角度认识这样做的目的。這样提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四、 坚守教育常识,重塑师生关系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反对两个错误倾向,一是教师高高在上,教学“一言堂”,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二是教师丧失权威,课堂纪律混乱,表面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正确的做法是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架起与学生良好沟通的桥梁,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敬佩老师、愿意亲近老师,才会认同老师讲授的观点。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害怕甚至憎恶,那么这门课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肯定不会太好。因此,教师除了不断锻造高超的教学技巧,还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既不放纵也不苛刻,适度表扬合理批评,尤其是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多发掘其闪光点,培养其自信心。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信任老师、亲近老师、认同老师,才能真正产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

王满堂,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六十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