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2018-02-07朱华英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教学活动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主动操作,发挥想象的作用,对图形的特征和本质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在多种活动中积累经验,培养空间观念,并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析,旨在和同行学习与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策略

一、 建立空间观念的直接途径,就是认真观察

发展和形成数学知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认真观察,观察也是小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最直接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教学目标,即通过观察,积累一定数量的储备,建立对物体清晰的认知。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重新组合物体的表象,以初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何知识的认真研究,从形象到抽象转变思维方式。为此,观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一是对低年级学生启蒙阶段的观察高度重视,具体包括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掌握观察方法和顺序等。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教学中,三个小同学对恐龙模型的画面,一起进行观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都看到了有关恐龙模型的哪个画面?这个问题,涉及观察的顺序和角度。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观察问题的能力。又如,在一年级的“观察物体”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找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有些同学因为欠缺认真态度,而不能准确挑选图形。二是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对实际物体进行观察。如,教材呈现“圆柱的体积”时采取切割法将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小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做好切割,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切割演示时,利用现成的道具,并做好实际图形之间的转换。

二、 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就是动手操作

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对小学生而言,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途径就是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图形与几何”属于经验几何的范畴,学生只有在建立经验和活动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对几何知识的认知。课程标准在教材中大量使用了实物和模型辨认,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图形的本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丰富的学具,并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建立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而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出来。首先,通过动手操作模型和实物,使学生对操作对象深刻感知,进而对观察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例如,在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有经过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的名称与特征”等知识。为此,新课前:找一找物体。比如牙膏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骰子等。授课中:首先,分一分物体。让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物体,同桌为一组,把物体放一起,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分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四类。这样组织教学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几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同时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摸一摸物体。通过摸一摸让学生说出每种物体的特征。摸一摸的方法可以是看着物体摸,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它是哪种物体。接着,玩一玩物体。小组里可以滚一滚,玩一玩发现各种立体图形的區别。练习中:动手绘图是找出练习答案的主要方法之一。例如:如图,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让学生用模型或实物贴上水或印泥在本子上印出图形,再圈出答案。这种方法能正确圈出答案,孩子喜欢感兴趣而且容易操作,也能促进学生空间认知的进一步深化。

三、 强化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抓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应通过相关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造性的运用和灵活组合相关空间图形表象,使学生空间观念更加巩固。如,在数学课后的练习题中,经常会要求学生计算某长方体的表面积。很多小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记忆不扎实,为此,教师应画出一个较为典型的长方体,并将其长、宽、高标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能将其计算公式很容易的记住。在对现实空间的几何图形问题进行解决时,也极有必要进行画图并观察。如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教师可画出具体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学生们就会发现,长方体的侧面,实际上就是贴商标纸的部分。在画图与观察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空间观念的感悟,经历从抽象到感性的实际操作,能够正确的解决问题。再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中,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摸一摸等动手操作后,让学生再连一连物体。这样对图形特征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操作,将多种感官调动起来,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方式,既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又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符,远比单纯地看一看、摸一摸获得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充分认知图形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结论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观察、操作、探究、思考等多种措施,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明侠.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把握和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

[2]杨永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J].新课程(小学),2015(9).

[3]唐会萍.多媒体助力小学数学空间问题的解决[J].新课程(小学),2015(9).

[4]程小凤.“内容简单”也能“丰满厚实”——以“前后”一课教学为例谈发展空间观念[J].小学数学教育,2015(19).

[5]刘莺.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J].学周刊,2015(34).

作者简介:

朱华英,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