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分析

2018-02-07常远孙建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建议

常远 孙建丽

摘 要:自1978年起,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密切相关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也伴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完善。我国民办教育高等政策推动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也应积极推陈出新,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教育改革进程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 建议

由于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中,民办力量一直受到限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未能得到合理的发挥。在本文中,首先,选取了民办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进行阐述。其次,根据政策颁布的先后时间,对国内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介绍了其经历的三个阶段。最后,以当前国内民办教育所面临的发展现状为依据,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在改革大潮下,不仅经济市场得到了优化和促进,教育领域也因此而受益良多。高等教育在新政策的推动下,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离开高等教育领域20多年后,民间资源再次回归,并在当前高等教育朝向大众化发展的形势下,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高等教育领域,民办力量正在苏醒,不仅丰富了社会公众的选择内容,而且为国内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做出了贡献。同时,为公众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了解决的渠道。另外,在面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大量需求,也体现了国内目前存在的高等教育资源贫乏的现状,国家应当尽快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但鉴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高等教育要想有更加长远的发展,若只依靠政府通过教育财政投入来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显然是无法保障国内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的稳定发展。因此,利用民间资源,是解决当前国内教育发展问题的最优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同改革开放的进程是紧密相连的,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逐步确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也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首要原则,同时结合其他所有制经济协调共同发展,以法律为依据,为私有制经济提供合法保障。在保证私有经济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之上,也就保障了独立经济个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样便保证了作为独立经济法人的个人或组织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合法地位;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目前,仅依靠公办力量并不能为国内的需求者提供足够的高等教育资源,因此,一部分人员需要通过民办资源来解决自身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1992年)

民办力量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得到国家的支持,开始涉足高等教育领域,社会上开始出现民办的高等院校。随后,国家推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的热潮。我国1982年《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允许并提倡,社会各界团体,在法律范围之内,踊跃地参与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这是民办教育首次得到了法律形式的肯定,体现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然而,当时我国仍处于改革初期,很多新的思想在社会中未得到足够的肯定和支持。因此,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不顺利。直到国家教育部门在1987年发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之后,社会各界才对民办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标志着民办教育正式划入集体经济范围内。虽然国家在这个阶段承认了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中民办高等教育只是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未被社会各界广泛承认与接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前路依旧阻碍重重。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3年)

民办高等学校是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快了建设进程,并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内的经济体制也是这一时期开始了转变,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发展方向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形式并存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体制。私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民办高等教育开始获得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在该阶段迅速崛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对民办高等教育提出了以下规定:“国家允许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办学。并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引导其正确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管理。”民办教育在这些法规的保障下,具有了合法性。民办教育在这些政策的促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标志着其合法地位的契机,则是1998年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同时,在该法中还将“以政府公办教育为主体,协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列为目标,为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民办高等教育开启了发展的辉煌阶段。

(三)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新阶段(2003年以来)

国内高等教育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新的發展阶段,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得到了充分的优化。《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再次确认了民办高校的合法性和应有的地位。该法的出台,也代表着民间资源和公办力量,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办高校进一步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其地位更加稳固。愿意通过民办院校来解决自身教育需求的人员不断增多,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各阶段的问题

虽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起步,在上述的三个不同阶段也均取得了不同的建设成果,然而,针对民办教育还有一些政策并不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初始发展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如何办学、办学重点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做出详细说明与规划;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出台任何相应措施来鼓励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展开良性竞争,并在这一时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性有所质疑。endprint

在高速发展阶段,国家针对民办高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暂行规定,其中明确的提到:“不论是民办高学还是公办学校,其师生均享有法律赋予的同等地位和权利。”虽然我国政府教育部门积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独立法人机构参与建设与发展民办高等院校,但这个过程中如何定位社会力量在民办高校中扮演的角色,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的日常事务管理中去,等一系列的问题,均需要政府出面,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使其更加的完善。

通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两大主体,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二者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指导下,共同发展、优化互补,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和国际上的一些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法律方面的不足较为明显。同时,很多政策并不能切实的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民办教育的地位,仍然无法和公办院校相比,两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建议

(一)健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优化政策实施环境

目前,国内提出的很多法律政策,仅起到对民办教育进行说明的作用。针对的多是一些基础问题,和一些简单的规定及说明。因此,需要完善民办教育的法律规定,细化实施细则和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内的民办教育建设,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地之间的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地区的政策,同时,要保障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落实,为各地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在资源分配方面,政府应当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民办高校发展,提倡社会投资,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变革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提高民办高校自主发展能力

协调政府机构和民办高校间的利益关系,是国内教育开展宏观改革的首要环节。在当前社会中,政府教育部门在管理中,对民办高校的限制和管控过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转变自身角色,在宏观层面和政策指向上指导民办高校,将权利施放予民办高校,使其具有较高的自主办学权利,根据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教学。教育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要求,为民办高校享受合法权利提供保障,使其稳健发展。目前,国内全面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各民办高校应当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的能力,扩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管理,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供师生工作和学习。

(三)设立民办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引导民办高校稳健发展

可以说,围绕着民办高校制定的各种政策,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关注。然而,中介机构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其所进行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对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并为建立评估机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并未设置单独的机构来管理民办教育组织,而是和公办高校实施同等的管理,这就会由于办学状况不同而导致管理混乱的状况出现。然而这种模式,并不利于民办高校的管理,也不能促进其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政府部门放开对具体事务的控制,从宏观上进行引导,才能更好地推动民办高校走上新的发展高度。同时,利用中介机构设置评估机制,帮助民办高校保持长期的健康发展。

(四)设立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与责任机制。

政府一方面要给予民办高校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与办学优惠,另一方面要积极为民办高校争取社会资本力量的投资,利用多种途径,为高校吸引融资保证其长期发展。首先,政府在民办学校建校用地上应予以政策允许条件下的最大限度优惠,免费提供或低价出售土地给米门板高校,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其次,政府应大力提倡社会组织与企业对民办高校的捐助行为,积极改革税收制度予以社会组织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号召社会力量捐赠,引导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最后,政府应积极与银行沟通为民办高校提供资产抵押贷款,并做有效担保,为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保驾护航。另外,政府应当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科学的规划,引导各高校开展良性的合理竞争。人才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增强,所以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纳入整体高等教育规划之中,鼓励并帮助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强民办高校独立发展能力,也将持续为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及“十三五规划”的稳步推进,我国政府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发展条件。同时,各界对民办高等教育展开的各种研究,均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结论,将会持续地为民办教育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帮助和引导。在各项政策得到完善的基础上,国内的民办高校必将会在未来取得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罗腊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逻辑与未来走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6(3):75-79.

[2] 方芳.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考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47-50.

[3] 乔娇娇.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扶持政策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6(06):18-19.

[4] 沈丹丹.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

[5] 罗腊梅.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遷研究[D].西南大学,2015.

[6] 张晓红.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5):23-25.

[7] 张婷婷,吴衍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扶持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4(08):13-16.

[8] 徐绪卿,王一涛.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从“规范”向“扶持”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3(08):42-48.

[9] 张晓红. 浅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起步及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98-199,210.

[10] 高桂娟,许志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分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39-41,53.

[11] 朱为鸿.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40-45.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