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分析

2018-02-07赵涵亦

时代金融 2018年3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

赵涵亦

【摘要】針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解决措施对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通过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等资产状况进行质量分析归纳出其不良资产的成因,并针对其成因的特殊方面——贷款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的特殊性进行重点分析;在结合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特殊成因和近年来自身的不良资产清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性提出了相关实用性处置措施。

【关键词】不良资产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 存贷款质量分析 处置模式研究

一、绪论

1996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该文件中提出“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允许清理整顿后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与现有的农村信用联社合并。这一改革举措使得农村信用联社在改革初期合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持续走高已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乃至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难题,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与防范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为研究主题,不仅顺应该研究背景,且具有较强的实用和现实意义。

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质量及成因分析

(一)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分析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自2011年起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优化贷款投向、投量和结构,加大了对“三农”、小微企业、县域金融等涉农领域和实体经济的信贷力量。2014~2016年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具体流向如表3-2所示。

表2-1所示,近三年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分布情况直接反应农信社在放贷过程中,涉农贷款作为支柱性贷款种类,一直呈稳定的直线上升趋势。截止2016年末,涉农贷款总额已经超过当年贷款总额的65%。这一趋势主要是由政策因素决定,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下,农信社贷款向农村、农业倾斜,切实做到了为农户、农业服务。

(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质量特征分析

根据表2-2分析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首先针对2008年~2016年间农村、城市商业银行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趋势纵向比较,四川省农村信用社2008年不良贷款率为同期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9.1倍,为城市商业银行的15.1倍。2008年发生汶川8.0级特大地震,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因此导致的人员、资产损失高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不良贷款新增115.38亿。随着机构内部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在信贷结构调整期间,2009年作为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央行票据置换兑付的末年,省农信社成功向央行申请专项票据共计95.9亿元,其中76.08亿元用于置换不良资产。申请央行专项票据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改善了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状况,此后省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基本控制在银监会的监管指标要求比率范围内,且在7年间平不良贷款率指标稳步下降,不良贷款规模也逐年降低。

横向比较表内2010~2016年度数据,在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下行蔓延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自2012年起持续上涨,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不良贷款率指标相较2012年同期增长0.07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增长0.41个百分点。在我国商业银行备受不良贷款上涨风险影响下,2016年不良贷款率相较2012年同期下降了4.99个百分点。

(三)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1.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

(1)借款企业内部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借款对象通常为本辖域内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农商户。借款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导致了企业经营风险大,流动性低。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县城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收到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自身经营能力局限的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财务信息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不透明。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产品设计较为单一,与企业、客户的生产周期、资金流动存在一定的矛盾,加之中小企业信息不明,信用意识淡薄,导致在经营投资出现问题时容易跑路或赖账。

(2)信用社机构内部原因。

针对信用社本身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信用社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常常存在审查流于形式的情况。信用社审查贷款往往不够仔细,未认真详细研究借款方真实资产情况和经营状况,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审查不到位,盲目轻易发放贷款以导致最后资金回收困难。其次,农信社对贷款的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未跟踪监控贷款流向,后续贷款管理体制薄弱,使得借款方有机可趁,到期贷款回收困难,不良资产由此累积。

(3)历史原因。

大量的外来不良资产积压使得大量的农村信用社自身可用资金被占据。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经济转轨时期,国家政策变化巨大,农信社自身并未迅速完善管理经营体制,加之在2003年以前,国家政策推动国营、乡镇企业改制,以及近年来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大,相继关闭了一系列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乡镇中小企业,直接导致大部分农信社信用贷款呆滞,积压成为恶性不良资产。

2.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的特殊性。

(1)贷款对象的特殊性。

2013~2015年间,四川省农村生产总值平稳上升,三年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倍左右。面对严重短缺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特别在春耕农贷投放和抗旱期间,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尽力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此种为扶持农业经济发放的小额贷款过多,信用担保过弱,农民还款能力过低。由于贷款对象经济状况和政策扶持的特殊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由此背负了过量的该类呆账坏账。

(2)不可抗力引起不良贷款的特殊性。endprint

2008年汶川地震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造成了人员、资产等方面的极大破坏。当年的6040个网点中有2986个受害,因灾新增的不良贷款高达115.38亿元。地震过后,为扶持灾区经济发展,扶持灾区人民和受灾中小企业,四川农信针对地震灾区的特殊需求,开发了多项赈灾专项贷款业务。截止2008年末,省农信社各级联社共计分发抗震救灾款项110.7亿元。由于抗震救灾的特殊性,四川省农信社对该部分不能按期偿还的救灾专项贷款实施“四不”福利性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使抗震救灾专项贷款的清收可能性大幅降低,不良贷款大量积累。

三、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性思路

本章提出几种处置措施以完善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体系。

(一)加强防控不良资产产生环节

1.建立健全放贷流程,完善追查问责制度。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监督体制,首先需要对放贷环节进行重点防控。信用社管理层应当对放贷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确立一套完善的经营度量指标,将放贷人员的年度考核与该指标挂钩,严格审批借款人信用情况和贷款去向,并将放贷人员与其发放的贷款挂钩,在后续贷款的追踪回收环节作为经办责任人承担责任,通过收入刺激制度督促放贷人员严把审核,防患于未然。

2.定期追踪贷款去向,建立风险提示体制。信用社针对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往往存在放贷后监控不力,无法定期追踪贷款流向等情况,导致信用社不能及时收到贷款信息反馈更新。

根据此类缺陷,建议信用社借鉴国内外企业资金风险评估机制,在五级分类法的基础上,省内各州县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管理能力,自行决定风险提示额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该行为在于防止管理人员假公济私,虚报风险提示标准,弱化风险提示的效率。风险提示的目的是为了在贷款发放后的还款期限内,以贷款经办人员为责任组实时负责监控贷款去向,及时评估贷款风险,当风险大于一定标准时予以高度关注并对清收对策做好充分准备。风险提示制度有助于农信社防患于未然,遏制逾期、呆账转化为不良账款的风险。

(二)强化不良资产处置环节

1.深入挖掘不良资产清收潜力。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可与专业管理机构合作,利用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资历和优势,充分评估不良资产综合价值,根据不良资产具体情况采取合理对策,提高不良资产账面价值,完善评估报告。与熟悉地方情况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合作处置不良资产往往能有效剥离不良资产,降低处置成本。另一方面,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作为省内老牌金融机构,可尝试与政府合作,建立一家有政府政策支撑的不良资产管理机构,有效利用其管理优势,为四川省农信社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一条决策链短、效率高的途径。

2.积极探索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路径。近年来线上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在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省农信社应该抓住时代机遇,利用互联网的线上关注热度,与省人行、银监局合作,借鉴现有的互联网不良资产管理平台的创设经验,加强与债权方、需求方、司法机构、不良资产交易所等的合作联系,建立一个高权威性、规范化的银行不良资产线上处置平台,各方合作健全业务功能体系,为省农信社的不良资产提供广阔的处置平台,缩短不良资产处置时间,减少人力物力消耗,提高线上平台服务能力,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新途径。

3.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清收,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外部环境。

(1)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严控企业破产逃废债现象。

政府应当摒弃地方保护主义,以大局为重,严格控制部分企业通过破产清算逃避债务的现象;借助社会媒体和网络平台公开曝光企业、个人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强社会信用宣传,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督促企业和个人树立市场经济下的诚信观念,积极配合农信社还款,减少农信社不良贷款处置压力。

(2)带头处置涉政贷款,规范政府行为。

通过各级政府的不良贷款处置领导小组认真研究辖域内各项涉政不良贷款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清收措施。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党政干部贷款结合相关政策要求监督清收,并对农信社涉政不良贷款的相关损失进行财政补偿。发挥政府作用,规范政府行为,不包庇、不纵容政府内部机构人员拖欠贷款的行为现象,优化贷款清收外部环境。

(3)政府合作开展信贷资产回购业务。

不良贷款的积压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往往造成大量流动资金的短缺,使信用社其他业务缺少资金支持,难以继续发展。农信社为了盘活不良资产,往往可与地方政府合作,由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收购信用社可抵押的实物型不良信贷资产,并与地方政府签订相关回购协议,当信贷资产转让当期时,在政府无力处置该信贷资产的情况下进行回购。该类信贷资产回购模式一方面使政府在协助农信社工作的同时减轻自身财政风险,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地方债的支持,使信用社对该类实物型不良资产的处置有较长缓冲期,盘活不良资产的同时获得了资金支持,极大扩展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空间。

四、结论

综合全文分析可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问题前景明朗。全文通过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等资产状况进行质量分析归纳出其不良资产的成因,并针对其成因的特殊方面——贷款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的特殊性进行重点分析;在结合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特殊成因和近年来自身的不良资产清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性提出了相关实用性处置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旭阳.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及化解[N].企业导报,2015(19).

[2]罗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6(24).

[3]张楠.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问题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张玉明.信息非均衡与中日银行不良资产[D].复旦大学,2009.

[5]潘炜碧.建立有效分类方法真实反映贷款质量[J].武汉金融,2001(03).

[6]阮明月等.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思路[J].特区经济,2005(04).

[7]魏国雄.对不良贷款的再思考[J].银行家,2011(01).

[8]王俊芹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06).

[9]杨念.AltmanZ值法在银行资产质量评价中的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10]蔡明瑞.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08).

[11]赵龙会.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學,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良资产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