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文概述教学探究

2018-02-07闫娜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期

闫娜娜

摘 要:高中英语课程是重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但目前,中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如何通过对课文的整体语篇教学, 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一个焦点。课文概述能力的培养既是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又符合新高考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课文概述的意义,概述的策略以及概述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课文概述教学 概述方法 概述操练

一、课文概述的必要性

(一)课文概述有助于学生构建新语境,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2017年浙江英语高考增加了新题型——概要写作或读后续写,但从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不符合新高考的要求,这样做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学生能够概述课文的前提必须对文章有充分理解,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篇章结构。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原文语言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处理。然后,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的内容。在课文概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尝试运用新的语言知识,还可以调动以往所学的语言知识。学生温习旧知,扩展新知,对英语的学习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二)课文概述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概述课文并不是机械地照搬课文中的文字,而是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对不同文章体裁的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并精心地择词造句,组织安排语言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作者观点叙述出来,做到语言简洁流畅,意思表达完整。因此,课文概述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概述课文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使每个学生都会开口说,说得井井有条,而且促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做到思维和表达相协调的能力。

(三)课文概述符合新高考要求,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

語言的输出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储备大量的英语知识,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必不可少,这是写作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大量的阅积累才能培养良好的英语思维和语感,形成英语语言的思维模式。学生在概述课文时,还要对语言信息加以改造,关联新旧语言知识,这样就锻炼和提高了处理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写作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为写作表达是口头表达的书面形式。学生通过课文概述,锻炼了组织文章的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

二、当今课文概述教学中的误区

有些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整篇课文,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部分学生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因为高中教材的阅读篇幅明显加大,背诵课文要占去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学生没时间背诵索性放弃了朗读课文。也有教师在一篇阅读课文中挑几个段落要学生背诵。这样做学生确实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学生只读要求背诵的段落,其他不要求背诵的段落根本不去朗读,更谈不上记忆了。这样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不够,影响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

三、课文概述方法探究

(一)图片概述法

图片可以把抽象的文字信息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对课文内容建立清晰的印象。如果学生表达有些困难,可在图片下面加些关键词作提示,学生就能更好更完整地组织语言,表达出课文的意思。如新教材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第一段描述的是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一些反常景象。而在Pre-reading这一环节中刚好有符合课文内容的相配套的图片。我们可借用这些图片概述课文内容。而对于课文第二,第三段描述地震后的场面,以及第四段灾后救援工作的情景,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学生利用这些图片就会很自然地用英语说出地震后造成的破坏。当然我们可以在图片下面写上一些关键字或词作引导。如ruins, be injured, be destroyed, be trapped 以及the rescue work 等有用的单词也是本单元课标要求掌握的词汇。

(二)关键词提示法

对于结构不太明显,篇幅比较长的课文,教师可以提炼一些关键词或短语(可以是单元的重点词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可以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把这些词扩展成句子,句子再扩展成段落,然后由段连篇,逐步扩展。例如:新教材必修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是以一个虚拟的采访——两千年前古希腊作家与一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李燕的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相同和不同点。整篇文章以对话的形式来描述。文章篇幅很长,难以记忆。在教学课文时,笔者写了以下关键词:

two sets every four years before will be admitted (athletes)

in the summer Olympics…together with (events)any country…if…

women not only, but also a special village to live in

to host responsibility and honour (purpose)olive wreath motto

(三)主题句概述法

在讲解课文时,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或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课文分析结束后,利用各段落的大意作提示来概述课文。这样层层展开,脉络就很清楚了。如新教材必修2 Unit 3 computers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是一篇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文章先介绍了计算机发展过程,,然后讲计算机技术的提高,最后介绍计算机的应用。根据课文的主题句,可将课文结构安排如下:

Para1:Over time I have been changed quite a lot. calculating machine, analytical machine, universal machine, laptopendprint

Para2:These changes only became possible as my memory improved.

transistor, chips, network, world wide web

Para3:Since the 1970s many new applications have been found for me.

communication, finance, trade, robots, mobile phones

用这种形式让学生概述,即达到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结构的整体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记忆。

(四)线索概述法

英语故事性的课文一般都以时间,地点的转移或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在分析课文时,可根据这条线索列出提纲。如新教材必修1unit5Nelson Mandela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描述了一位贫穷黑人遇见曼德拉前后不同的人生状况。通过不同时间,遇到不同事情,对伊莱亚斯人生产生不同影响的描述,揭示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和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可建立如下記忆线索:

In 1940 : Elias, be born

In 1940 : Elias, began school

In 1948 : Elias, left school

In 1953 : Elias, met Mandela

In 1963 :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

(五)问题概述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问题链,将学生回答出来的答案的关键词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答案串起来进行概述。例如,新教材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这一篇课文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将文章串联起来:

1.What is the dream of Wang Kun and Wang Wei?

2.what did they do to realize their dream?

3.What was Wang Wei′s idea to take a bike trip?

4.What difficulties did they find about the journey ?

5.What was Wang Wei′s attitude to the difficulty of the journey?

6.What can they see when they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

借助上述问题的提示,添加一些适当的连词,便可以完成复述课文的任务。当然问题的设计既要富有创造性又要有逻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应紧紧围绕课文的主旨大意。

四、概述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正确引导。

(二)探究灵活多样的概述方法。

(三)在概述过程中注意新旧语言知识的运用。

(四)注意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赵奔奔,金小微.“U型三步法”在高中英语概要写作中的尝试[J].英语教师,2016(10).

[2] 程曼露.基于体裁教学的高中英语概要写作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5.

[3] 朱旭峰.高中英语“建构式概要写作课堂模式”的尝试[J].英语教师,2016(10).

[4]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英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