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语成语翻译策略

2018-02-07姜煦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翻译

姜煦

摘 要:俄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俄语成语是对经典思想和概念的简洁表达,富有形象性。使用俄语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提升文章的感召力和号召性。此外,俄语成语中蕴含的哲理大都具有世界性,存在跨民族的可能性、必要性。俄语成语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时要注意把握这些难点。

关键词:俄语成语 翻译 方法选择

一、俄语成语(фразеологизм)概述

俄语成语的概念与汉语中成语的概念不同。广义来说,不单单指长期沿用、格式固定、具有典故的言语类型,还包括谚语、俗语、惯用语、名言、警句等。

俄语谚语(пословица)通常是在民间广为流传、言简意赅且具有训诫意义的箴言。如Век живи, век 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Повторение- мать учения.(复习是学习之母);Тише едешь, дальше будешь.(宁静致远);Ум хорошо, а два лучше.(人多智广/集思广益);Язык до Киева доведёт.(舌头能领你到基辅/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俄语谚语通常是句子,而不是短语。

俄语俗语(поговорка)也多是民间创作,多采取短语的形式,而不是句子。其与俄语谚语的区别在于:俄语谚语多直接说出告诫,而俗语多采取形象的比喻。比如как рыба в воде.(如鱼得水);садиться не в свои сани.(不称职);на вкус и цвет товарищей нет(众口难调);гора с горой не сходится, а человек с человеком сойдётся(山与山不相见,人与人总相逢。)

俄语惯用语(выражение)是一种固定词组。构成这些词组的词汇意义发生转化,或丧失原意而表示另外的意义。在语法结构上,通常被视为一个统一体,看做一个句子成分。比如не то(否则的话,不然的话);от случая к случаю(有时,偶尔);а вдуг(一旦,万一);а именно(即,也就是)。

俄语名言(изречение) 、警句(афоризм)通常是著名人物的语录,或者著作中的引文。而随着时代变迁,歌曲、文艺作品中的句子也能成为名言、警句。通常这些句子精辟且具有教诲意义,比如:Всему своё время.(凡是各有其时)И был вечер, и было утро.有了晚上,就有了早晨。就是圣经中阐释自然规律的名言。Вставай, проклятьем заклеймённый весь мир голодных и рабо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就是来源于国际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就成为工人运动口号。

以上各种类型的俄语成语有的区别明显,有的较为相似,水乳交融,不易区分。因而在此篇论文中,笔者将将其作为一个翻译客体进行研究。

二、俄语成语翻译常见策略

把俄语成语翻译成汉语根据具体情况大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直接对应法

俄语成语浩如烟海,汉语中的谚语、俗语、成语更是数不胜数。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相似性,成语也有相似性,甚至存在完全对应的现象。也即不但意义完全相同,所采用的形象也相同,使用情況也相同或相似。对于这种俄语成语,最好采用直接对应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куй железо, пока горячо.趁热打铁

беда не приходит одна.祸不单行

польза не покрывает ущера.得不偿失

Если у тебя есть ошибки, исправляй их, если ошибок нет, поступай ещё лучше.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Рисовал тигра- получилась кошка. 照猫画虎

(二)形象替换法

在俄语中也存在一些成语,其意义与汉语中的表达相同或者相近,但所采用的形象却由于地理位置、生活差异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这种俄语成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方法一:同义替换。也即直接使用汉语中含义相同的表达方式,直接替换。使用这一方法追求神似,不求形似。其好处是使俄语成语的汉语译法简单精练、朗朗上口,此外汉语读者可以迅速了解俄语成语的功能、作用,达到交际目的。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俄语原文及汉语译文中均不存在极强的民族独有文化信息,因此可以直接替换表达中的形象。请看下面的例子:

Отец рыбак, и дети в воду смотря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是渔夫,孩子们也常看水)

Какова яблоня, таково и яблоко.有其父,必有其子(有怎样的苹果树,就有怎样的苹果)

Утром петь обо одном, а вечером- о другом. 朝三暮四(早上唱这首,晚上唱那首)

У семи няней дети без глазу. 三个和尚没水喝(有七个保姆,孩子无人带)

方法二:保留原形象,如有必要可以加注释。其好处是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外来语文化特征,有利于汉语读者了解俄语文化,领略异域风情。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原文本中有较强的俄语文化特征,如果不保留这些信息,将造成极大的翻译损失。请看下面的例子:

Гром не грянет, мужик не перекрестится. 天不打雷,农夫不在胸前划十字(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烧香、在胸前划十字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东正教)中的形象表达方式。在此处如果使用括号内的中国俗语直接替换的话,易混淆读者,使读者误以为在俄语文化中人们也信仰佛教,使人一头雾水。不如采用译法一,如果有必要,可以在“胸前划十字”处添加注释,解释为俄罗斯人多信奉东正教(基督教的分支之一),胸前划十字是东正教的一种祈祷方式。endprint

Близ царя — близ смерти. 在沙皇近旁,就像在死亡近旁。(伴君如伴虎)沙皇是俄国特有的君主制度,如果直接用括号内的中国俗语伴君如伴虎直接替换的话,会将俄国的君主制度与我国的封建君主制度直接画等号。译法过于中国化,使读者失去了一次了解俄国历史、政体的机会。如句子: — Не верь государевой дружбе! Близ царя — близ смерти! . . . Всего три десятка с четырьмя годов ему, а зверь — зверем! Вот каков он! (Костылев)国王的交情不可信。在沙皇近旁,就像在死亡近旁。他才34岁,可他却气势汹汹!你看他多厉害!(“别相信皇上的友情!伴君如伴虎!他才34岁,却凶极了!他就是这个样子。”)试比较两种译法,第一种译法保留了俄国文化中的独特产物:国王、沙皇,而括号中的第二种译法却直接替换为中国文化中的皇上、君。使用第一种译法可以体现出俄罗斯历史中的独特文化,这是第二种译法中不具备的。因此,从这一角度看,第一种译法要好于第二种译法。

(三)仿造创新法

在俄语中还存在大量的成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其对应的汉语现成译法。此类俄语成语在翻译成汉语时不仅要翻译出其内在含义,还应该尽量多的保留原语形象。此外,还应注意尽可能的按照原语发音特点,使汉语译文或押韵朗朗上口,或对仗工整成句。例如:

Береги платье снову, а честь смолоду. 衣从新时惜,名从幼时护。

Нет друга—ищи, а нашёл—береги. 没有朋友就去找,有了朋友要珍惜。

这几个俄语谚语在翻译时保留了原语使用两个分句的结构,构成对比关系。且考虑到了对仗,前后两个分句字数相等,朗朗上口。

уговор дороже денег 宁可破财,不可违约(约定贵于金钱)。第一种译法更好地模仿了汉语熟语构成习惯,采用两个分句的模式,对仗工整,更有谚语的意味。整体效果好于括号中第二种译法。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俄语成语利用仿造创新法翻译时都能押韵、对仗。在翻译时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押韵对仗而忽视了翻译意义上的客观,因词害意,得不偿失。

三、俄语成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几种翻译方法需要根據具体情况,灵活使用。由于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翻译方法有所区别,甚至产生几种不同的译文。

例如:“на вкус и цвет товарищей нет”既可以翻译成“各有所好”,也可以翻译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太大的区别。

(二)使用方法二形象替换时需注意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不能随意替换。不能用民族色彩浓厚的事物相互替换。例如:

“Ум хорошо, а два лучше”可以译为“集思广益,人多智广。”如果直接套用现有的汉语表达“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则把汉语文化信息强行添加到俄语成语中,移花接木,让人不易接受。

又如“На безрыбье и рак рыба.”“В слепом царстве кривой король.”最好按字面意思直译为“无鱼的地方虾便是鱼。”“瞎子国里,独眼称王”。也可以套用汉语中的现有表达“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但如果过度归化为“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则含有过多的中国色彩,并不适合。

(三)一些俄语成语本身并不具备褒义或是贬义,而在具体情境中则具有褒义或是贬义。在翻译时,要注意斟酌,把褒贬色彩准确表达出来。例如:“свой своего ищет”在不同上下文中,既可以带褒义“惺惺惜惺惺”,也可以带贬义“臭味相投”。

四、结语

俄语成语作为俄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艺术作品和口语中使用可以起丰富语言及表达方式,侧面展现作者或话语者意图,调节整篇文章氛围的作用。因此,在翻译时也要尽可能表现出这些作用和特点。以上翻译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胜德.俄罗斯谚语、俗语汉译略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2] 马克西姆.汉俄惯用语研究[D].硕士论文.20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