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媒介创新与互联网金融行业展望
2018-02-07吴笛
本文从支付媒介的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四代媒介创新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历史和展望;并进一步基于媒介创新、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发展,分析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人类社会的交易行为,从以物易物到使用贝壳作为货币,再到使用金、银、铜等金属作为支付媒介,经历了数万年,直至近现代,才出现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发行的纸货。历次支付媒介的变革,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带来交易效率的巨大提升和社会经济爆发式增长。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新技术的应用,支付媒介的创新正在加速变革,催生新兴行业。在信息社会,商业机构正在通过步进式的媒介创新,持续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发展,形成新的行业和商业模式。
一、支付媒介创新推动行业质变
(一)第一代创新媒介:磁卡支付
信息社会的支付媒介创新始于商业银行。磁卡(信用卡或借记卡)的出现使用户无需携带厚重的现金或支票,大大降低了盗抢的风险。这次支付媒介的创新,不仅催生了“卡组织”这个专门负责跨行清算的机构,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金额以及行业的商业模式,一大批新玩家涌现。
(二)第二代创新媒介:智能硬件+二维码
智能硬件的普及推动了第二代支付媒介的创新,手机扫码支付产品的出現,正在推动行业变革,使第三方支付公司站到了舞台中央。用户方面,连塑料卡片都无需携带,只需使用必然会随身携带的手机,即可更便捷、安全的付款。在商户方面,扫码支付的成本(接入、维护和手续费成本)更低,对磁卡支付有替代之势。
在这次媒介创新大潮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成功借助这一趋势切入市场,继而创新商业模式,掀起“互联网金融”风暴。2013年,传统货币基金借助互第三方支付平台二次包装销售,产品发布一个月,资金规模已超百亿;2014年,随着支付业界广泛涉足基金销售、理财产品销售、小额贷款、消费信贷和征信服务,互联网金融作成为社会和资本关注的新兴热点,涉足公司的估值屡创新高;2015年,人民银行等相关机构的主动监管,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在持牌、资本合作以及异业联盟方面的大动作。互联网金融成为风口上的朝阳行业。
互联网金融企业抓住智能硬件带来的媒介创新契机,解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的长尾需求,掀起第一轮高潮,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智能硬件的风潮还远未停止,基于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中国有8亿近视群体)、智能家居、智能汽车、VR设备的创新都在相继称为行业焦点。然而在行业高谈阔论未来智能硬件的各种可能性时,生物识别技术正在悄然形成新的媒介创新方向。
(三)第三代创新媒介:生物识别及其三种策略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在枯竭,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挖掘下一个解决各种场景下的快速获客和高效商用的创新技术,以推动持续增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都成为选项。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生物识别技术因其技术储备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规模商用,正在成为最可能的方向之一。各家机构纷纷布局和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希望其能加速快速获客、快速交易和简易实用,从而差异竞争,弯道抢客户,抢场景。受限于监管要求、技术储备、自身生态体系特征和信息安全的考虑,各大公司发展生物识别媒介创新逐渐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式:
模式一,终端策略,聚焦基于硬件的指纹和虹膜识别与认证。典型的代表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制造商。这类公司主业是生产智能终端,其识别技术聚焦于在手机上加载硬件,将用户指纹、虹膜等生物信息储存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其策略是通过硬件的生态体系获客,在操作系统层面加载识别能力,并对自有或合作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开放识别能力,实现易用和快速交易,进而完善自有生态体系。
模式二,云端策略,聚焦基于软件的人脸和语音的识别与认证。典型的代表是微信钱包、京东金融等新兴互联网公司。这类公司主业是智能服务和应用,其识别技术聚焦于采集用户人脸和声音等生物信息,存储在云端。其策略是研发安全高效的比对能力,应用于远程开户、快速认证身份、身份防欺诈、信贷产品快速申请等场景,在部分安全可控场景中也可实现快速登录和快速支付。
模式三,全面布局策略,在发展自有识别与认证能力同时,与硬件厂商合作建立“认证产业联盟”。典型的代表是蚂蚁金服(IFAA)、联想(FIDO)等公司。这类公司的策略是在云端和终端两端全面掌握用户生物信息,既可面向所有获客和交易场景提供高效定制的比对服务。这种模式投入资源巨大,长线布局,场景应用灵活,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用户体验也更好。
上述三种发展生物识别的不同模式代表了公司根据资源背景和业务需求的不同选择,其商用场景即将爆发。
(四)第四代创新媒介:基于区块链和云技术的金融服务
在未来,就像现在每个角落都有电源插座一样,云服务将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而无所不在,随身的智能硬件成为历史,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鉴权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来接入云服务。支付的媒介是基于云端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基于公有或私有的区块链所形成的新的金融服务业态,也许是对行业的一次彻底革命。
在未来,每次变革的核心都将会是媒介的创新。用户更便捷,商户成本更低,行业的规则重新制定,新玩家站到舞台中央,无法适应变革的企业会越发暗淡。
二、未来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基于智能硬件的广泛普及,以生物识别技术带来的快速获客和用户效率提升,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进入第二轮高潮,具体会形成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7年,基于硬件的指纹支付的用户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过去两年,各硬件厂商相继统一了指纹支付标准,指纹机型成为标配。业界深知输入密码已经过时,指纹支付操作时间远小于刷卡和现金交易,安全性也更高。用户在轻易上手并大量使用指纹支付的过程,就是市场洗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大举发展用户,抢占市场的过程。endprint
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抢先完成了扫码支付的市场渗透。以银联、VISA和MASTERCARD为代表的清算机构也相继完成了與苹果、三星等硬件厂商的合作,希望借助指纹设备的普及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两大阵营:刷手机+指纹的银行阵营和扫码+指纹的互联网阵营。
基于指纹支付的爆发增长,将产生两个深远影响,其一是手机将代替银行卡成为支付的主流媒介,其二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将借手机的“主场优势”,继续扩大扫码支付的市场份额,并提供附加的理财、消费金融、信贷等长尾金融服务,传统的线下营业厅和面对面服务将进一步式微。
(二)第二阶段:2018年至2019年,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和获客数将猛增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随时随地”和“线上低成本”。人脸识别技术是实现这两个价值最直接的手段,比如用户冲动消费的第一时间就可开通账户、开通新手机号码、申请分期借款、申请消费信贷,又如用户无需等待即可完成身份验证,继续后续操作。人脸识别的价值在于打破营业时间,打破线下营业网点,随时随地的获客。
虽然由于技术能力、安全限制和监管限制等原因,人脸识别暂时还无法独立完成这一系列工作,这一技术目前更多被用于辅助验证场景(如人脸验证后转远程视频客服)和安全需求较低的场景(如普通业务开通和人脸识别登陆等),但是鉴于需求如此旺盛,越来越多的场景正在采用人脸比对,国内主要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在大量试水利用人脸技术加速获客,相信2018年开始,人脸的应用场景和获客数量将会猛增。
(三)第三阶段:2020年后,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产生商用场景
尽管基于云的大数据技术还未在金融领域创造价值,但其明确的发展趋势已经成行业共识,留给业界的想象空间巨大。而同样基于云的区块链技术也已赚足眼球,并在一些金融企业跨行清算场景中小试牛刀。
区块链技术和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货币,可能在未来改变整个行业。数字货币可以是某企业或企业联盟发行的内部流通“货币”。比如某清算机构使用数字货币作为其体系内的清算单位,用户的每个货币单位不仅唯一,更先天防伪。基于数字货币的支付和清算可能造就全新的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账务和风险管理体系,拥有全新的交易和资金融通场景。
数字货币也可能是某国央行直接发行官方货币,以区块链技术布局从央行到金融机构到清算机构到个人的金融网络,这个金融网络可能对整个经济社会带来更加革命性的影响。
智能硬件的普及带来了行业洗牌,扫码支付产品的成功推广使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动。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个阵营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指纹支付巩固其市场份额,指纹支付用户将在短期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竞争的下半场比拼即将拉开帷幕,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带来的快速、高效、低成本获客价值将越发显著。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可能彻底改变未来,但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改变,尘埃远未落定,恐怕近几年都会是持续的热议话题。
然而,不论是智能硬件,还是生物识别技术,抑或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场景应用,都不可能“即插即用”,其前景研究、技术储备、平台融合、场景商用都需要较长周期。资源和财力无限的“土豪“公司固然可以四面出击,在各个可能的方向进行积极的准备,为可能到来的行业变革提前布局,做足准备。而对资源有限、特征鲜明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选择适合自身策略,在合适的时机投入适当的资源,专注重点场景,产生可预期的获客效果,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三、手机依然是主流智能设备
上文从宏观上展望了支付媒介变革推动的行业发展趋势,对应到当前的具体媒介创新上,其一是智能硬件,其二是智能识别。这个趋势多快到来,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计算、无线传输、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设备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智能硬件的创新日新月异,所有智能设备的终极目标都是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个用户必备终端。沿着这个商业逻辑,所有比手机都更“必需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都有成为下一个风口的潜力,比如智能眼镜、智能鞋子、智能首饰、智能衣服等等。然而,在芯片、电池尚未进一步小型化之前,近几年的主流随身智能设备依然是手机,手机客户端依然是主流产品。在未来,按照为用户减负的发展规律,眼镜和手表、手环在解决致命缺陷后,才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随身智能硬件。作为专注软件的互联网公司,近期大可保持观望,仅做基础的研发和储备。
关于智能识别,由于其技术对硬件强依赖,按照硬件的垄断性,可分为垄断性识别技术和非垄断性识别技术。指纹、虹膜、3D人脸建模等识别方式被硬件商强行垄断,数据存储在硬件中,这类识别和鉴权能力是否开放完全垄断在硬件商手中。与此相对,2D人脸、语音和声纹等技术所依赖的摄像头和话筒等硬件权限早已作为手机标配而无条件开放使用权限。基于这些非垄断硬件,互联网公司可自主研发、封装和集成自有识别技术,为其自有业务场景提供定制服务。近年来这场两类势力的多方角力才刚开始,创新应用方兴未艾,互联网公司依靠海量用户数占据天时,硬件厂商依靠小生态圈的硬件垄断占据地利,智能识别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抓住扫码支付带来的变革,使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支付业务积累的用户为基础,跻身金融业务,其推出的“互联网金融”更类似品牌概念,但这次变革本身并没有颠覆金融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沉淀,新媒介的“红利”正在耗尽,先发者已然完成布局,“船大掉头慢”的传统金融机构也逐步开始跟进。截至目前,支付媒介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还未改变资金融通的方式,金融产品的运营管理模式、监管模式、商业模式也都未改变。在金融业真正的变革来临之前,可能会迎来3至5年的行业调整与整合期。在这一阶段中,支付机构的主旋律将会是持牌和更深入的涉足传统金融业务,借助技术创新,与传统金融业在深水区加速融合。
作者简介:吴笛(1985-),男,汉族,现供职于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产品总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