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人文元素”,让植物生理学教学具有“文艺范”
2018-02-07梁新华,梁文裕,王玲霞,张建英
梁新华,梁文裕,王玲霞,张建英
摘 要:针对高校植物生理学教学传统模式存在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作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植入“人文元素”,让植物生理学教学具有“文艺范”。以文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及开展相关研究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掌握本植物生理学课程丰富的专业知识外,领悟该门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内涵和精髓,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人文元素”;兴趣;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Q945;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9-12
资助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XJG2016009);2015年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8005-11)。
作者简介:梁新华(1974—),女,宁夏盐池人,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學教学和相关研究。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相关专业以及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植保、园艺、蔬菜、种子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植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显示了植物生理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作用。
在实际讲授该课程的过程中,植物生理学存在着描述多、知识点多而不够系统、需要学生大量记忆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课时存在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自问自答等现象。现代教育,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今教育部新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这都体现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1]。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如何才能让植物生理学教学充满热情,让学生饶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互动?如何使学生感兴趣地轻松、快乐学习该门课程?笔者在近年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尝试了植入“人文元素”,让植物生理学教学具有“文艺范”,并为活跃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下面就以笔者所负责的一次观摩课——《植物次生代谢》第一节为例说明如下:
一、导入新课
一节课的开始之初的3~5分钟是非常关键的,能否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植物生理学上课时节在秋季,上至本章时,时值重阳节之前,因此,上课伊始,笔者提问全班学生:“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全班学生都能很顺利地回答是“重阳节”。这一提问,唤醒学生们自觉进入课堂学习的意识。进入下一环节。笔者请一位学生背诵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伴随背诵,同时播放这首诗的相关图片或动画,简要介绍该诗的写作背景,目的是将重点突出在“遍插茱萸”的环节。在这样的文学情境下,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紧接着,笔者提问学生们:“为什么古人在重阳节除了登高、喝菊花酒外,还有佩戴茱萸的传统习俗?”这时,学生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在此基础上,笔者借用曹植《浮萍篇》中的“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诗句,似讲故事一般,围绕茱萸治病的有名历史传说(吴王服用茱萸的故事),娓娓道来重阳节佩戴茱萸的原因,并简要介绍现入药茱萸的种类,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物质的概念,进入第一节《植物次生代谢》绪论部分的讲授。
二、正式讲授环节
绪论旨在提纲挈领地介绍植物次生代谢的主要内容,为此,笔者将此节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产物;第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第三,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的关系;第四,植物次生代谢的特点;第五,植物次生代谢的研究领域。
在讲第一部分内容时,主要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一些调味料植物、香料植物、一些道地中药材植物、工业原料用植物及毒品植物几个方面展开,结合古希腊神话等中有关植物(如香料植物中的百里香、薄荷等)的故事并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从其所代表的花语及相关故事简要地介绍它们所能合成的次生代谢物质,将以上这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有害的重点从几种毒品原植物讲起,如介绍罂粟时,注意语调陈稳、庄重,结合现在社会存在的青少年吸毒问题,讲述鸦片的危害,重温鸦片战争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借此教育学生们自重、自爱,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介绍大麻时,结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有关大麻合法化的时政问题导入,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教育学生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列举主要种类,图文并茂地展示原植物、主要次生代谢成分名称及结构式等主要信息。
了解掌握了上述部分内容后,趁热打铁,又顺势依据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式将其归类于目前主要的三大类次生代谢物质范畴,并就次生代谢与初生代谢从合成途径、合成前体物质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总结,很自然、很轻松、很有趣地就完成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的教与学。
在第四部分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在素材的选择上,笔者还是从身边熟悉的植物材料,以及自身所主持科研课题中所得的实际数据取材,分种属、组织器官、发育时期、环境影响等不同方面,采用举例子、列实际科研数据的方式为学生们介绍了植物次生代谢的主要特点。如这里主要选择笔者所从事科研的材料——甘草,以清代《本草诗》原文结合甘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地中药材之一,也是宁夏本土五宝中的黄宝。中药中“国老”开篇,将近十年的与这部分相关的科研成果结合教材、备课材料等生动地展现于课堂教学环节。
当讲授完上述四部分内容后,学生们对植物次生代谢也基本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这时,笔者顺势一句“Its your turn”,将第五部分留作他们的课后作业,以一种信任的、充满期待的目光和语调鼓励他们运用网络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撰写读书笔记,同时也欢迎他们中有兴趣的同学加入教师自己的科研团队或其他从事与植物次生代谢相关研究的教师的团队,从事相关次生代谢的研究,帮助、引导、培养他们从事具体科学研究的能力。endprint
在完成了该节的讲授后,笔者对学生及听课教师进行课后随访。他们都表示,上课感觉似在听故事,很自然、很轻松地就达成了目标学习任务。
三、课后反思
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常也会想一些与上课有关的问题。近些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及与其他教学同行的日常交流中,经常会看到和听到关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现象和抱怨的话语。记得看过一篇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写的文章,他说:“教师要做‘师不做‘匠[2]。”如果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只是简单按照知识的现成内容、按教科书预先设定的章节来教的话,那么课堂势必会变成一个死板的、程序的机器。而身为人师,“师”的劳动创造本质是对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促进、丰富和创生。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一直认为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作为老师成为“师”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自己有督促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努力尝试将课堂教学活起来,努力在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最终成为“师”而不是“匠”。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在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植入“人文元素”,让植物生理学教学具有“文艺范”是一个不错的做法。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国外也有将抽象的分子生物学知识放置于哲学问题探讨情境下,避免学生迷茫于纷繁复杂的具体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压力[3],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境,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大胆创新与改革实践报道[4][5][6]。
然而目前,国内人文社科研究学者探讨应用哲学的一般性思维在宏观水平上归纳总结生物专业一门重要而时髦的课程——分子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上虽有不少报道[7][8][9],然而,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师和研究者在应用相应人文哲学思维学习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生物学课程知识的相关报道却很少。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关于季羡林先生生前在一次小学生对其的采访的课文,文中季先生说过,学习要中西相通、文理相通、古今相通[10]。
四、结语
一直以来,很多生物科学领域专业学生甚至是教师认为生物学科,更似理科中的文科,只需记住所学课程该记的专业术语,具备相关实验技能足矣,同时受文理分科的影响,多数理科类生物学科学生文科知识储备贫乏,而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所要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来就业面向的是各大中学的生物学教师,作为未来工作在一线的生物教师,发挥中学生物教育自身的人文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他们责无旁贷地要担当此重任。
因此,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善于将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在自己的课堂上第一时间尽可能地做学生的领路人,教育学生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必须深刻领悟一门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内涵和精髓,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以文促理,而教育的过程中也恰恰是培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嘉毅,常宝宁,王 慧.西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9.
[2]叶 澜. 教师要做“师”不做“匠”[J]. 福建教育,2015(24).
[3] Kinchin L.Visualizing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biology:Discipline,curriculum and student understanding[J].Journal of Biology Education,2011,45(4):176-182.
[4]M Bergland,M Lundeberg, KKlyczek,ect.Exploring biotechnology using case-based multimedia[J].American Biology Teacher,2006,68(2):81-86.
[5]Wliter,BJornH·KILundeberg,MaryAlKang,ect.Students perceptions of using personal response systems(“clickers”) with cases in science[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1,40(4):70-75.
[6]MJ Prince,RM Felder R M.Ind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definitions,comparisons,and research bas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9,95(2):123-138.
[7]梅志強,段承刚,宋 杰,等.二圆互交理论在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实践研究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03-504.
[8]高 敏,肖 梦,李蓉芬,等.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J].医学教育探索,2006(10):917-918.
[9]杜 霞,黄志军,袁 洪. DNA甲基化与衰老的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9):61-62.
[10]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五年级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