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2018-02-07练春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练春萍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查,采用金标法测定CRP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畏寒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 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0 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 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040-02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中,也是婴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患儿发病后临床表现为發热、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等,严重者会引起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患儿的健康和成长[1]。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于病原体入侵呼吸道,少数经血行入肺,并且当炎症蔓延后,会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同时,缺氧、病原微生物等能引起微血管内皮发生损伤,造成小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严重者将会引起多功能衰竭[2]。常规方法以消除炎症、清除致病菌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儿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3]。从中医角度来说,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咳嗽”“肺炎喘嗽”等范畴,其诱因分为外阴和内因两种,且临床上多以风寒闭肺型为主[4]。研究表明:将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效果理想,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效果[5],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验证。为了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6];(2)符合《中医病证新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肺炎哮喘诊断标准[7],均为风寒闭肺型,主症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3)均经过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均为风寒闭肺型。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者;(2)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岁,平均(2.14±0.46)岁;病程1~8 d,平均(3.46±1.03)d。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5岁,平均(2.23±0.43)岁,病程1~7 d,平均(3.51±1.13)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包括:退热、补液、吸氧等。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方法:给予注射用阿莫斯林那舒巴坦(2∶1)(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04),每天60~70 mg/kg,分2次静滴,连续使用10 d(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方药:麻黄3 g、附子3 g、细辛1 g、干姜3 g、杏仁6 g、半夏6 g、茯苓6 g、甘草3 g、五味子1 g。附子先煎2 h到100 ml,分3~5次口服,每天服用1剂,连续使用10 d(1个疗程)。两组治疗期间禁止饮食辛、辣食物。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时间:观察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畏寒等症状改善时间;(2)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0 d次日早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10 min离心,速度4 000 rpm,采用金标法测定血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水平[8-9];(3)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后10 d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畏寒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畏寒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 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10 d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后10 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急促,喘憋严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威胁患儿生命[10]。常规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药物以注射用阿莫斯林那舒巴坦抗菌药物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儿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药物安全性较低,导致患儿预后较差。近年来,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1]。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畏寒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临床一线汤药,方药由:麻黄、附子、细辛、干姜、杏仁、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组成。方药中,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化饮、祛风止痛等功效[12];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燥湿消痰等功效;杏仁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等功效;五味子具有敛肺、生津、收汗等功效;甘草则能调和诸药,发挥不同药物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温培脾肾、釜底添薪、扶正祛邪等功效,促进患儿早期恢复[13-14]。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0 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使用药物安全性较高,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使得患儿的治疗更具针对性[15]。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10 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综上所述,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天元,冉春雷,王晓惠,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应用升阳益肾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5,38(5):1111-1113.

[2]刘兰,张静,贾玉花,等.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3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变化的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4):314-315.

[3]王世彪,翁斌,陈涵强,等.75例小儿严重肺部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療效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7):129-132.

[4]丁静,赵德育,吴美思.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2):1729-1731.

[5]黄宝兴,邓继岿,王红梅,等.1693例难治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培养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6):379-382.

[6]唐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内源性硫化氢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相关性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3):4405-4408.

[7]胡倩,王秋琴,段培蓓,等.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12):1257-1262.

[8]蒋鲲,张慧燕,陆小霞,等.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4):279-283.

[9]孙启芬.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与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88-89.

[10]朱唯芳,朱维佳,顾娟,等.加味射干麻黄汤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6):771-775.

[11]陈棉,王伟杰,谢维维,等.支气管肺炎患儿IL-6、IL-8、CRP等感染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07-4209.

[12]白利娟.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22-23.

[13]吴长刚.双黄连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0):95-97.

[14]吴彪,庄探月,程东良,等.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性肺炎患儿对血小板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Th1/Th2比值的影响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4):5716-5719.

[15] Breton M C,Beauchesne M F,Lemière C,et al.Risk of perinat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inhaled corticosteroid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during pregnancy[J].Allergy Clin Immunol,2015,126(4):772-777,e2.

(收稿日期:2017-06-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