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维视野和情怀的智慧教师
2018-02-07于洋张志冬
于洋+张志冬
摘要:本文作者作为学生课程的实施者和设计者,以课程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去努力打造独特的思维教学视野:一要规划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标准,二要通过实践形成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与评估的有效模式,三要从“课程化”研修视角重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实施;思维视野;思维培养;实践研究
当荷兰思维科学版画大师埃舍尔的作品《昼与夜》进入我们的视野时,我们期望学生能从数学矩阵的角度感受“鸟阵”排列,能从分形、对称、双曲几何的空间逻辑去理性的评判物理的空间悖论,能在循环、抽象和相对中去感受困顿与挣扎……,这就是我们对学生思维培养的情怀。
我们一直期望能在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索与教师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架设一座桥梁,类比学生课程的实施模式,教师作为学生课程的实施者和设计者,必须首先具备优秀的思维素养,必须以课程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去努力打造独特的思维教学视野。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磕磕绊绊,到问题式自主学习的技能求索,到教师“三化”研修模式的经验积累,到“课程化”研修标准的确立,我们渐渐厘清了研究的方向,聚焦了思考的核心:一要规划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标准,二要通过实践形成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与评估的有效模式,三要从“课程化”研修视角重新構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标准化设计思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总和。古语道:“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法制也。”可见课程绝非儿戏,在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建设中,确立一套科学、稳定、结构化的课程高标准是保障课程规范实施的首当要务。
1. 课程性质
为了满足教师思维教学技能的提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求,保障学生思维培养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课程定位为一门校本研修的教师培训课程。相比于常规的教师培训形式和内容,我们的课程更具参与的主体性、内容的多样性和结构的系统性特征。
课程的开发、内容的规划和资源的整体构建,都由学科教师参与研发,教师既是课程的学习者,又是课程的建设者。为了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需求,课程对内容版块进行了丰富的资源重组,为了突破传统研修模式中被动学习和接受的弊端,我么将研修模式进行了多样化的创新尝试,期望能以一种全新的课程培训模式,灵活地设计课程的实施过程,让我们的课程从生命力上保持鲜活和持久。从课程的整体建设上,为了避免碎片式培训的短期效应,我们将课程的学习和评估进行了“研——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将课程的每一个版块镶嵌在思维培养的梯度框架中,保障课程实施的平稳和连续。
2. 课程设计
教师的思维培养课程源于由来已久的对思维培养途径的探索和追寻,源于高中学科特质的高阶思维的需求,更源于我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思考。
(1)课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以思维训练的阶段性、梯度性的框架作为支撑结构,借助北京师范大学赵国庆博士团队的思维培养课程体系,我们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将课程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阶段,即第一层级隐性思维显性化,以可视化工具如八大思维图示、思维导图、概念构图等思维图示为显性化手段,进行可视化的技能层面学习;第二层级显性思维工具化,即运用思维工具引导、矫正思维进程,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应用高效思维方法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第三层级高效思维自动化,即通过思维工具和模式的大量实践练习,迁移学科思维模型,在熟练掌握思维工具的基础上,能够在不需要选择思维工具的情况下无意识地运用这些工具,达到高效思维自动化效果。
为保障课程三层级阶段的逐渐深入,课程设计依托思维教学的标准化研究、课题化深度进程和课程化的形成性评估三条操作途径,作为操作层面的支撑,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2)课程内容的设计
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内容设计原则是以“发展教师思维教学技能”为深层次目标,以“强化图示方法及技术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为效能手段,以教师作为学习主体,体验式多元学习为研修模式,最终完成思维教学技能的掌握。具体内容如表1。
课程内容设计在结构和梯度上很好地呼应了学生思维培养课程的设计理念,使教师的培训课程更具针对性和衔接性。
二、 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与评估
古语道:“宽著期限,紧诸课程。”课程的实施必须是一个系统思考、环环相扣的逻辑布局。
1. 课程的实施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道驭术”的基本原则。“道”是课程的理念,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必先统一思想、贯通理念;“术”即操作方法和策略,是课程的内容支撑。在我们的课程推行的初始阶段,确实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磨合认同期。很多抱有传统教学经验的老师难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思维”,诸如“思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教学习惯的改变价值感何在?”的质疑不绝于耳,但我们渐渐地认同,一切改变是为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需要有联系、有意义建构的学习,需要认知负荷最小的优化路径,需要图文的双重编码,这一切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的途径进行显性化、工具化、乃至高效自动化的培养。
2. 课程的实施过程
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四个阶段构成:理念转化阶段、技术方法阶段、教学技能阶段和效能评价阶段。
(1)理念转化阶段
深入思考和系统思考是教学者的思维技能前提。为了在教师层面深化思维教学的认同感,学校包括领导班子和高考学科教研组长在内的核心教学管理团队,奔赴全国第五届思维教学年会的研讨现场,参加了思维型发展课程的全部高中学段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并获得了相应的思维课程模块的培训资质证书。16人学习团队返程后,立即组建了学校思维培养课程的核心研发团队,形成了《让思维跳跃起来——思维培养课程操作手册》,从理念上形成了以管理层到研发层,再到学科教学层面的认同合力。endprint
(2)技术方法阶段
隐性思维显性化包含八大思维图、思维导图和概念构图的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学习,在课程实施的第二阶段也将这些思维图示的掌握和应用确定为基本目标。八大思维图示(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括号图、树形图、桥形图、流程图和复流程图)主要适用于分析解决简单的知识对象,但其思维技能要领是后续复杂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的方法基础。我们为了突破这一类简单思维图示的标准化学习关卡,由学术交流中心牵头设计并召开了学校首届思维教学年会,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分组任务导学,以闭卷测验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赋分式评价;思维导图和概念构图适用于复杂知识的分析,我们采用讲座式集中学习、学科研修论坛的方式进行每周一次的学科研修,并以阶段性教学设计作业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显性思维工具化课程主要涉及十大核心思考法、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以专家讲座和体验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引领,使思维教学技能融会贯通。
(3)教学技能阶段
思维教学技能是一个内化后的智慧输出过程,教师需要始终“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研修宗旨。我们通过学生选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为先驱课程,课程核心研发团队设计了以思维教学技能的强化为主要目标的班主任团队培训,以通识技能普及为目的的选修课教师团队培训,以学科教学技能融合的学科磨课案例展示培训,以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学习为研修模式,将思维教学的核心问题设置为课程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课程的学习者,以求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后,以回归理论进行行为的纠错、校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思維培训课程,如《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等,在这一回归理论的阶段,以团队中研究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组建成理论学习的二级团队,进行分享式理论培训。我们的教师在这一教学技能提升阶段,进行了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技能的提取和前期思维图示的技能提取的挖掘研究,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思维教学技能的专项学习,避免思维工具与学科思维培养的脱节。
(4)效能评价阶段
关于思维的教学效果的评估一直是难以量化考评的,我们的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评价依据也是无法简单依靠分数量化而实现。所以目前课程的评价主要依靠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将评价指标设定在教研组研修作业量化考核、教研组思维课程的过程性资料评审、思维教学技能大赛和相关思维课题的进展四个维度。我们期望以评促研、以研促学,将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从知识的量化层面向思维的进阶层面进行转化。我们提倡教师在思维教学中设计自己的思维目标,借助可视化、显性化、工具化的进阶规律,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加工,而效能评价阶段的证据反馈可以用来修正前面几个阶段的行动。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化研修的再思考
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起点是学校特色的“三化”专业发展途径,即课题化、课程化、社团化。此次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是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和“课程化研修历程”的二维坐标思考中,进行的一次基于校本的行动研究历程。我们基于学生的发展、教师思维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来发现研究的问题;我们以教师思维培养课程实施中的样本,来收集、分析研究数据;以课程的开发与资源建设、研修模式的探索,来发展行动研究的策略;以课程实施中的反思和评估来检测行动研究的效能。我们边研究边行动,边修正边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课程化研修与课题化研究不谋而合。课题化保障了课程的深度,课程化保障了课题实证的持续性。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践过程,实现了以特色课程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手段的行动推进。
对于思维培养,纵使我们还有很多未解的难题,很多未酬的蓝图,但我们已经前行在以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已经陶醉在思维可视化的课程实践中。有人评价实施思维课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有怀疑、有揣测,但整理我们十年的摸索和实践,有感于大小石块的羁绊,更感念于一道道河沟的检验,我们愈加坚定了思维培养的方向,愈加厘清了思维培养课程的思路。
我们愿聚沙成塔,静待花开,做有思维视野和情怀的智慧教师!
作者简介:于洋,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
张志冬,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