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再看“抗日战争”引发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2018-02-07李彩侠
摘 要:爱国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初中历史学科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抗日战争”;爱国主义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14
作者简介:李彩侠(1978—),女,江苏宿迁人,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要让他们通过历史事件学会理性思考,明确是非曲直,知道什么样的爱国行为可取,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复习中更要注意这一点。
一、选题与立意
中考复习阶段,“近代日本的侵华战争”成为绕不开的专题。针对这样一个涵盖很多历史事件和厚重的民族情感的板块,教师在梳理知识的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在设计中补充了不少感性的图文资料,哪曾想到在这样的情境中一个学生竟突发怒语“杀到东京去,还他大屠杀”, 更没想到还有不少学生随声附和。看着学生们那一本正经的表情,笔者极为震惊,不禁自问:这难道就是我们要达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教学只能给他们带来刻骨铭心的仇恨和难以排遣的民族情结,那么这种缺乏高度的教育,只会把他们引上歧路,落入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深渊。
诚然,近代日本一次又一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屡屡犯下令人发指罪行,作为炎黄子孙谈之不可能不義愤填膺。但仇恨不能救国,如果因此而陷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怪圈,那和被军国主义思想捆绑的“恶魔”又有何区别?人类文明何以向前迈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纪念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基于以上的因素,笔者意识到教学中要带领学生透过历史的血迹,越过情感的藩篱,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从多个角度去理性地审视、反思。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在灾难中学会反省,从而汲取爱国智慧,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决定补上“再看‘抗日战争”这一课。
二、实践与反思
关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铺天盖地,如何突破传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思考这段历史成为本课的重点。考虑到学生强大的顺势思维的惰性——不乐于或不善于思考以及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最终定位在教师示范、启发,学生反思和共同探究的这一方案上。
1.教师示范,学生反思,理性思考,多个角度看待“南京大屠杀”
提起日本侵华制造的惨案,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南京大屠杀”,30万无辜生命被惨烈地杀害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痛定思痛,透过“南京大屠杀”的血迹我们还能看到什么?笔者希望带领学生穿梭于血腥的历史事实和当前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无耻行径,带着对人性的思考明确:只要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人,还能变成战争的魔鬼!这值得日本人深思也值得中国人警惕!就如一个学生总结:“武器本身不会杀人,杀人的是想杀人的思想和动机。”这也在提醒学生为什么说中国要时刻对日本的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思想保持高度的警惕。
2.学生质疑,思维碰撞,穿梭在历史和时事之间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我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们越过情感的羁绊,学着理性地剖析这段历史时,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并提出了当时中日之间实力差距那么大,为什么中国人民坚持抗日?日本侵略者如此对待中国人,为什么聂荣臻他们要善待日本小孩……对于如此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笔者只能用“没想到”来评判了。也正因自己的浅薄,笔者把包袱丢给了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向分组搜集资料、寻求论据、阐述自己的观点。虽然有些问题的答案到现在还没明确,但是这堂鲜活的爱国主义教学课已经让学生意识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并不唯一。他们也为自己当时的思想而骄傲。
如果说上节课学生还停留在自发性的情感层面,那么这一节课他们无疑离理性层面更近一步了。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从“南京大屠杀”到“七三一细菌战”,人类这饱含血泪的坎坷历史使每个孩子从内心发出对永久和平的呼喊……这些或许是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最大思想体验。前事不忘,警钟长鸣,反思这场历史的惨剧,不应该看成只在每年固定日期时在血腥记录前悲痛一番,更不应该只沉浸在对遇难者的怀念和对战争罪犯的谴责之中,重要的是切入历史深思:以“仁义、博爱、宽厚”著称的中华民族是否缺乏应对世界变化的准备?现实告诉大家“抗日战争”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当前中日关系何去何从,还得继续思考。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戈登·赖特曾强调:历史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开阔并丰富学生们的思想,以使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显然,在赖特先生眼中,即使是学术研究,历史学也不该是冰冷的;相反,它应当对人类道德伦理投入极大的热情。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意必须高远。依据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性,教师在历史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还要让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提高善、恶、美、丑的判断力,获得丰富的爱国智慧,在各种鲜活的爱国事例中,感悟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提高人文素养,养成健全的人格。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演情感戏,如果仅是以“泪点”作为衡量的尺度,就背弃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初衷。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情感失去理性制衡,很有可能使行为背离当事人的善良动机,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冲动,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教学中,学生因某些敏感问题出现某些过激的言行反应,教师绝不能盲目地硬性打压,而应在尊重其情感方向的基础上,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疏代导,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他们情感的诉诸方式走向理性。一些过激性言论出自这些花季少年之口,不能不说是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浮于表面,缺乏理性的深度。但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人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更深入一层。
三、期待与呼唤
依据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性,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还要引导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让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获得整体性发展。当然,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其爱国主义行为水平的提高,这是由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但两者各自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很有可能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造成行为与认知、情感的脱节。历史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培养和激发,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认知,引导学生理性地爱国。在教学中如果仅是以“泪点”作为衡量的尺度,就背弃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初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意必须高远,要能引领学生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在理性的思考中汲取爱国智慧。
事实证明,真正有效、稳固的爱国“发乎于情”又“止乎于礼”,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方向性教育,也是一种规范性教育。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让受教育者能获取情感的切身体验、理性思维的火花点燃、爱国智慧的有效汲取。行文至此,想到当前中国遭遇的“种种挑衅”和部分国人的过激言行,真心地希望初中历史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做到血肉丰满、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兰珍莉,李 强.对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12).
[2]周发增,龚奇柱.历史教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历史教学,198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