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针、腕踝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2018-02-07景福权周钰牛相来王增亮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腕踝针腹针偏瘫

景福权,周钰,牛相来,王增亮



腹针、腕踝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景福权,周钰,牛相来,王增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11)

观察腹针、腕踝针配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功能以及神经康复的作用,并与单纯康复治疗方案相比较,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肢体偏瘫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均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稳定生命体征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再结合腹针、腕踝针,并结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国际通用运动功能Fugl-Meyer(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定其功能情况,并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两组治疗前后FMA、CSS以及Ber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FMA、CSS以及Be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FMA、CSS以及Berg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均可以降低Hcy水平,治疗组Hcy水平为(11.68±4.53)µmol/L,对照组为(13.53±4.01)µmol/L,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腹针、腕踝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较单纯康复治疗更明显。

针刺;腹针;腕踝针;脑卒中;中风后遗症;偏瘫;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局限性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者进一步软化,造成人体以偏瘫、失语以及以病变侧为主导的功能损伤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据统计,罹患CIS的约80%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临床资料显示,我国CIS的发病率约为110/10万人口,占到全部脑卒中疾患的60%~80%[2]。有学者研究表明[3],针刺不仅可改善CIS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可以明显降低CI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CI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症,其病程长,治疗难度又大,单用一种疗法往往难以奏效,故而本试验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结合腹针加腕踝针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CIS患者,以腕踝针调理人体十二经络原气,结合腹针调理人体脏腑阴阳,健脾益气,补益肾精,以此“治本”;在病患四肢选穴针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四肢偏瘫的状态,以此“治标”。从而“标本兼治”,旨在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患者经济资源,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康复科住院治疗并确诊为CIS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试验患者于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完成注册(注册批号为ChiCTR-IIR -1701183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版执行。

中医诊断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证,其主症为偏瘫,伴言謇语涩或失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兼症为头目眩晕,甚至头痛,失神,面色苍白无华,稍动即自汗出,气短乏力,饮水发呛,共济失调,舌淡苔白,舌质黯淡,脉沉细涩。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无认知以及意识障碍;③为首次动脉系统缺血伴肢体偏瘫,且病程<3个月;④年龄40~75岁,性别不限;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的心、肺、肾疾病并合并感染者;②存在精神疾患以及智力障碍或意识昏迷以及癫痫患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④不能坚持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纳入的患者于试验前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治疗方案[6]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4年制订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处理,如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稳定生命体征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对符合临床指标的患者针对性辅以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处理。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先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参考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7]中关于“中风”的针灸治疗原则。选穴为百会、四神聪、内关、手三里、曲池、三阴交、血海、阳陵泉、足三里。选用0.30 mm×40 mm、0.35 mm×50 mm毫针,足三里采用捻转补法,曲池、血海采用捻转泻法,其余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以患者穴下有麻、胀等得气感为准。

腹针穴位参照薄智云《腹针疗法》进行取穴[8]。主要以引气归元法为主,穴位为中脘、天枢(双侧)、气海、关元。选用腹针专用针具,规格为0.22 mm×40 mm毫针。施术应当轻缓,只采用捻转补法。

体针以及腹针治疗完毕,嘱咐患者休息20~30 min,然后进行腕踝针治疗[9],取患侧上1区、下1区。选用0.30 mm×40 mm毫针,针与皮肤呈30°角,然后快速刺入,使针身沿皮下进入穴位1.2~1.4寸,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针。针刺完毕后,用无菌一次性输液贴将针体轻缓粘贴在施针局部,并嘱咐患者尽量少活动手腕以及脚踝关节。

上述体针以及腹针针刺均留针45 min,所有穴位留针期间不行针。腕踝针留针2 h,然后由施针人员起针。上述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休息1 d,进行第2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1.2 康复治疗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10]。①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来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②采用神经促进技术来调整神经通路的兴奋性,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达到神经运动功能重组。③采用牵伸技术来牵伸患侧肢体及其周围的肌肉和其他软组织。④并进行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以上康复治疗每次时间持续1 h,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星期治疗5次,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休息1 d,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培训家属,在患者空余时间帮助其进行训练。

2.2 对照组

只采用康复治疗方案,不进行任何针刺治疗。康复治疗方案以及疗程同治疗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所有纳入患者于治疗前后均采用国际通用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CSS)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定法[11]测评其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具体情况。

目前研究显示,患者血清Hcy水平是否正常,直接反映了CI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故本试验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空腹静脉采血,检测其Hcy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有升高,且治疗组FMA评分升高更显著。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3.2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有降低,且治疗组CSS评分降低更显著。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3.3 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Be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治疗后Berg评分均有升高,且治疗组Berg评分升高更显著。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3.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降低(<0.05),两组治疗前后Hcy血清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降低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比较 (±s,µ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4 讨论

据研究报道,近年来CIS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偏瘫是CIS患者后期常见的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目前,西医学关于CIS后偏瘫的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CIS患者因大脑缺血缺氧导致上级神经元丧失对下级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引起下级神经元功能的过度释放,最终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出现肢体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受损[12]。CIS患者因为其脑血管的堵塞,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系统遭到破坏,因此丧失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引起肌力异常和肌群协调异常,维持运动以及平衡的各个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最终使患者不能完成日常的左右前后的重心转换、坐位或站位姿势代偿等运动或动作执行等[13]。故而,CIS后引起的偏瘫的治疗是解决CIS的关键问题,就其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已经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尤其是康复治疗,其疗效值得肯定。但CIS导致的偏瘫是一个病机复杂且病程长久的疑难杂症,在治疗上目前国内均缺乏有效而确切的治疗手段,从CIS发病到其完全康复有许多阶段,不论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治疗中,仅仅采用一种疗法,要达到完全治愈本病并防止并发症或提高其疗效是有困难的。故而本课题选用在患者住院期间,在康复治疗的同时中西医结合,在针灸治疗上也选用多种针刺手段,有效提高疗效,最终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CIS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的发生,其基本病机总属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其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亏虚,后天脾胃之气衰弱,气血两亏,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中风后偏瘫,中医学称之为“偏枯”,其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虚无气,必停留而瘀。”而针刺对穴位的刺激是任何药物所无法替代的,其不仅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还可以起到调理气血、补益五脏六腑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增加刺激信号的输入来激发受损脑神经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尤其对中风偏瘫可有效地促进康复[14]。常规选穴中百会位居巅顶,为诸阳之会,结合四神聪穴,针刺之可醒脑提神,开窍清热,启动一身之阳气;三阴交活血健脾,补肝益肾,与百会穴相合,可以协调一身之阴阳。手三里、曲池两者结合,可以疏通上肢经络之气,活血化瘀。阳陵泉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本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胆腑之下合穴,胆经属少阳,少阳主枢,故而具有宣发、疏调之功,其作为合穴能调整脏腑升降失衡之气机。有学者研究提示阳陵泉穴治疗偏瘫的作用机制与神经递质及受体RNA表达水平相关。针刺阳陵泉穴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而提高抑制性氨基酸含量,使之向正常状态恢复,通过“调其偏性”达到治疗效果。这与中医学理论中“阴阳平衡”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本穴与血海、足三里相互配合,可疏调下肢经络、健脾益气、祛除瘀滞、通利气血、平衡阴阳[15-16]。

腹针[17-18]是以人体神阙穴为中心的治疗体系,对CIS偏瘫患者采用腹针治疗,可从调理脏腑的主层次到疏通经脉的辅层次,再到治疗局部的层次,如此可达到治病求本、调理阴阳、平和脏腑之意。针刺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能对五脏六腑之气血进行调理,从而起到气血双调、调理脾胃、补肝益肾的作用。此外,通过腹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迟缓的核心肌群的张力,使CIS患者的姿势控制得以提高,有效地改善运动以及平衡功能。腕踝针是通过针刺腕部和踝部的相应点进行皮下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其治疗CIS偏瘫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且疗效迅速等特点。其作用是通过皮下针刺来刺激人体神经末梢的传导引起病灶部位的解痉,达到改善血液循环,改善CIS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19]。相关学者指出[20],腕踝针上1区、下1区针刺时经过皮→络→经→腑→脏来振奋皮部之经气,从而推动体内气血的运行,使阴阳平衡,促进CIS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快速恢复,则人体肢体活动正常。

综上所述,本试验运用腹针调理人体脏腑之阴阳,启发人体下焦之原气,健脾益气,补益肾精。《难经·八难》:“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腕踝针通调人体十二经络原气,因为人体十二经脉之原穴均位居腕踝周围,针腕踝,可调理五脏六腑。《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由此可见,腕踝针乃治本之法,可疏通十二经络原气,采用腕踝针,真正可以达到人体十二经络气机通畅。腕踝针和腹针两者联合,可以相互补充,腹部穴位针刺使得人体元气充足,是十二经脉之气的原动力,因为“十二经络皆系于生气之原。”再通过腕踝针针刺打通人体十二经脉之气。如此人体才可以气血通畅,阴阳互调。CIS偏瘫患者其病在四肢,针刺四肢的穴位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乃“治标”,腕踝针联合腹针以“治本”,标本兼治,所以本试验效果突出,且能够在短期内快速促使CIS偏瘫患者的康复。

[1] 田亮.手针与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1): 1121-1124.

[2] 丛壮,郝春艳,石素宁,等.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3):196-198.

[3] 牛艳霞,李建萍,杨建梅,等.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5):537-540.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7-14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 (1):55-57.

[6] 范崇桂,张保朝,闪海霞,等.电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3):189-191.

[7] 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237-239.

[8] 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1.

[9] 李亚红.用腕踝针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疼痛及麻木类疾病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16- 18.

[10] 陈丽娜,纵亚,杨加亮,等.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5):343-345.

[11] 倪朝民.脑卒中的临床康复[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3-117.

[12] 徐亮,司亮.通络涤痰饮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34):3779- 3782.

[13] 余德标.“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5:1.

[14] 林彦斌.针灸疗法结合内服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3):123- 126.

[15] 韩笑,邹忆怀,付彩红,等.阳陵泉穴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效应机制[J].吉林中医药,2016,36 (10):1050-1053.

[16] 景福权,牛相来,王东,等.针刺配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 (3):237-239.

[17] 杨爱国,闫新华,赵然.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05-108.

[18] 景福权,汪秀梅,牛相来,等.针刺结合火龙灸法治疗肾虚督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 2016,41(4):343-345.

[19] 徐美君,周庆辉.腕踝针创立以来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277-279.

[20] 张庆光,王健,顾克斌,等.腕踝针对新兵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3):203-20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bdominal and Wrist-ankle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for Hemiplegia After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

,830011,

By taking rehabilitation as the control,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and wrist-ankle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in restoring the motor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hemiplegia due to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and to optimize the treatment protocol.By adop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design, a hundred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emiplegia after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50 cases) regarding their visiting sequence. The patients all received basic symptomatic treatment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improve cerebral circulation, stabilize vital signs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In addi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bdominal and wrist-ankle acupuncture plus kinesio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for therapeutic efficacy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recruited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China Stroke Scale (CSS) and Berg Balance Scale (BBS), and the level of homocysteine (Hcy) was also detected.The FMA, CSS and BBS scores all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FMA, CSS and BSS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score differences of FMA, CSS and BBS (<0.05). The two groups both showed decrease of Hcy, (11.68±4.53)µmol/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13.53±4.01)µmol/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Compared to rehabilitation alone, abdominal and wrist-ankle acupuncture plus kinesiotherapy can produce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hemiplegia due to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Acupuncture; Abdominal acupuncture; Wrist-ankle acupuncture;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Post-stroke syndrome;Hemiplegia;Rehabilitation

1005-0957(2018)02-0154-05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8.02.01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211C08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项目(2015ZRQN25)

景福权(1986—),男,主治医师,硕士,Email:1303426039@qq.com

王增亮(1982—),男,副主任医师,博士,Email:15981744142@163.com

2017-08-20

猜你喜欢

腕踝针腹针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腕踝针通过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
腹针疗法临床应用新进展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